发表自话题:信用宝借款app
网贷之家讯 今天下午13点整,由网贷之家主办的——"网贷神州行"投资人见面会暨网贷之家三周年庆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同时盛大举行。信用宝创始人兼CEO涂志云先生围绕着”风险“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
涂志云首先谈了在中国进行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条件。第一,巨大的市场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主要在个人信贷和小微金融里面;第二,基本条件的成熟,特别是支付技术比较成熟,因为有了支付技术,我们才能把钱进行搬动,如果搬动不了钱,这个事做不了;第三,新一届政府改革意愿强烈。
信用宝创始人兼CEO涂志云博士
对比中美两国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情况,涂志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爆炸式发展跟中国传统金融的长期垄断有关,巨大的借贷需求长期得不到解决,最终压抑许久后迎着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契机一下子爆发出来。
针对互联网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问题,涂志云比较了中国、美国、香港地区三地的征信体系,通过征信体系的比较来讲中国p2p网贷风险控制的话题。他在演讲中透露,中国的征信体系还很不完善,包括银行在内的征信机构掌握的个人信息还很不完整,做征信体系的难度非常大。而美国和香港的征信体系都比较健全,有明确的征信机构和几十年的征信历史,基本可以覆盖到所有人。
最后,涂志云为投资人安全理财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他称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就是选择P2P平台的三大原则,第一,选择一些大的第三方评级机构上排名靠前的P2P平台;第二是选择获得风险投资的P2P平台;第三是选择那些风控模型比较先进,分辨能力比较高的平台。
“八项注意”指的是P2P网贷投资时需要当心的具体细节。第一,平台创始人来历不明不投;第二,运营团队没有互联网和金融背景的不投;第三,没有风控和技术团队的不投;第四,收益虚高的不投;第五,借款标的太大不投;第六,虚假标的和虚假担保不投;第七,资金流向落后或者产能过剩产业的借款标的不投;第八,涉嫌自融的平台不投。
以下是涂志云演讲实录:
首先祝福网贷之家三周年,我作为行业的人士看到网贷之家过去三周年逐渐生长起来,适应了市场的需求,发展到了今天,所以首先对网贷之家表示祝贺。
我今天也很高兴能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和交流,关于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其实大家讨论的东西是比较多一点的,我想分两部分跟大家交流一下,第一,讲一下互联网金融里面的相关风险以及征信情况,第二部分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作为一个投资人可能要注意的相关情况。
刚才说的前面我们整个发展,其实在中国整个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创新是不容易的,有几个条件非常必要,一个是巨大的市场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主要在个人信贷和小微金融里面。第二个我们发展条件基本成熟,互联网金融为什么会在2013年出现,而不是之前,主要是我们的基本条件,特别是支付技术比较成熟,因为有了支付技术,我们才能把钱进行搬动,如果搬动不了钱,这个事做不了。第三我认为新政府的改革愿望很重要,中国的目前的改革开放也到了十字路口,中国如果真的要往前冲,进行深入的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拉动内需,必须在金融领域有所创新。所以这几点要求加在一起同时触发了互联网金融。
美国为什么没有互联网金融,因为美国过去几十年来美国金融技术创新不断,美国叫金融技术,你翻一下美国相关的公司,美国有一系列的金融公司,比如佳信,做网上的证券、贷款,lendongtree做贷款,很多年就出现了,这些公司在过去30年在美国都得到了蓬勃发展。而中国呢,除了支付领域有一些公司,其他的整个金融技术板块,中国基本上是空白,一穷二白。所以美国是一个30年慢慢进化的过程,而中国是一个一下,把所有的信息压缩在短的时间爆发出来。所以才产生了这样一个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大爆炸。
当然我们知道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它的挑战最主要就是风险,风险确实是一个难题,你说银行为什么不做互联网金融?银行为什么不做微型贷款?为什么不做个人贷款?我们P2P做的所有事情,银行都能做,而且银行能做得更好,但是银行其实本身是没有解决这里面的风险管理问题,就是说微型贷款的风险管理,小微企业的风险管理,个人信贷的风险管理,银行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银行选择不做,因为银行有别的选择。
那么这些风险主要于很多方面,包括信贷风险、市场风险、道德风险这三个板块,我们所说的市场风险,中国的银行业大部分的风险管理基于抵押物的,而抵押物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其实最危险,抵押物在经济下行的时候一是需求贬值,二是无法变现,所以整个中国机遇抵押的银行贷款的思路,其实非常危险,这种情况经常会容易崩盘,因为我们没有办法把标底物进行分散。信贷风险,我们的征信体系是落后于美国20、30年。道德风险就不用讲了,一个城市通常有20家P2P公司,就有50家包装公司,这样的话在中国这样一个环境里面风险管理确实是非常大的挑战。我个人来说我是21年前出道的,最早在美国,帮助美国建立个人信用管理体系,一直到今天,是我从业以来压力最大的,过去一两年的发展,因为这个确确实实把风险做好,非常不容易,非常有挑战。
风险管理呢,这个是比较关键的,那么我想简单说一下我们国家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在美国征信业也是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征信业有五六十年的历史,我们比较一下美国、大陆、香港。美国碰到的困难在于什么?美国的非洲裔或者拉丁裔的人贷不到款,所以美国的法律经过多次修改,几乎很著名的法律,包括公平信用报告法案,公平信用机会法案,严格规定比如像种族像性别等等不允许进行采集。这样的话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才逐渐形成了比较良好的信用环境,那么在美国是有一个三大主要的信用局组成,在加一个评分机构,也就是fico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信用体系,这到体系已经基本上平稳运行了30多年,使得美国的个人信用和消费金融领域过去蓬勃发展。
香港呢,其实是在2000年之后才通过修改法律,以前只收集黑名单,所以在2004年以后香港通过调整,升级到正面和负面的数据都有,当时我组织了香港的升级换代,所以香港也有了一个类似FICO这样的机构。
中国在去年才也了征信管理条例和办法,好消息就是今年开始有一个获得国家牌照的民营征信机构出现。
我们比较一下中国美国的区别,美国是三个评级机构,环联、益百利、Equifax,中国现在是两个阵营,一个是国家队,比如央行征信中心和上海资信,民营队有鹏元,中国面临的挑战是非常大的,央行征信中心的数据也不是全的,所以中国银行跟P2P所面临的资讯差不多,银行看不到民间的数据,这个挑战还是蛮大的,所有的数据分布在不同的地方,我们其实还有社交数据、电商数据等等,这就是为什么这次国家要发牌照,包括阿里、腾讯第一批获得牌照呢,其实是国家想把这些数据纳入大的征信体系进行监管。
从评分机构来说,美国有FICO,我们在20多年前开发过IFCO的公司的IFCO评分,这个是比较复杂的,基本上覆盖了美国所有人的行为,可以比较准确预测个人相关的信用风险,也是美国国家标准,做了大概30多年。中国呢,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评分机构,央行准备推出自己的评分,但是就算是央行推出自己的评分,那么因为它的数据是有限的,只能覆盖到银行金融的数据,这个评分的价值也无法跟美国的FICO进行比较,所以不解决我们的问题。所以有可能中国出现不了真正意义上的FICO。
美国也是不断创新的国家,美国连FICO都不够好,为什么?FICO里面没有社交数据,Zest出来了,里面就是加了社交数据的,中国有可能一步跳到新一代,有可能把FICO的模式跳开,中国的模式更加分散,中国非金融的数据权重更大,所以在中国来说是个未知数,谁能够在中国推出FICO,或者基于互联网新一代的FICO,谁就是给国家做了大贡献。
上半段讲的比较行业,下半段我想讲得比较具体一点,这个是昨天晚上我半夜开车回家,突然灵感一来,列了几条,我自己怎么看网贷这个事情,包括我们自己也有个金融门户,跟银行合作的,我们也有一个自己的P2P类似的创新平台叫信用宝。我认为现在不是平台太多,而是好的平台太少这个问题,所以我觉得如果大家有想法有志向,想做一个好的东西,我觉得是有需求的,好的平台实在太少,没有什么好的平台,如果我们把网贷之家这个排名偶尔看一看,你就是进入了前十名也是一般般,其实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一会儿会讲我认为什么是好的平台。
第二就是有不少的公司获得融资,这是好消息,但是互联网金融的投资远远不够,相对互联网视频、互联网旅游,互联网金融是更大的市场,我们这点投资远远不够,因为什么呢?其实机构投资人和风险投资或者PE投资对这块的理解非常有限,所以总的来说投资还不够。
第三就是风险管理非常的初级,可以说在座所有的平台,比如我们去看一下,你用了多少评分模型,你后面是什么架构,基本上讲是20年前的数据,非常的初级,当然投资人也非常茫然,没有分辨能力,这是我们今天P2P的现状。
我们可以预见的趋势,大的平台有一些,但是好的强的平台不多,其实真正投资要投强的平台,而不一定是大的平台。同时呢,大量平台会出事,有一部分人投资人一定是血本无归的。但是有一个发展趋势就是总的交易量和投资人还有几十倍的上升空间,现在投资人全国100万左右,应该达到几千万的规模问题不大,所以这种投资规模还会上升。
那么在这里,作为投资人,我们要注意什么呢?昨天晚上半夜的灵感来了,我写了一个P2P平台投资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风险管理一定是第一核心,我做投资人,我一定看这个平台怎么管风险,你务实一点,你告诉我怎么干的,你的平台怎么管,你在全国有多少网点,你是不是核实了这块的香瓜资料,你的模型是什么样的,你的首席风险官有没有,风控团队你拉出来给我亮亮,没有几十人到百把人的团队玩不来,所以拿第一条一套,中国90%的网贷平台就不能信了的。
第二个,小额分散,这个需要坚守,大家也有做大标大单的,我个人认为做大标大单非常难,我作为一个做了20多年的专家,我认为不太容易,做大小额分散还是要坚守的。
第三我主张线上线下协作互动,我相信网络的技术,但是目前中国的状况可能还是需要线下,所以O2O也是我们一个必须去协同的事情。
所以如果套这三大纪律来说,中国做P2P的门槛非常的高,所以说可以这么讲,要把这个事情做成一个事业做好,你要作为一个好的发展思路,你没有几千万的投资,没有一个几百人的团队,完全不靠谱,刚才石头也说,网贷之家这个平台百把人,你有百把人的团队的公司不超过十个,我们在北京是200人团队,我们每天苦哈哈的干活,干出来的活也一般,我不相信天才,这个平台的投入是必须的,所以这三个要素还是关键的。
八项注意呢,第一投资人来路不明,不投,原来我在公司总结过五不投,今天又扩展到八不投,你看一下大部分的平台找不到创始人,连个照片都没有,或者假创始人,一堆这样的公司,因为它不是做这个行业的,它不可能对这个行业有激情,我们做这个事情一定是常年对这个行业有热爱,奉献了自己生命一样,来做这个事情,我觉得这种人才靠谱,所以大部分的创始人来路不明。
第二,团队没有互联网和金融背景,我觉得互联网和金融背景都需要。
第三,没有风控和技术平台。如果没有好的风控,没有技术的投入,没有百把人研发的投入,完全不靠谱。
第四,收益虚高,就是刚才看了网贷之家的统计是17点多,那是不太靠谱的,根据我的经验,打五折吧,8%左右的回报率,我觉得是比较理想的,比较合理,对投资人的长期回报是靠谱的,所以我个人来说,我严格15%以上的基本上不看,不浪费我的时间,做不到,这个业务模式本身P2P固定收益的产值做不到那么高,所以虚高的都是有问题。
第五,投资标的太大,没有做到小额分散。如果全部是大标,那我很紧张,我觉得我没有这个本事。
第六虚假标的和担保,担保都是假的,中国大部分的担保公司全部都是有问题的,融资担保还好一点,融资担保里面大量也出问题,我觉得有没有担保公司意义不大,本身这个平台它自己要有风险管理能力,我相信,我不相信担保。
第七,资金如果投向落后或者过剩的产业,我觉得没戏,我要看这个你标的投哪儿,如果是落后的产业,没戏,打水漂了,过剩的产业也没戏,不可能,玩不转的,只能自己骗自己,所以资金投向很重要。
第八,注意自融和集团化的融资平台,有很多说我们集团化,我们有很大的盘子,这种我很担心,大部分的这种资金是被抽调去干了别的事情,干了集团这个事那个事去了,我喜欢专注来做互联网金融的平台,专注的第三方的,没有别的利益,所以他会把投资人的利益放在前面,把借款人的利益也放在比较前面,所以才能做好,这是我个人的八项注意,给大家分享一下。
最后我想说的是,展望未来,中国因为极强大的市场需求和目前比较落后的征信体系的反差,迫使我们利用科技和大数据的力量在征信与信用管理领域进行一次真正的创新,在诚信管理领域,中国有可能用未来十年时间走完美国三十年的路。但是我们肯定不是走美国的老路,我们一定会跳跃式的发展,所以我觉得做P2P的投资,也是需要有创新的精神,来拥抱互联网金融,所以我最后的观点就是说互联网会重构金融,大数据会重构信用。最后一句话也得益于和金融局的早餐会,这是早餐会的同志们提出来的,所以我也把这句话跟大家再次分享,谢谢大家。(文/李进修)
标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