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骗局专找“90后”,少则被骗几千元,多则十几万!_贷款

首页 > 社会 > 正文 2020-09-29

发表自话题:怎样快速找到贷款人群

原标题:新型骗局专找“90后”,少则被骗几千元,多则十几万!

“你的身份信息曾在贷款平台注册过,并且办理过贷款,如果不及时注销,会影响征信!”

“你的身份信息办理过校园贷,国家要收回额度!”

“清空某贷款平台APP内的额度,需要配合!”

……

01

9月19日中午,刚来广州工作的小昆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银行的“金融客服”,并声称:查到小昆在大学期间,曾经在某网贷平台注册过账号,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配合注销大学期间注册的网贷平台账号。

随后,对方又在电话里报出了小昆当时在平台上填写的个人信息,小昆信以为真,便按照对方的指引走“销户”流程,而为了清空平台内的“贷款额度”,在“金融客服”的提示下,小昆从各大网贷平台借贷76700元。然后在两天时间内分7次转账到了指定的私人账号76700元。

02

无独有偶,在广州的小惠也向警方报案了。先是一个自称某网贷客服找上门然后让小惠配合销户,不过这次,为了唬住小惠,对方竟然还拿个人征信做文章:你的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网贷账号,影响个人征信,需要配合注销。

对方诱导小惠从网络贷款平台上借款,甚至编造更多借口哄骗小惠贷款转账,为了彻底“销户”,小惠只好到处借钱。最终,他从多个平台上多次贷款共3万元,全部转到了对方提供的私人账户里。小惠意识到被骗后,对方人间蒸发了。

03

广州市反诈中心还接到一名女事主报警,称当天接到自称“360借条客服”的陌生电话,对方能准确报出事主的个人信息(身份证号码、曾就读院校),并告知事主“曾向该平台贷款未还”。事主记不清自己是否有贷款未还,但“客服”告知“如果不还贷,利息会越来越高,并会影响个人征信”。

事主信以为真,担心受影响,便加对方,并按对方指引操作,在“360借条”贷款,以此“清空贷款额度”,并多次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号转账共计92107元。事主后经与亲友沟通才意识到被骗。

从裸条网贷、暴力催收,到大学生因身陷网贷最终自杀,网贷平台的乱象层出不穷。近期,“注销网贷账户”这一说法又成为了不法分子诈骗的新套路。

10月14日,广州公安官微发布消息称,根据市反诈中心实时警情监测发现,近期广州市冒充贷款平台客服的诈骗案件持续高发,多名90后中招,受骗金额最多达几十万元。

“贷款客服”来电“注销账号”是诈骗!

基本套路是这样的↓

【行骗关键字】

注销贷款账号、清空贷款额度、影响个人征信

【被骗人群】

以90后青年群体为主

【诈骗流程】

客服来电:自称银行“金融客服”、分期乐、360借条等网贷平台

【诈骗说辞】

1、在校期间曾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有贷款记录的:谎称根据国家政策需配合注销贷款账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2、在校期间没有注册贷款的:谎称当事人身份信息被人盗用后注册了网贷账号,有贷款记录等,需配合注销贷款账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诈骗手段】

主动加指引操作,诱骗贷款:指引当事人从各大网贷平台借贷后转账到指定银行账号。

这类新型骗局之所以让人连连中招,不仅因为不法分子知道受害人的真实姓名,还能说出他们的身份证号、紧急联系人、学校名称、地址,甚至消费记录等个人信息,因此许多受害者被骗后仍浑然不觉。

9月29日以来,冒充贷款客服注销贷款账号类型的电诈案件在广州天河区出现井喷式爆发,短短7天时间共发生39宗案件(占总电诈案件数29%),涉案金额198.6万元,受害者以30岁以下学生和毕业生为主

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目标的贷款信息及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紧急联系人、学校名称、消费记录等),以骗取对方信任。

同时利用学生或者毕业生社会经验不足,对金融知识不了解的特点,通过“会影响征信”等说辞对受害者进行威胁吓唬。后以注销账号需要清空贷款额度、做流水的方式对学生和毕业生进行诈骗,使众多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背上债务。

值得注意的是,应届毕业生往往社会经验不足,缺乏金融知识,受到网络上关于校园贷、征信等新闻的影响,对网贷一知半解,害怕影响个人信用,容易被骗子牵着鼻子走。而个人信息的泄露更让骗子能够找准要害,让受害者深信不疑

温馨提示

1、凡是接到自称贷款平台客服信息,以“在校期间贷款记录影响个人征信为由,指引配合注销贷款账号、清空贷款额度”的,都是诈骗!

2、防骗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遇到类似问题应当及时向警方或者官方客服咨询核实,避免财产受到损失。

来源:法制日报、广州公安、南方法治报等

配图:网络

长按左边二维码

感谢您的关注

标签组:[违法犯罪

上一篇金融网贷行业11种获客技巧_贷款

下一篇这六类人群,可能无法申请贷款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