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征信多少条算花了
你知道银联、网联,但是你知道“信联”吗?
4.1日起,征信不再叫征信了,叫信联。从此更新信用时代。
4.1日起,银监会,保监会从此合并。从此双会合并,共同监管。
4.1日起,扫码支付单日限额500。
1
信联是什么
信联,又名百行征信。央行批准的第一家持牌征信机构。它记录的将是互金行业全网的信用情况。等到数据完全共享后,你在A公司借了款逾期,B公司马上就能知道。
百行征信由中国互金协会和8家征信公司共同筹建,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十亿元,其中中国互金协会持股36%,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深圳前海征信中心、鹏元征信、中诚信征、考拉征信、中智诚征信和北京华道征信8家征信平台各持股8%。(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2
信联数据
哪里来
信联,除了8家股东的数据之外,“信联”的数据来源还将包括200多家网贷公司、8000多家的小贷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
据了解,用钱宝仅共享用户逾期数据至“信联”;有品钱包也仅上传逾期记录;向钱贷将共享用户逾期数据至央行个人征信及“信联”系统;而秒白条大数据均会上传至“信联”系统,包括借款/还款/逾期等。上述这些海量的购物、支付、社交、出行、P2P、互联网金融等数据都会在“信联”进行有效的整合共享,“信联”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信息数据超级枢纽。
可以这么说,今后,信联里面有我们在支付宝、,平安交易的数据,还有我们在P2P平台的借贷数据。试想这样一个场景,小明早上起来用支付宝刷了早餐,中午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在淘宝购物,月初通过网商银行申请了一笔小贷,月底又将盈余存入了余额宝……这些简单的生活日常动作,原来只在阿里系中留下痕迹和数据,只在芝麻信用上有所体现。今后,这些数据都会流入“信联”进行共享,不仅马云知道小明的信用如何,通过“信联”,很多机构都将会知道小明是否是一个讲信用的人,这其中就包括很多P2P平台。当然,如果小明在P2P恶意逾期违约,相关数据也会在“信联”进行共享,所有人都会知道小明是个“老赖”。
4.1日起,大数据时代来临,从此你将一丝不挂的体现在大数据中。
3
对接信联的平台怎么查
①此前对接人行征信的机构、大型消费金融机构等一定会上信联。②之前上这8家征信的现在一定接入了信联: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深圳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考拉征信、北京华道征信。③贷款前可以看下用户协议。在申请前,一般都能看到这个选项。这几个字,里面却有很多东西。认真阅读你会发现你申请的这个贷款是否上征信、查征信、上信联或者其他信用平台。还能看到放款方等等资料。贷前阅读一遍十分有必要。
④查官网或官方信息,百行征信的官方平台上一定会有信息更新。
4
如何保持
好信用
不要做信用白户
所谓信用白户,也就是没有办理过信用卡,或是没有在任何贷款机构贷过款的用户。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被金融机构拒绝借款的,一般是有逾期记录或者信用污点的人,其实,信用白户在金融机构看来,同样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信用白户没有任何的信用记录,金融机构很难对其风险进行评估,为了降低可能存在的风险,很多金融机构对信用白户的借款需求反而是拒绝的。
切忌逾期
如果信用报告上逾期还款连续发生三次,或者累计六次,就会影响个人征信,严重的会直接被拒贷。所以不管是信用卡、车贷、房贷,或是其他网贷,都务必记得每月按时足额还款。如果真的不小心逾期还款了,记住及时把欠款还上,逾期记录会在征信上显示五年,在五年之中继续维护好征信,五年之后,逾期记录会被清除。
妥善保管个人信息
首先,妥善保管个人身份证件及复印件,对外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应注明用途;其次,保管好个人信用报告,不随便乱扔,不提供给他人使用。另外,在网上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时,保管查询信用报告的用户名、密码等,切忌在网吧或使用公共WIFI查询、保存信用报告等。
谨慎为他人做担保
日常生活中,谨慎为朋友做担保人,一旦朋友出现逾期或者不还款的情况,会影响你自己的个人征信。
信息变更及时通知
在申请信用卡或者贷款的时候,都会填写个人信息资料,如果个人信息出现变更,记得及时通知银行或者其他贷款机构,以免对个人征信造成不良影响。
标签组:[金融] [个人征信] [花呗] [征信机构] [信用] [金融机构] [白条] [京东白条] [信用深圳] [信联]
使用白条和花呗差不到征信(支付宝花呗京东白条等会影响个人征信吗)
2021-02-24
2021-02-24
2021信用卡花呗京东白条自动回款码,24小时取现秒提秒到账
2021-02-21
网贷新讯号:京东白条已经接入央行征信,芝麻信用还会远吗?-在线观看-风行网
2021-02-10
京东白条2500逾期一个多月,给我发了个通告函说会送到户籍地派出所是真的吗
2021-02-06
2021-01-27
可以刷花呗京东白条的pos(有信用卡,花呗,京东白条可以增加额度的是什么贷款软件)
2021-01-24
2020-12-14
2020-10-11
20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