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不为人知”的征信误区大汇总,网友:真相了!

首页 > 财经 > 金融 > 正文 2020-10-11

发表自话题:征信花了六个月可以养好吗

信用社会的到来,据悉“新”征信上线,就算水电费忘记缴纳都有可能会记录失信,征信报告已经成为每个人的经济身份证,体现每个人的信用情况,而贷款以及信用卡的申请与逾期记录一直是央行征信报告的最主要部分。

但事实上,征信包含有更多的含义,比如公共场所的失信行为、水电费缴纳、个人间的书面协议等等,也都包含在征信的范畴内。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之前的“高铁霸座男”,因为公共场所的不当行为被纳入失信名单,限制高铁乘坐等。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说说征信“不为人知”的六大误区。

误区一:什么都不做,逾期记录5年后就会自动消失?

真相:别想太美,必须要先把钱还了。

央行征信规定了不良记录5年自动消除,但这个规定的前提是必须把之前逾期未还的欠款还上,规定中说的5年是从你还清逾期欠款之日那天算起。

否则,就算你只欠了一块钱,主要不还清,不良记录也会跟你一辈子

误区二:信用报告查询过多会影响贷款申请?

真相:信用报告查询要分情况!

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说法:一个人的信用报告不能过多的去查询,因为查询的次数过多很容易被银行拒贷,这样的说法其实是存在误区的。

因为在查询信用报告时征信查询大致分两种:本人查询、机构查询,其中机构查询内含较多,有信用卡的、担保的、贷后的、异议查询的等。

其中,机构查询是会对你的信用造成影响,因为银行会误认为你很缺钱,但却一直没有申请到贷款,会认为是你个人的信用或资质存在问题,不过,如果是个人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是不会影响个人信用评级的。

误区三:有不良信用记录贷款一定会被拒?

真相:没那么糟糕,还有机会。

金融机构对于有逾期的征信,会通过逾期时间的长短判断是否主观故意,通过逾期金额及个人现金流判断是否具备履约能力。

只要两年内你的累计逾期次数不超过6次,连续逾期还款未达到90天,基本上就还有得救;

如果能通过其他的资料证明自己的履约能力,那就更容易获得通过了;

误区四:征信可人为修改?

真相:人为不可擅自操作!

个人征信报告,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记载个人信用信息的记录,征信中心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是只负责客观收集、记录各种信贷机构、国有或商业银行上报的信息,除此外不做任何评价,那既然他们只负责记录,那征信中心就不可能修改征信记录,不仅征信中心无法改,即便是银行要修改也需重新进行申请报送、以官方名义修改,不管是征信中心、还是银行员工,都不能擅自自行修改删除客户数据。

误区五:征信污点可以花钱消除

真相:都是骗局,不要轻信!

“花钱就能帮你回复征信”“无论多黑征信都能洗白”这种广告都是虚假信息,千万不能相信。征信不良记录不能花钱删除!一切打着花钱删不良记录的话都是诈骗,请不要相信!

误区六:征信报告显示“黑名单”

真相:只有不良信用记录,没有所谓的“黑名单”。

我们常常能听到征信“黑名单”这一说法,但实际上这只是民间的说法,征信系统没有“黑名单”,只有不良信用记录。

所谓的不良信用记录是指:公民在与银行发生借贷行为时,产生逾期还款或者未按约定还款行为时,银行将相关信息递交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将上述行为写入公民的个人信用记录。

征信中心只是客观地收集和展示客户的信用信息,不对客户信息做任何评价。

大家熟知的腾讯微众银行旗下的信贷微粒贷,阿里支付宝旗下的借呗,百度度小满金融旗下的有钱花,作为BAT三大正规信贷,都按照人民银行征信管理规范严格执行报送义务,所以在有钱花借款是会上征信的,借还记录会在人行征信报告中体现。

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贷款接入个人征信,更有利于金融机构评估用户的个人信用状况,并且仅是如实的反馈个人的历史使用记录而且如果没有逾期按时还款的情况,良好的信用借款借还记录会成为您的“正面信息”,有利于个人信用水平的积累及申请其他贷款的信用良好证明。

综编自有钱之前、肖肖财经、马上消费金融。

标签组:[征信报告

上一篇想知道为什么你征信会变花吗?

下一篇个人征信报告花了怎么办?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