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给朋友2000块钱,恩将仇报:别借钱给三种人,除非你多到花不完

首页 > 情感 > 两性 > 正文 2020-10-12

发表自话题:借钱2000去哪里借

作者:同言

01

说到给朋友借钱这件事,相信很多人都心有余悸。

放眼生活中,因为给朋友借钱,最后反倒让友谊走到终点的情况,并不在少数。

更有甚者,要钱的时候,弄得自己反倒好像成了卑微和理亏的那一方。

我有一个朋友,她曾经给一个初中的好朋友借了2000块钱,原本说好的下个月发了工资就还,结果对方一拖再拖。

朋友本来就是那种脸皮比较薄的人,每次找她要钱都是各种斟酌语言,生怕说得不明显,也生怕把话说重了,再三思索之后,编辑多次才会把话发给她。

但是,对方并不领情。

在她看来,朋友借的钱也不多,总是一催再催,这是什么意思?

她还认为,朋友是看不起她,因此发了火:“我也不是不还,你老是这样有意思吗?”

朋友也生气了,明明她是帮忙的那个人,怎么反倒吃力不讨好。

她彻底明说了,希望她能马上把钱还给自己,一分钟都不要耽误。

然后,那个女生还是第二天才还钱,顺便加了一句话:我真是看错了你,拿着钱滚吧!

朋友当时真的气炸了,这不是恩将仇报吗?

明明是对方没有按照时间还钱,拖了好几次,她就是催促而已,却反倒把错怪到自己身上。

这件事也让她明白:这个朋友不要也罢。

谁知,还没等到她做出反应,对方已经先把她删了。

从此以后,她说自己再也不想给人借钱。

我想,很多在借钱以后吃过亏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也不必如此绝对,只是我们要分清,怎样的人该借,怎样的人不该借。

02

毕竟,人生在世,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帆风顺。

有的时候,你给值得的人帮了忙,当你遇到困境的时候,对方自然也愿意伸手拉你一把。

人与人之间的情意,就是这样互相麻烦出来的。

所以,心里要有一杆秤,多从平时的细节中去衡量一个人的品行,给值得的人借了,其实也是给自己一种无意识的助力。

但是,那些不值得借的人,你也要坚决拒绝,不要给自己找麻烦。

人情往来,不要给三种人借钱,除非你钱多到花不完。

第一种:没有固定工作,总是拆东墙补西墙的人。

这样的人,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总是走一步看一步,也不会有很强的责任心。

老话说得好,救急不救穷。那些只是暂时需要周转的人,你借了,是一份人情在,而有些人,你借了就是借了。

如果一个人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是拆东墙补西墙,这样的人肯定不能借。

如果你借了,那必然就要做好收不回来的准备。

因为没有固定工作,就意味着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那么,关于还你的钱这件事,可能就全凭对方心情。

甚至有时候,对方容易破罐子破摔:反正我就是没钱,你能拿我怎么办?

这样的例子,我在生活中就已然见过不少。

有些人遇到这种人,要是钱不多,干脆就不要了,说就当用这点钱看清一个人。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心里肯定还是会有不痛快,毕竟吃亏的人是自己。

03

第二种:明明和你不熟,但是借钱的时候却来套近乎。

我就遇到过这种情况。

大学的时候,我和一个女生表面上关系不错,但实际接触不多。

我们是一个系的,只是大一的时候在同一个社团待过,因为住在一栋楼,所以偶尔能够遇见,每次遇见,两个人都能聊好一会儿。

那个时候,感觉两个人还是很有共同语言,但平时我们是不联系的。

大学毕业以后,我回了自己的城市,和她也没有任何联系。

毕业三年多,她有一天突然找我借钱,说自己的房租要到期了,还差500块钱,她下个月工资发了就还我。

我看也不多,再加上原来的确对她印象不错,就把钱借了。

结果,到了她说的还钱日期,她并没有按时还我,也没有告诉我为什么?

我也不好意思问,过了差不多一周,我看她还是没还,才问了她。她问,能不能再过一周还钱给我?现在手头有点紧。

我答应了。

但是,她再次拖延了。

最后,钱是要回来了,但是这个要钱的过程是真的心累。

我这个时候才醒悟:

要是按照正常的逻辑,我们借钱肯定是先找身边最好的朋友开始借起,她都找到我这个并不熟的人,足以一件事,她身边的人应该都借过了。

而她还钱的一再拖延,也足以她这个人不那么靠谱。

这样的人,肯定也不能借。

第三种:言而无信的人。

一个人的言而无信,肯定不会只表现在一个方面。

这种品质,是具有联动性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一个朋友,他平时说话做事经常言而无信,是说一套做一套,说话不算话这种类型。

这样的人,找你借钱肯定不能借。

还钱的时候,他也容易言而无信。

04

朋友,是每个人人生中很重要的一笔财富。

纪伯伦说: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

一个真正的好友,会伴随着你一生的喜怒哀乐。所以,如果是真正的好朋友遇到困难,帮助是应该的。

这一切的前提,是对方值得。

朋友间的互帮互助,不应该划进所有“不借钱"的行列。

我认识一个女生,她的闺蜜买房,她借了8万块钱给对方,最后她需要钱的时候,她的闺蜜也同样毫不犹豫倾囊相助。

我想,这样的情况才是我们乐于见到的。

如果,你明知对方的品行,却还是拉不下来脸选择拒绝,那么最后得到不如意的结果也是你自己导致的。

人生在世,对待朋友也要有所原则和底线,你不必太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因为不借钱而得罪别人。

你心里的那杆秤,自然会给你答案。就算因此失去一个朋友,也不代表是坏事。

-END-

标签组:[两性] [情感

上一篇17岁借钱2000哪里借

下一篇如何成功向朋友体面地借到钱?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