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10万元却赔上一套房——张家港警方摧毁“套路贷”恶势力团伙

首页 > 社会 > 法制 > 正文 2020-11-29

发表自话题:能贷十万的借贷平台

短短数月时间内

男子借贷10万元却最终赔上了一套房

到头来近乎倾家荡产

警方带你揭开背后的陷阱故事

借款10万元赔上一套房

今年31岁的方某是我市保税区(金港镇)人,前几年拆迁分到两套房后,没有固定职业的方某用钱阔绰了起来,到2017年11月,方某便欠下了网贷平台和朋友共计七八万元债务。

当年11月中旬,方某抵押了一套拆迁房,向我市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借款10万元偿还了债务。没过多久,做小额贷款生意的国某得知了此事,便以朋友的身份劝说方某从自己公司贷款,并承诺利息绝对低于别处。

2018年1月初,在国某和他同事袁某的介绍下,方某与债主姚某签订了房产抵押协议和借条,向姚某借款15万元,每月1日为付息日。在偿还了原先的10万元借款、支付了袁某的介绍款后,方某拿到手只有4万元左右。

到2月1日,因身在外地,方某没有按时还息,姚某便以逾期违约为由,要求方某立即归还15万元本金并支付8万元违约金,否则便要卖掉抵押的房产抵债。

看到对方态度坚决,方某找到国某帮忙,国某坦言无能为力,但可以另外介绍一家借贷公司。由此,为了拆东墙补西墙,方某通过国某、袁某等人,先后又与王某等两人办理了30万元、50万元两笔借款,但是频频被告知“违约”。

到2018年6月底,方某无力支撑高达30万元的“违规金”,只得将市值70万元的拆迁房低价转卖。事后,方某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于当年7月16日向市公安局后塍派出所报警。

警方调查取证锁定嫌疑人

2018年7月23日,后塍派出所对方某被诈骗一案正式立案调查。根据描述,方某接触的人多从事小额贷款生意和房产中介工作,合同中还设定了“必须当面支付”等奇葩条款,目标直指方某抵押的房产,一切线索显示方某可能落入了一个连环骗局

通过近两月的调查取证,民警发现方某在签订每一笔贷款合同时,国某和袁某都“陪伴左右”。方某坦言和国某相识多年,这几次借贷都是国某从中斡旋,而袁某则在每次事成之后都会收取介绍费。

嫌疑人互通借贷人情况嫌疑人互通借贷人情况

民警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国某、袁某和其他债主之间通话及交往异常频繁,而且还有银行账目往来。

2018年10月10日,后塍派出所会同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实施统一抓捕行动,在保税区(金港镇)抓获国某、袁某等5名嫌疑人。

“套路贷”团伙狂敛不义之财

今年26岁的国某是山东人,在保税区(金港镇)带袁某等人经营着小额借贷生意。平日里,国某等人以“来钱快、手续简、利息低”的名义广撒网,一旦有人上钩,“套路”就紧随其后。

国某等人先是摆出民间借贷假象,与借贷人签订明显不合理的合同,然后为把虚增数额“坐实”,他们会在借贷人提前或按时还款时频频制造麻烦。

嫌疑人频频提高还贷额度嫌疑人频频提高还贷额度

借贷人“被违约”后,之前合同中埋下的各种“套路”就会启用,通过收取高额违规金、误工费,以及介绍借贷人再向关联公司借新债还旧债等方法,推高贷款额度牟取暴利。

国某更是伙同袁某、姚某等人对借贷人多次实施喷漆、堵门、殴打等行为,逼迫借贷人尽快偿还欠款。

嫌疑人通过非法手段逼迫借贷人嫌疑人通过非法手段逼迫借贷人

而方某正是一头钻进了国某等人的借贷陷阱。他们从低息开始,诱使方某抵押房产借贷,然后不断通过违约逼迫方某卖房抵债。在方某既无力还债又想保住房产的情况下,国某等人便再出面介绍方某找其他人贷款,再次拉高贷款额度,设置更高的“违约金”赔偿额度。

目前,国某、袁某、姚某等3人因犯敲诈勒索、诈骗、寻衅滋事等罪名,林某因犯敲诈勒索罪均被张家港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王某因涉嫌敲诈勒索已被张家港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标签组:[法律] [法制] [违法犯罪

上一篇银行贷款十万一年利息多少,申请人的条件要求

下一篇不同的贷款方式贷款十万一年的利率分别是多少?不同贷款方式贷款十万一年的利率介绍!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