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只传照片不刷脸的网贷
为什么会有人偷取我们的人脸信息?这些信息泄露之后又会有什么后果?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丢脸”的后果是什么?
人脸不能复制,但是代码是可以被获取和重构的,普通的字符和字串密码在丢失之后可以设置新密码, 但是人的脸不能“重置”,一旦泄露便很难找回。
如果人脸信息丢失,后果可能无法想象。
丢钱
“丢清白”
一些网站用“换脸”方式提供用艺人“面孔”“嫁接”出的视频,往往涉嫌色情淫秽,且难辨真假。恶意拼接制作侮辱性、污蔑性视图素材进行非法传播、利用。利用贷款人人脸信息,以此类技术进行非法催收活动,甚至敲诈勒索等其他严重犯罪活动。
“被贷款”
侵犯肖像权
用户上传、发布有关明星肖像权的用户内容,但是普通用户自己很难获得明星的肖像权授权许可,很容易造成肖像权侵权,根据协议内容,用户将会对这些行为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侵犯著作权
我国《著作权法》明文规定,影视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同时还享有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享有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用户通过APP对明星头像进行更换,侵犯了制片人享有的保护作品完整权的著作权利。
制造假新闻
在某些重大场合,以假乱真的假新闻对于民众的误导,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如何保护我们的“脸”?
针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深度伪造”他人的肖像、声音,侵害他人人格权益,甚至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等问题, 将于明年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提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也规定,AI造假音视频不得随意发布,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评估”,并“以显著方式予以标识”。
对我们个人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以下几点,来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
对于一些要求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或视频的服务,应保持警惕;
不下载、不使用来历不明的应用程序,避免使用陌生的无安全防护的Wi-Fi;
使用虹膜验证身份的敏感人群,不要随意上传照片到网络,也不要轻易接受他人拍摄照片的要求;
技术没有好坏
但人性有善恶
大家一定要当心
"鲁学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会
来源 / 人民日报、新华网、新华视点、北京青年报、共产党员等
本期编辑 / 张竞文
审核 / 李子木
2022-11-19
2022-07-07
网贷平台仅剩不足千家!属于这3类平台的,借款人可以强制上岸 – 网贷网
2021-03-04
2021-03-04
2021-03-02
2021-02-11
2021-01-23
2020-12-21
2020-12-15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