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两山”价值转化“金钥匙” ——浙江银保监局深化绿色金融服务纪实_安吉县

首页 > 综合 > 三农 > 正文 2020-12-18

发表自话题:金猪贷款

采茶季,安吉县黄杜村茶农在忙碌。

为带动村里更多年青人回乡创业,2014年年底,贾伟牵头成立“溪龙乡青年创业联盟”。

梦想需要“翅膀”才能飞翔。安吉农商银行溪龙绿色支行获悉后,及时与贾伟建立合作关系,向该组织中青年创业群体授信8000万元,支持当地青年返乡创业。

2018年,贾伟创办安吉语茉茶叶经营有限公司,得到安吉农商银行溪龙绿色支行10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2019年又得到该支行200万元“党员先锋贷”支持,目前授信300万元。

“一楼设计为生产车间,二楼包装车间,三楼品茶,四楼做民宿……”在绿色金融的支持下,贾伟一步步朝着自己的梦想规划和实现。

茶叶虽小,产业不小。近年来,黄杜村白茶种植年产值已突破4.2亿元,从18年前小规模种植发展到“中国白茶第一村”,通过茶旅融合等多种经营,全村人均收入4.91万元,村民们把绿水青山换成了“金山银山”。

“先富帮后富,我们要让‘一片叶子再富一方百姓’。” 2018年以来,贾伟和村里许多白茶种植户们在黄杜村党总支书记盛阿伟的带动下,向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贫困地区捐赠已被国家认定为珍稀茶树品种的“白叶一号”茶苗共1500万株,通过异地产业扶贫,帮助贫困地区村民实现家门口创业和脱贫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安吉农商银行溪龙绿色支行对黄杜村农户信用贷款授信达97%以上,授信余额27994万元,贷款户数270户,贷款余额20038万元,贷款用信覆盖率达到63.8%。

农产品种植,离不了风险保障。安吉白茶属于“低温敏感型”茶叶,对生长环境的气温要求较高。在县政策性农险协调办的牵头组织下,安吉人保财险、太平洋产险、中华联合保险公司组成共保体,于2015—2020年,为全县白茶种植户提供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茶农自负保费35—60%,省级和县级财政分别给予20—35%不等比例补贴,累计承保茶叶种植面积17.24万亩,累计赔款2278.74万元,简单赔付率为132.12%。今年疫情期间,安吉人保财险向近6万名采茶工免费赠送采茶工新冠病毒政府救助保险,累计保障1.5亿元。

绿色信息共享机制

数字经济赋能绿色产业提升,数字金融推进绿色金融改革步伐。

2019年11月,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上线后,依托平台高效开放的信息共享模块,已将全省23万家企业的环保信息纳入共享范围,为银行提供及时、有效、全面的企业环境行为信息,解决绿色金融发展中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大幅提高绿色信息共享效率。

近日,浙江银保监局联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经信部门、住建部门,建立银行保险机构与相关部门的绿色信息共享机制,搭建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绿色金融服务专区”,扩大绿色信息共享范围,推动浙江绿色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湖州银保监分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大数据平台的支持下,指导各银行保险机构加强与金融办等政府相关部门的联动,创新推出“绿色园区贷”、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三农”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等,创新绿色供应链融资,加大对清洁能源、低碳循环经济、绿色农业等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绿色金融支持力度。

试验区设立三年来,湖州绿色贷款年均增长31.3%,比湖州全部贷款增速高出9.8个百分点,比全国绿色贷款年均增速高出11.3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9月末,湖州绿色贷款不良率0.0052%,各项贷款不良率由2016年的1.26%持续下降至0.49%,打造出了“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湖州样板”。

“嫁”出好生态 “贷”来好效益

丽水是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近年来,丽水银保监分局紧密对接地方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和丽水市委市政府确立的生态产业体系发展规划,将绿色金融工作作为引导银行优化服务实体经济、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重点项目融资保障。

化生态价值为金融资本

祯埠镇,位于著名的侨乡——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丰富,境内森林覆盖率达88.58%。

然而,长期以来因缺乏统一的经营管理主体,祯埠镇的好生态一直处于养在“深闺待出嫁”状态,生态优势未能转化为发展优势。2018年全镇8个行政村平均经营性收入仅为4.4万元(其中2个行政村无经营性收入)。

2019年11月,祯埠镇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为契机,在全市率先成立纯集体性质的生态强村公司,着力破解生态产品所有者实体性缺失、生态产品竞争力不强、群众保护生态环境参与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

图为青田县祯埠镇。

青田农商银行祯埠支行在当地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普惠式、数字化、可持续的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近日,该支行以祯埠镇优质生态产品的价值量GEP为质押物,向祯埠生态强村发展有限公司发放了全国首笔GEP直接信贷500万元,用于强村富民项目的建设和生态强村公司的经营发展;以河道使用经营权作为抵押物,向拥有河道使用经营权的章村乡吴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放全省首笔“农村河道使用经营权抵押贷款”20万元,用于洁水养殖,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及创收,做到“向河借力”。

生态价值的转化,犹如将好生态“嫁”与企业,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改变。村民的文化生活丰富了,精神面貌不一样了,前来旅游观光的人多了……截至2020年8月底,祯埠镇8个行政村均已实现村集体总收入超20万元、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

“生态产品确权方式以及GEP贷产品,激活了GEP的经济价值和金融属性,这既是一次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的有益尝试,也是一次金融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力探索,将有效推进区域生态修复、生态优势扩大和生态经济发展,实现高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绿色发展。”丽水市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青田县指导组组长周海忠表示。

为绿色产业提供燃动力

以产业链核心企业为中心,盘活上下游企业资金,拓展“双循环”发展空间,保障“双循环”发展安全,是浙江银保监局对辖内各级机构践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思想。

浙江中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电器”)是一家专业从事家用空气能热水器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省政府凤凰计划名单内重点培育企业。

近年来,中广电器抓住北方多省市 “煤改电”工程契机,业务迅猛发展。但由于项目大,付款周期长,企业流动资金偏紧。

中信银行丽水分行了解到企业这一情况后,积极主动与企业对接,向中广电器提供3600万流动资金贷款,缓解了企业现金流压力,企业得以轻装上阵,并承接了更多业务。

“虽然我们生产的季节性较强,今年疫情对我们阶段性的影响还是有的,特别是在年初做原材料采购和产品储备时,中信银行1000万信用贷款给我们专项用于供应链融资中向上游采购原材料支付货款,与我们的资金需求正好匹配,今年销售增长已达20%以上。”企业常务副务、董事会秘书张树前说。

在绿色信贷的支持和“双循环”的驱动下,中广电器销售额从2014年的2.4亿元增至2019年的8.3亿元,截至目前,增速已达350%左右,成为国内空气源热泵行业的龙头企业。

工行丽水经济开发区支行在走访中广电器时,了解到企业有扩大经营的需求,且正谋划A股上市,流动资金尚有缺口,而可抵押资产有限。通过行长带队,团队协作,综合风险分析,给予中广电器1.1亿元信贷支持,且配备大额信用贷款,解决了企业抵押物不足的融资难题,助力企业做大做强绿色环保产业。

在绿色金融价值转化的实践中,丽水银保监分局立足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探索构建“地图集+温度计+绩效表+雷达图”可视化绿色金融监测评价体系,强化精准督导和推动;加大对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乡村绿色产业支持,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增值;创新“绿色金融认证”,引导银行支行网点“绿色”转型升级;创新“绿色清单指引”,推动银行业扩大绿色信贷有效投放。目前,全市生态经济信贷余额超过300亿元,占全市贷款的五分之一,推动了绿色产业经济的循环发展。

“绿色+特色”共建“大花园”

衢州市龙游县是浙西农业大县,生猪养殖产业历史悠久,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全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畜牧)强县,生猪存、出栏总量一直位居全省各市(县)前列。

活体贷让生猪变“金猪”

今年49岁的严瑞林,毕业于金华农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曾在单位从事10年饲料经营、内外销及养殖工作。2000年,单位改制后,凭着专业技术,严瑞林创办了龙游县瑞丰牧场,开始自办生猪养殖,从150头母猪繁殖饲养开始,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一步一步发展起来。

生猪养殖投入大、风险大。2014年,生猪市场遭遇低谷,2019年又遇非洲猪瘟影响,严瑞林的1.2万头存栏猪死亡率达80%,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

“我不想自己成为失信人,更不希望两个女儿因为我上了银行的黑名单而使她们今后的人生受到任何影响。”严瑞林艰难补栏复产按时还贷,龙游农商银行对他不“抛弃”、不放弃,没有抽贷、压贷,这给他复产提振了很大信心。

今年5月,正当严瑞林为扩大养殖规模买饲料缺流动资金发愁时,龙游农商银行以他300头母猪和4000头生猪作为抵押物,对其发放200万元“活融通”生物活体资产抵押贷款支持,严瑞林的脸上重现出久违的笑容。

“2019年,衢州在全省首开了政银保合作的生猪活体抵押贷款后,分局在不断收集信息反馈,得知生猪保险期限与银行贷款期限不一致、影响贷款额度调整而给养殖企业带来新的烦恼后,根据浙江银保监局提出的加大深化生猪活体抵押贷款的工作要求,我们引导龙游农商银行与衢州人保财险深化业务合作,创新推出的‘活融通’解决了这一问题。”衢州银保监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 “活融通”生物活体资产抵押贷款综合了无公害化处理生猪保险、生猪饲料价格保险、生猪活体抵押贷款等多项银保特色服务,覆盖生猪猪舍建造、饲养、疾病保险、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各环节的金融保障体系,既有效保障农户利益,又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有效盘活了农业生物资产,解决了畜牧企业贷款难问题。

同时,该产品将生猪养殖保险最高保障从1000元/头提高至1200元/头,将银行保险综合费用从10.5%左右降低至8%以内,银行保险合计综合成本低至7.2%,较套餐创新前降低3.28个百分点,最快可实现线上3分钟放款。按照衢州目前5亿元的生猪养殖贷款计算,预计每年可为养殖户节约成本1640万元。

“绿色+特色”实现多方共赢

绿色金融发展需要良好的监管机制保障和外部环境支持。衢州银保监分局联合衢州市金融办持续推动金融机构的绿色化改造和资金的绿色化配置,并运用考核评估机制,实现绿色金融相关激励政策的落地实施。

位于衢州市衢江区黄坛口乡坑口村境内的衢江抽水蓄能电站,初拟电站装机容量120万千瓦,调节库容1088万立方米,日蓄能量约803万千瓦,2019年1月开工,建设期限约5年,总投资76亿元。

图为龙游农商银行客户经理现场盘点瑞丰牧场生猪库存。

该项目自有资金16亿元,剩余60亿元由银团贷款筹集。其中,工行授信25亿元,由工行衢州分行15亿元与工行北京分行10亿元组成内部银团形式,已放款1亿元;农行授信额度24亿元,放款2.93亿元;国开行授信额度10亿元;建行授信10亿元,由建行衢江支行7亿元与建行北京宣武支行3亿元的内部银团形式组成。预计,项目平均每年约产生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每年可增加GDP数十亿元。“我们先后出台了绿色信贷各类指导意见,引导信贷资金流向绿色产业、绿色项目。截至9月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衢州口径)959.37亿元,比年初增加172.51亿元,同比增长29.83%,占全部贷款比重达到32.57%,较上年末提高1.77个百分点。”衢州市金融办副主任徐飞说。

“近年来,衢州在绿色金融改革实践中主动作为、大胆创新,秉持‘绿色+特色’理念,紧抓‘标准、产品、政策、流程’四大核心要素,着力探索‘大花园’统领、大平台集聚、大数据支撑、大联动服务的绿色金改‘衢州模式’,凸显了生态效应,放大了经济效应,彰显了社会效应。”衢州市副市长王良春表示。

绿色金融改革的生动实践在浙江各地支持高水平美丽浙江经济建设、助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高质量发展中不断涌现。不可否认,绿色已成为浙江经济发展最动人的一抹色彩。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浙江省银行业协会

标签组:[金融] [企业贷款] [三农] [生猪] [绿色金融

上一篇小心! ! ! 曝光一款套路高利贷APP“金猪有福”_app

下一篇类似海贼王的22个网贷口子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