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2020年拍拍贷退出网贷
上面说的虽然是一个段子,但是却说出了近期的热点——网贷。现金贷作为很多网贷公司的主营业务,现在正在走向生死路口。
哪里跑?监管的大棒已经落下!
11月21日晚间,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2017】138号文《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贷公司的通知》,且以“特急”文件下发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整治办。《通知》要求,自即日起,各级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一律不得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贷公司,禁止新增批小贷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
11月23日上午,央行、银监会联合召开了网络小额贷款清理整顿工作会议, 17个批准小贷公司开展网贷业务的省市金融办将参会,汇报辖内网络小贷机构批设情况以及监管安排的其他素材。
广州某小贷公司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23日的紧急会议上,地方金融办将上报属地网络小贷的具体业务数据,其中对于金额在3000元以上及以下的借款标准与业务操作区别,监管特别关注。
除此,业内人士预期监管将会对存量小贷进行全面整顿,下一步可能会出台具体监管政策。
同时,网络小贷增量业务全部叫停。
对于小贷利率,严格执行36%上限;监管还对20多家公司点名,担心网络小贷突破属地监管,地方无力监管部门难以监控风险。
受此影响, 昨天现金贷类中概股再度集体下挫。
截止周三收盘,拍拍贷(PPDF)跌24.26%,融360(JT)跌12.88%,趣店(QD)跌16.36%,信而富(XRF)跌6%,宜人贷(YRD)跌4.88%。
高额的利润和少数社会问题将整个现金贷行业都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难道互联网金融股现在正在经历“生死倒计时”,一边赚钱,一边等死?
现金贷究竟多赚钱?
首先现金贷是利用高利率覆盖高违约风险,这个行业普遍的坏账率在20%以上,但依然暴利,某家知名的大型平台,最开始的坏账率接近50%,但是每个月还可以挣3千万。基数大,服务费高,在这个逻辑上,躺着也能来钱。
其次,通过续贷客户比例控制风险。现金贷本身面向的客户为中低收入人群,但是用户黏性高的出奇,这种小额现金贷产品大部分用于提前消费。很多用户会陷入反复借贷的死循环中,不停的填之前挖的坑,产生重复借贷需求。
最后通过逾期费再收割, 这东西可以简单的看成利滚利。
由于之前质疑趣店“学生贷”和“现金贷”的问题,小编也做了个尝试。小编曾下载了趣店旗下的来分期的app,进行了注册,绑定了本人实名认证的支付宝和芝麻信用,并在“互联网信用评估”中提交了手机信息认证。
2分钟后,便通过了趣店的基础授信,得到了7800元的借款额度。在整个审核过程中,趣店并未询问其是否为学生身份。
借款额度没有验证,那真正提现借款呢?我在趣店APP上选择了借款可以借到4400元,借期一周,页面显示需要还款4430.78,其中包含30.78元的“服务费”,按此计算该年利率为36.38%。 (年利率=周利息*52/本金 30.78*52/4400=0.03638)
借期一个月,页面显示需要还款4532,其中包含132元的“服务费”,按此计算该年利率为36%。
借期三个月,页面显示每个月需要还款1555.53,其中包含88.87元的“服务费”,全部还完,要多还266.59元,按此计算该年利率为24%。
借期六个月,页面显示每个月需要还款812.23,其中包含78.9元的“服务费”,全部还完,要多还473.38元,按此计算该年利率为22%。
总结来看,趣店旗下的来分期,除了一周期的借款利率超过了国家规定的36%以外,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的利率均在36%之下。
舆论风暴的发酵,因趣店而起,但板子打向的却不止是趣店。它所代表的现金贷业态,尚是一个成百上千家网贷平台的构成。
远见财讯曾写过一点文章,里面清楚的以“利率”与“逾期费”作为主要指标,对比一下各网贷平台的情况,请点击下方链接详细查看。 《趣店股价坐过山车,远离还是逢低买入?》
为何大家都集中在2017年上市?
畸高的利率带来的是各家现金贷产品超过90%的利润率,怪不得趣店之后,当前还有20多家同行正跃跃欲试,一字排开于拟IPO的行列之中。为什么突然之间会有这么多的现金贷公司扎堆上市呢?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从2016年开始,现金贷行业崛起,发展速度极快,盈利能力极强,只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就已瓜熟蒂落。此外,现金贷公司的报表,实在够抢眼。不说别的,有业内人士表示“头部的现金贷公司,年利润都达到了20亿左右”。
趣店招股书中称,趣店已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小额现金贷款平台”,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近10亿元人民币。
紧随其后的拍拍贷招股书上的数字,也是异常亮眼,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10.486亿元。
而上市的第二个原因,就是“监管压力”。
“现金贷市场在爆发,短短几个月便突破万亿规模,但风险的累积和暴露,又引起了监管注意”。风险累积和监管压力下,投资现金贷的资方,会更着急。
“不论是资金方,还是公司,都急于在监管靴子落地前,上市套现”,某业内人士称。
而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资本市场对于现金贷模式的进一步认可。
“此前,现金贷行业发展尚不成熟,新闻舆论负面颇多,也鲜有公司能够以漂亮的数据去征服资本玩家” “现金贷的模式,确实是被慢慢证明是有价值的”不止国内,国外的现金贷公司的估值,也在大幅度增加。
“人血馒头”还能吃多久?
2017年,无疑是现金贷的黄金之年,头部玩家集中上市,行业一片欣欣向荣。未来的命运将如何?
这其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监管。如果最终否定了现金贷,这些上市公司的股价恐怕将成为市场集中做空的对象。
有评论指出: “现金贷这个行业太血淋淋,里面隐藏的黑暗和悲剧,以及多少被摧残的家庭,是局外人难以想象的,所以现在上市的现金贷公司,能赚几年就赚几年,银监会暂时还没有管得过来。别看现在市值大,分分钟破产。”
现金贷表面繁荣背后,也暗藏着利率畸高、风控缺失、缺乏信息披露、缺乏监管等风险。多重信号或许表明现金贷的强监管时代将要来临。
远见财讯还写过一篇文章,里面明确的写道,现金贷监管的大棒何时挥下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棒打下去的,绝不会只伤到皮毛。
《趣店百亿美元市值神话背后,高利贷公司借钱可以不还当福利!》
2017年4月,银监会发布的《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提出“做好‘现金贷’业务活动的清理整顿工作”。并具体要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依法合规开展业务,确保出借人资金来源合法,禁止欺诈、虚假宣传。并要求相关机构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有关规定,不得违法高利放贷及暴力催收。
随着趣店的上市,投资人是赚得盆满钵满。市场相信趣店的利润,相信趣店的发展空间,但是那些数字的背后却又隐藏着多少我们不敢信的事实?
英国经济评论家邓宁格说过这样一段话: “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不谈道德和对错,现金贷在专业投资者眼中价值多少?
此前远见财讯曾多次剖析趣店的商业模式及未来发展,在10月份的远见财讯的直播中,通过与美国的美股专家连线,从专业投资者的角度探讨了关于趣店在二级市场上的投资价值,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拿去,不谢。 不谈道德和对错,趣店在专业投资者眼中价值多少?
如今,监管的大棒已经挥下,A股的新华都和步森股份两家上市公司已经宣布停止设立小贷公司。而此前作为平台方的蚂蚁金服也同样采取措施,对合作方下发邮件,要求年化利率不超过24%,包括一些银行系的消费金融公司。面对突然而来的整顿之风,大洋彼岸的相关上市公司已是哀嚎遍野,这再次让我们想起股神巴菲特的那句名言:只有当大浪退去,我们才知道谁在裸泳。
2021-03-02
2020网贷监管出击:严打这五类“贷款”,不留情,不要傻傻还
2021-02-25
2017年消费金融十大事件盘点:校园贷乱象被整治 趣店引发现金贷“血案”
2021-02-18
2021-02-17
2021-02-04
2021-01-31
银保监会:加大信贷投放,落实无还本续贷,提高小微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_银行
2021-01-28
2021-01-25
2020-12-20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