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假身份证借钱被起诉相关问答

首页 > 社会 > 法制 > 正文 2021-01-28

发表自话题:凭身份证借钱的平台

陆长征律师 解答

本例构成诈骗犯罪,且数额巨大,赶紧报案。房证不办理抵押登记的,不当然产生法律效力。 刑法266条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刑法条文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发(1996)32号 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其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 (一)明知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担保,采取下列欺骗手段与他人签订合同,骗取财物数额较大并造成较大损失的: 1、虚构主体; 2、冒用他人名义; 3、使用伪造、变造或者无效的单据、介绍信、印章或者其他证明文件的; 4、隐瞒真相,使用明知不能兑现的票据或者其他结算凭证作为合同履行担保的; 5、隐瞒真相,使用明知不符合担保条件的抵押物、债权文书等作为合同履行担保的; 6、使用其他欺骗手段使对方交付款、物的。 关于审理诈骗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试 行) 辽高法[2 0 0 5)5 4号 6.合同诈骗罪行为方式,大致有以下情况: 第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定合同,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 第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以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诱骗对方当事人与其签订合同、履行合同,从而骗取财物的行为。 第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行为。 第四,收受对方当事人付给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行为。 第五,虚构履行合同能力,诱骗对方与其签订、履行合同骗取财物的行为。 第六,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

共 1 位置律师解答, 查看更多解答

标签组:[法律] [法制

上一篇你好,我被人用我的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在网上借钱,现在她已经不还怎么办啊

下一篇身份证借钱5分钟到账 会不会泄露个人信息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