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推荐一家靠谱的借款平台
这个刚巧到点上了,首先自我介绍下,一家草根P2P的运营。从事这个行业之前对P2P的认知就是贼有钱。非常有钱。有钱到可以买下各种大楼。后己从事这个行业之后,发现这个行业水真的足够之深。
然后就经历了行业大整顿,我们在风口浪尖下,把存量做到了3个亿。现在又是备案大考,整改文件中对于我们整个的内容只有增加一个风险管理部门。并且早早整改完成。也提交了备案申请。
不说我们做的怎么样吧,这样呆久了,起码能不能做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1.首先一点,监管红线表明,借款用户个人不能超过20W,企业不能超过100W,并且不能有期限错配(怎么鉴别期限错配其实也比较简单,标的没有逐个分开,全部何在一起的,随时能够退出的,大部分是期限错配的,错配就容易存在资金池)
2.没有自融,没有资金池,这个说说没有,看看很多P2P在做的都还是有这种存在(鉴别的话,标的借款人是否不一样,每个标的借款人都是一个人,或者一家企业的基本上可以判定为自融)
3.标的永远卖不完的,这种平台现在应该比较少了。
4.所有金融的根本是在风控,那么怎么做好风控,什么大谈特谈区块链啊、云风控啊等等这些P2P,我可以大言不惭的说,他们压根在跟自己签写一份对赌协议。利用互联网应用技术去检验一个人的人性,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事。只有了解这些借款人,经常出现在借款人身边(嘘寒问暖),借款人自己是从事实体劳动,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并且还要有担保人。确保出借用户的钱是能够回本的。以我们为例,所有的借款人都是本地,从事实体经济的劳动人民。(还有渔民、果农等等)
5.源头的利息,当一家P2P的手艺高达10%以上的时候,请小心一些。老百姓民间借款也不过1分左右(全国行情不一样,我以我们这儿为准),银行借款1分1左右。这些都是属于还得起的。有些P2P平台给出借人都快1分的收益了,那得收借款人多少利息。。想想都炸毛(像我自己欠银行40W的贷款,8哩的利息都骂街了)
6.不会分期兑付本金(简单的数学问题,可以自己算算真的到期之后收益是多少)
以上几点,都是能通过标的看出这家P2P是否可靠,另外,P2P企业大小不存在什么问题,主要是对风控的严谨把控以及人员内部的道德风险是关键。详情请看台州银行的操作与内部风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