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征信花了但还款良好
近日,不少蚂蚁花呗的用户反映,自己的支付宝花呗中出现了服务升级的页面,升级后在花呗相关合同及产品显示新增《个人信用信息查询报送授权书》和《个人授权相关合同》。
此前,因为花呗及其他类似产品(如“任性付”“京东白条”等)的本质类似于互联网赊账业务,不涉及到取现,所以在监管上绕过了金融牌照的限制。据了解,花呗于2018年就开始尝试上线征信,如今正式接入央行征信,全部用户群将分批陆续覆盖。
已有部分用户通过升级服务接入征信系统
许多用户在使用花呗时遇到了服务升级的界面。用户在手动勾选“同意协议并升级”后,基本信息、花呗额度以及还款情况将会以月度为单位上报央行征信系统;如果没有进行勾选同意等操作,便不会有征信信息的采集,个人征信只归芝麻信用所有。
从支付宝客户端的“花呗——我的——相关合同及产品”中可以看到,若出现“个人信用信息查询报送授权书”这一合同,则证明你的花呗已接入征信。
从该授权书来看,花呗服务的提供方为“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这就是花呗上征信的机构。所以,通过花呗进行的消费将会以个人消费贷款的形式出现在个人征信记录中。花呗客服称,花呗征信在央行的征信报告中其呈现形式为某年某月某日,机构为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发放了多少钱个人消费贷款,显示业务号、归还或结清、信息更新日期等数据,并有账号状态,逾期分类、本金余额等内容,按月上报。
纳入征信对普通用户有什么影响?
对于平台来说,纳入征信无疑是有很大益处的。此前,花呗逾期主要的影响是功能限制(花呗、支付宝和淘宝等)、负面记录(逾期负面记录会报送芝麻信用,影响芝麻分。)、逾期利息(逾期费用=逾期本金*逾期天数*0.05%)。这种违约成本可以说是比较低的,对规范用户行为来说作用有限。正式接入央行征信后,业务流程得到规范,逾期坏账将减少,整个行业都会有显著提升。
而对于用户来说,频繁使用花呗即频繁进行小额贷款。有的用户得知此事后,认为这将对自己的个人征信记录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急于关闭花呗服务。那么,这样的记录在征信里是否会对个人信用、银行贷款等产生影响?
对此,业内人士也表示,央行的信用记录分为很多种,但无所谓什么形式,有没有逾期记录才是核心。对于白户来说,上征信并不是一件坏事,也会留下良好的还款记录。只要没有逾期,对征信就没有负面影响。
如果自己上了征信,想关闭这一通道应如何操作?客服表示,结清欠款、关闭花呗服务即可,但用户此前相应的记录也会被合并上报,这部分记录将一直存在。
维护良好信用记录很重要
当前,消费大环境已经改变,很多消费者已经养成了超前消费的习惯,年轻消费者尤甚。而个人征信报告被誉为个人的“经济身份证”,记录了每个人过去的信用行为,也影响着人们日常的经济活动。若借款人失信,记录就会被纳入到征信中,对今后办理贷款、信用卡使用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造成很大影响。因此,维护良好的信用记录非常重要。
在消费时,应合理规划资金,做好个人或家庭资金安排和管理。考虑自身实际需求、收支状况理性消费,坚持“量入为出”的科学消费观念,做好个人或家庭财务统筹,防止因为过度消费而影响日常生活。
谨慎选择还款方式。分期还款和最低还款方式可以暂时缓解压力,但也会产生相应的费用和利息,应合理选择。
不论是何种形式的透支消费,最重要的是规划好日期,按时还款。一旦发生逾期,先立即还款。
此外,个人信息主体有权每年两次免费获取本人的信用报告。公众应充分利用这两次免费机会,定期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及时发现问题并向记载这笔业务的发生机构提起异议。个人可通过网络和现场查询信用记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网站(www.pbccrc.org.cn)可提供互联网查询;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设有2100多个查询点,提供柜台、自助查询机查询;部分金融机构网点、部分地区政务大厅也布设了自助查询机等。
不过,专家提醒,个人信用报告并不是查得越频繁越好。由于每次查询会被记录并在报告里显示,如果一个人在贷款前的一段时间内频繁查询个人征信记录,有可能被银行认为存在信用风险而谨慎放贷。
(文章来源:大众网)
标签组:[个人征信] [花呗] [征信机构] [信用] [征信业务]
2021-02-17
2020-08-03
2020-08-03
速查! 部分花呗用户接入央行征信!(附查询教程)_支付_什么值得买
2020-08-03
2020-08-02
2020-08-02
2020-07-30
2020-07-30
2020-07-30
20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