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职业2年:这三个时间管理方法,让我成了月入3万的高效宝妈

首页 > 母婴育儿 > 正文 2020-08-02

发表自话题:快速借到30000的办法

大家好,我是舟舟。

到8月,我辞职就满两年了,照惯例要写点什么纪念一下。

去年做总结时,我说自由职业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爽。

而今年,则是一句话:自律给我自由。

老粉儿都知道,我去年11月生了宝宝。

虽然怀孕时做了很多心理准备,但真正当妈了才深刻体会到,带娃工作,有多么不容易。

大言不惭地说,我从小就是个效率很高的人。上高中的时候,别人下课在教室里埋头苦读,我出去踢毽子、早恋(好孩子不要学我),高考能考到985;在大学里团支书、学生会、社团、科研项目连轴转,还拿了两年一等奖学金。

可是生完娃以后,我突然发现,自己践行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管理方法,全都失灵了。

举个例子,了解过时间管理的童鞋一定都听过“四象限法则”:把要处理的事划分成四个象限,分成“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不紧急”。



你只需要把要做的事填好空,然后照着去做就行了。

可是,你再想象一下以下画面:

你打开电脑10分钟,椅子还没坐热乎,忽闻一声惊雷般的大哭:小祖宗要喝奶奶了。
你正在灵感迸发奋笔疾书,队友推门而入:宝宝拉臭臭了,快来帮忙!
终于等到姥姥下班回家,你可以松口气干点自己的事儿了,她却在姥姥怀里向你伸出小手:你抱是不抱?

每天都有无数意外事件,挤进“不重要但紧急”这个象限,导致我处理真正重要的事情的时间被大大压缩。

这样低效率、没有成就感的生活,一度让产后的我非常崩溃。

也曾想过,如果做个全职妈妈,所有日程都围绕着孩子展开,烦恼会少很多,但我太了解自己的个性,让我全职带娃,还不如让我996上班。

而且,我这人实在太贪心了,我不但想陪娃的同时继续工作,还想开拓新项目,还想自我提升,还想考日语N2,还想发展新的兴趣爱好……

既然路是自己选的,那么跪着也要走完。



生完娃的这八个月,我做了三个小红书、运营三个公众号、开了四期写作班,还学了烘焙、学了美食摄影、录起了vlog,最近在准备日语考证。

虽然和大咖们没法比,但对我个人来说,已经是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了。



经过这大半年的磕磕绊绊,我也摸索出了一些时间管理的方法。借此机会,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这套时间管理方法,不仅适用于宝妈,也会对碎片时间多、工作繁忙又想提升自己的人士有帮助。

首先,我们先整理一下宝妈时间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第一,时间极度碎片化。除了孩子睡觉的时间,很难找出整大块属于自己的时间。更不可能像学生党、工作党那样,能按照制定好的timetable有条不紊的进行。

第二,情绪不稳定,容易疲惫、焦虑、自我价值感降低,从而影响工作效率。效率低又反过来影响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第三,意外事件太多,无法自由掌控时间,计划难以有效执行。

1.每日计划的制定方法

因为无法自由掌控时间,所以干脆就不用列timeline的传统方法,只列todolist。

第一步,拿出一张便签,写出你今天必须要完成的事情,按重要程度,标上星号。

五星:重要且必须做的事(注意和四象限法的区别,不是紧急,带娃的事儿没有不紧急的);
四星:应该做但是不做后果也不严重的事(比如上料理课,如果五星时间临时增加,就完全可以取消);
三星:可做可不做的事;
二星可以自己做也可以交给别人做的事,这部分的工作尽量交给别人,腾出更多时间做 五星的事。
一星:完全不重要的事



第二步,把你标注五星的(已知)事件,单独写下来,贴在电脑左上角(右上角会挡住关闭按钮),这是今天不管发生什么,一定要完成的事。



第三步,把长任务分解成短任务,利用碎片时间逐步击破。

比如我要写一篇小红书笔记,可以分成素材收集、打腹稿、做图、写文三个步骤,完成时间可以这样安排:

等车时-收集素材
洗澡时-打腹稿
看电视时-做图
宝宝睡觉时-写文

2.培养多线程工作的能力

专注于做一件事情的效率当然是最高的,但现实是,我们经常被意外事件打断,比如宝宝突然醒了、老板突然交给你一个其他工作等等。

如果你经常要处理这种情况,那就必须要拥有同一时间处理多件事的能力,帮你将总收益最大化。

我把这个方法推荐给学员时,有人跟我反馈说,自己根本做到无法一心多用,经常是做完a忘了b,最后反而什么都没做好。

处理多线程工作,一定要牢记一个基本原则:“机械性事件+非机械性事件”。简单来说,就是动脑筋的同时,处理不动脑筋的事。

想想看,为什么你可以一边听歌一边写作业?一边蹲坑一边刷手机?

因为听歌、蹲坑都是不费脑子的事儿。

你要是一边看吃播,一边写周报,保证你三分钟就得拿起手机定外卖。

3.制作碎片时间管理清单

需要提醒的是,多线程工作法必须和前面的“长任务拆分短任务”结合起来使用。

很多人突然闲下来的时候,会感到很茫然,不知道“我该干什么”。然后就不自觉地选择了打游戏、刷抖音、葛优躺之类最简单的事儿。

或者就是,想看看书,翻开没几页,又想起是不是该去拖拖地。

而这样“搜索任务”和“切换任务”,本身就会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想提高多线程工作的效率,一定要注意流程安排,减少搜索和切换任务的次数。一段时间,专注处理好一件事。

有一个工具可以帮我们很好的解决什么时候该做什么的问题,那就是碎片时间清单,模板如下:


这样的清单,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如何处理这些时间。

以后遇到对应的情景,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直接挑出来做就行了。


四、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

阿德勒心理学体系中有个重要的理念:所有「我做不到」的说辞,其实只是不想做的借口罢了。

比如,你有喜欢的男孩子,但你不敢表白,觉得一表白就会结巴。

按阿德勒的理论,你会结巴,是因为你害怕表白,你觉得你现在所处最安全最舒适的,表白可能失败,可能连朋友都没得做,所以结巴成了你不表白的借口。而不是过去的经历,让你一表白就会结巴。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宝妈觉得是照顾宝宝让她没法出去工作赚钱,不得不忍受没有成就感的生活,其实根本原因是,当家庭主妇对她来说,是最安全最舒适的。

出去找工作,自己可能会因为没有竞争力面试失败,可能要应对讨厌的人际关系,这些都充满了未知和挑战。所以“要带娃”,就成了“没法出去赚钱”的借口。

抱怨、焦虑、自怨自艾都没有任何意义,想改变现状,唯有自己往前迈出一步,旁人只能给出建议和鼓励,但永远无法代替你。

《秘密》一书中提出过一个叫“吸引力法则”的观点:把“我想要的”想象成“我已拥有的”,想法就会渐渐变成现实。

如果你觉得带娃很辛苦,生活没意义,日子就会越来越烂;但相反的,如果你努力想做一个成功的、快乐的妈妈,生活也会越来越有滋味。

这世上,最坚强的人,是知道前方很多阻碍,但依旧继续往前走。

熬下去,扛起来。

前方,有光。

我是陈舟,因为怀着文字梦,而从金融业转行的90后自媒体人。个人号:陈舟amber,会分享一些个人的投资心得、读书笔记和个人成长的日常,欢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关注。

防杠声明:

本文没有任何贬低全职主妇、激起两性矛盾的意思,我的先生和家人在育儿过程中也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不存在丧偶式育儿,也没有婆媳矛盾。收入明细出于个人隐私考虑不公布,不过在以前的知乎回答里晒过一点,杠精可以自己去找。

最后,希望每个女人都有权力、有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标签组:[时间管理

上一篇轻松一刻:向朋友借3万块,十年省吃俭用,终于把钱交到他的手上

下一篇在支付宝中可以借三万且日利率是万三,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