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你最看好哪支基金?

首页 > 财经 > 基金 > 正文 2021-02-23

发表自话题:美团借1万一年多少利息

现阶段A股市场中存在显著的基金抱团现象,大量基金扎堆购买特定股票的情况。一边是基金抱团的少数大盘股估值一路攀升,另一边则是无人问津的小盘股股价持续低迷。


在享受着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净值因抱团而屡创新高的同时,内心对抱团这一现象未来如何进一步演变,还是有一定担忧的。


目前沪深300指数已经创下2008年以来的新高,但是其实仍有2000多只股票股价比2019年初还低。这2000多只股票真的就没有投资价值吗?


答案当然不是。


基金经理抱团背后的原因


其实造成现阶段基金投资抱团的局面,跟基金经理投资决策的出发点,有很密切的关系。


就拿大家都熟悉的张坤举例。目前在管资金超过1000亿元,为了避免如此多的资金对上市公司的股价造成较大的冲击,影响他的建仓成本,导致他不得不投资市值较大的公司。


如果他投资市值比较小的上市公司,几十亿元的买入卖出都会对上市公司的股价造成较大的冲击,影响他的建仓成本。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不得不购买很多小市值的公司,从而将资金集中投资带来的冲击成本分散掉。他可能要研究几百只股票,那么对他来说,工作量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投资大盘股,他可能选择十几只股票就可以比较灵活的操作。


但是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如果手中持有的基金全部都是高仓位持有抱团股的基金。那么,后续如果市场一旦发生反转,例如流动性收紧无法支撑目前的高估值。投资者面临的局面就比较被动了。


针对目前基金严重的抱团现象,个人认为,现在继续大比重持有抱团股的这些基金经理,真的是对基民不负责任的一个表现。



美国最著名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在90年代的时候管理美国当时最大规模的公募基金,就没有图自己省事,集中持有大市值公司的股票。而是呕心沥血去研究了几百只、上千只值得投资的小盘股公司。


为投资者呕心沥血到什么程度呢?他只工作了13年,在43岁的时候,全部头发都白了,以至于提前退休。


抱着感恩的心态,也希望国内能找到这样负责的基金经理。


一直以来投资上的理念我都相信均衡配置才能行稳致远。所以为了平衡目前基金集中持有抱团股的情况,我开始寻找有哪些基金经理,没有持有太多的抱团股,但是在过去一年依旧取得了不错的投资业绩呢?



根据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的抱团情况的计算方法,我根据2020年基金四季度股票持仓情况,筛选出持有抱团股占比低于15%的,同时2020年以来的业绩排名前20%的基金。


这份名单当中发现了不少宝藏基金经理,挑选几个目前做了一些深入研究的准备纳入麾下,也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1.西部利得量化成长 盛丰衍


说实话,这只基金是让我比较震惊的一只。持仓方面,这只基金的持仓极为分散,第一大重仓股的占比最多也就1%。之所以如此分散,是因为这是一只量化选股的基金,而非大家更熟知的基金经理主观选股投资的基金。


当我看了基金经理的直播后,得知这是一支定位中证500指数增强的基金后,我更是惊讶地快掉了下巴。


大家知道公募基金对部分大盘股抱团愈演愈烈以来,中小市值的股票表现极为惨淡。2020年下半年以来,即便是衡量中等市值公司股价的中证500指数也持续横盘。



然而西部利得量化成长这只定位中证500指数增强的基金,却作出了极高的超额收益。2020年做中证500指数增强业绩最好的天弘中证500指数增强也只获得了43%的收益率,而西部利得量化成长取得了70%+的投资回报率。


与普通指数增强基金不同的是。如果基金名字中明确“**指数增强”的基金,其持仓中必须80%都配置该指数的成分股,这只基金却可以做到全市场择股,突破了上述限制,基金经理在择股上有了更大的话语权。才有了这么优秀的超额收益。


从衡量指数基金的信息比率、基准超额回报稳定性等各个方面来看,这都是一只很优秀的基金。很多优秀的私募量化最多也就能做出年化30%左右的超越指数的超额收益,还要扣除给私募管理人20%的业绩提成,而这只公募产品100%都能拿在手里,一个字香。


手中的基金大量持有大盘股,正好希望能通过投资中证500来平衡一下,但是看着中证500持续横盘正犹豫不决,感谢老天爷,让我发现了这只基金。


2.工银瑞信文体产业 袁芳


袁芳可谓是现在市场人气最高的基金经理之一了。



基金经理多牛逼具体可以看一下下面链接的测评。这里谈谈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几点。解析袁芳,一个让我找不到槽点的基金经理


众所周知,基金赚钱,但是基民不赚钱,是基金圈非常让人心寒的一个现象。



中欧基金公布2020年该公司基民收益率的一个数据,数据显示2020年该公司的基民40%的人赚了10%以上。也就是说,60%的人连10%都没赚到。而2020年是权益类基金的大年。


造成基金赚钱,但是基民不赚钱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基金净值波动太大,很多基民看见短时间净值下跌,还没等来曙光的那一刻就吓跑了。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现在能想到的也就三个,第一,管不住自己手的直接买封闭式基金。第二,就是需要在下跌的时候,需要有投资顾问持续对基民做心理按摩,陪同基民一起度过。现在也是很多基金自媒体在做的事情,这点真的很重要。第三点,那就是纯靠基金经理个人能力,控制基金的下跌程度,不把投资者吓跑。而袁芳就是这个能力神一般的存在。



要比基金净值回撤的控制力,就得拿最极端的情况说事儿。2018年的大熊市,大盘下跌超过30%的情况下,作为一只高仓位运转的股票型基金,袁芳管理的工银瑞信文体产业最大回撤仅为20%,在同类基金当中排名前1%。



回撤的控制与袁芳投资风格是密不可分的。为了控制风险,袁芳的投资极为分散,前十大重仓集中度常年仅在30%左右,即便在重仓股中,也很少见到基金集中抱团的股票。这点在如今“单压”主题成风的公募市场尤为难得。


分散的投资方式对基金经理的要求也非常高,需要基金经理有比较广泛的投研能力圈,对各个行业都有清晰的认识。凭借着对市场既有广度,也不乏深度的研究,袁芳成功地吸引了大量的机构投资者的认可。


这样的基金经理真的值得我们长期托付。


3. 国富沪港深成长精选 徐成


名单中一只沪港深基金显得格外的耀眼,这只也是我持有了很长时间,持基体验感非常好的一只基金。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开放速度逐渐加快,投资中国不再只是买A股,而是在A股、港股、甚至美股买到最代表中国经济的投资标的。然而真正能做到在大中华地区做到全覆盖的基金经理是非常稀缺的。


国海富兰克林的投资总监徐成就是这样一位不可或缺的香饽饽。他管理的国富沪港深成长精选,是唯二晨星五星评级的沪港深基金之一。在当下港股火热的背景下,这只基金是投资港股不可或缺的标的。



上涨的时候超越市场,下跌的时候跌幅小于市场,这样的基金净值走势,爱了。


徐成的涉猎很广,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有覆盖。这导致徐成的组合构建比较均衡,不集中在某几个行业,也不集中在某一种风格。这点跟上文提到的袁芳非常像,国富沪港深成长精选2020年四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占比仅为25%。前十大重仓股可能港股少一些,但是通过年报我们得知,基金港股持仓占比在50%左右。



鉴于篇幅原因,先盘这三位基金经理,三个产品有量化投资,有主观投资,有聚焦A股投资,有覆盖整个大中华区域,各有千秋,唯一相同的就是基金产品的分散、均衡配置,不抱团深得我心。如果你手中持有了大量抱团的基金,上述三位大将值得你托付。

标签组:[投资] [股票] [基金] [基金经理] [大盘股

上一篇消息称首钢、美团、高瓴参投长城控股自动驾驶子公司

下一篇接盘獐子岛资产未果,拿了美团投资,亚洲渔港冲击IPO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