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手抄贷、招工美容贷,套路贷又出新花样_贷款

首页 > 社会 > 正文 2021-02-24

发表自话题:美容贷是不是套路贷

后来李小明无力还款,保险公司向贷款公司理赔,并向法院起诉李小明要求支付未付保费,偿还理赔金和违约金。按照诉讼请求计算,李小明三年共需还款.87元,折合年利率达25.41%;四年共需还款.8元,折合年利率高达26.20%;拖欠时间越长,还款利率越高。“自己及家人长期被催债公司短信轰炸、电话威胁,严重影响生活。”李小明说。

手法隐蔽:拉长链条转嫁风险

团伙合作、手法隐蔽、链条拉长、免责协议等,成为变种套路贷、套路骗降低或转嫁风险的手段之一。团伙往往设置多个环节,形成“二打一”“三打一”的诈骗局面,受骗当事人常常投诉无门或“有理说不出”。

免责协议成了套路贷的保护色。在手抄贷骗局中,两家空壳公司“结盟”,与借款人签订免责协议,因借款人问题导致不能放贷,公司不担责任,以此规避法律风险。“有人察觉被骗来理论,公司会退一部分钱来息事宁人。”受访办案民警说。

犯罪链条拉长,将风险转嫁给受害人。例如,招工美容贷并非新手段,但犯罪链条变长了。记者了解到,过去招工美容贷由美容机构主导,以招聘员工的名义让应聘者整容,骗取贷款来的手术费用。如今招工美容贷的客源则其他渠道,方便美容机构规避责任。受访民警介绍,在“全包”“托管”模式中,美容机构只做手术,分成时只拿1成。一旦产生纠纷,招聘者说没收钱,美容机构说提供了服务,网贷APP“喊冤”说借款人提供假信息,把责任转嫁给受害人。

强制捆绑、搭售保险的贷款,看似正常的年息,实则是变相高利贷。近三年来,北京某法院审理涉个人消费贷款的保证保险合同纠纷近千件,案件数量每年以数倍、数十倍速度增长。

近期,该法院对系列案件进行调研发现,一些小贷公司、银行、P2P等放贷机构联合保险公司,提供涉嫌“高利放贷”的保证保险业务,并以合同纠纷为由向法院提起“合法”诉讼,以此谋利。

该法院一名民商事审判庭法官介绍,通过捆绑销售绑定消费者,表面贷款利率通常为年利率7%~8%,一般不超过10%,但贷款利息加上罚息、保费、违约金、服务费、利息损失等贷款成本,通常达到或远超24%。借款人无力偿还银行贷款本息时,保险公司即以“合法”形式向法院起诉,这一系列费用最终由金融消费者买单。

严厉打击“套路贷” 勾建山图/本刊

拒绝套路:齐抓共管与提高防范意识

变种套路贷、套路骗有抬头之势,为此北京市公安机关推进“侦审一体化”,开展全链条、根源性打击。受访民警介绍,下一步警方将针对纠纷类警情完善预警机制,对于新型案件、难点案件提级研判,及时会商,启动专业打击力量。

套路贷出现新手段、新特点,监管手段也要升级,以填补监管盲区。四川法邦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佳泽说,以招工美容贷陷阱为例,相关部门对医疗美容机构的日常监管,主要集中在无证行医、非法制售药品医疗器械、发布违法信息等,对医美机构的不合理经营模式缺乏有效监管。

监管盲区还体现在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审查不严。受访业内人士表示,行政部门对小额贷款公司的金融业务材料、办公租赁场所、从业人员的身份资质等审查不到位,披着合法外衣的小额贷款公司进行套路贷时不易被发现。

“作为一类较为严重的涉恶案件,套路贷严重侵害了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还会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不仅司法机关应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全力阻击,同时还应多方合力有效规范信贷市场,保护好公众合法利益。”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师刘泽说。

此外,多位受访者提醒,套路贷之所以瞄上年轻人,是因为这类群体社会阅历较浅,缺乏相应法律、金融常识,防范意识亟待提高。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官苑珊说,选择小贷公司、网贷平台时应核实金融从业资质,签订借款协议时要注意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方式、违约责任、解除条款、征信条款等重点条款。□

标签组:[法律] [法院

上一篇警方出手!女子借两万元“美容贷”,被非法拘禁、逼迫卖淫……这些套路要小心

下一篇社会上常见的两种套路贷,能让人稀里糊涂的欠下贷款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