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康生活 | 渔民骆金贵:上岸起航新生活

首页 > 社会 > 正文 2021-02-28

发表自话题:5天高炮强制上岸经验

  坎门东沙社区居民骆金贵今年53岁,是土生土长的渔家人。这一天,码头刚捕捞上来一批鲜活的红娘鱼,趁着秋风,他与家人一起,忙着杀鱼、晒鱼,为假期加紧备货。

  骆金贵是做鱼干生意的,他告诉记者,为了应对假日客流高峰,这次他收购了2000多公斤的红娘鱼。

  “先从侧面把鱼剖开,剔除鱼头内脏,在鱼身上划两刀,洗干净之后放盐水里腌制,然后晒干,这样是最好的。”骆金贵一边介绍着制作鱼干的步骤,一边手起刀落,动作娴熟。

  原汁原味的渔家风情,引得来此游玩的旅客几乎都要在离开之前捎上几袋鱼干虾干。

  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从小在海边长大的骆金贵90年代初期就做了渔民,说起过去在海上的日子,骆金贵直喊太辛苦:“当年都是木船,长度只有20多米,又小又晃,出海打渔的时候,吃在船上,住在船上,连续好几天,经常日夜颠倒,碰上风浪还会晕船。”

  随着年龄增长,风吹日晒雨淋的讨海生活,骆金贵开始吃不消。于是,他便动了自己创业的念头,退捕上岸,转型做起了渔获批发。

  近年来,东沙社区依托先天的地理优势,大力开展乡村振兴,着力打造渔村慢生活模式,促进渔旅融合,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外来旅客。骆金贵便借势自创了“海之鲜”品牌,在家门口卖起了鱼干,家人也都在店里一起帮着料理生意。

  “东沙以前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没想到现在会这么热闹。正因为村子发展得好,我们渔民才能有致富的机会。”从海上到岸上,骆金贵从捕鱼人变成了生意人,身份发生了转变,生活却更加充实有滋味。

  对于如今的生活,骆金贵表示自己很知足:“现在不用出海,没那么辛苦了,做点买卖,够一家人生活,这样就可以了,希望我们的鱼干生意也能越做越好。”

  作者:苏一鸣 丁伟

  摄影:苏一鸣

  

标签组:[渔民] [鱼干

上一篇怎么样才算强制上岸成功?有这些迹象你就成功了!

下一篇网贷强制上岸成功需要多长时间?坚持这么久就胜利了!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