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亿抗疫专项再贷款应救谁的命?详情解读……

首页 > 财经 > 金融 > 正文 2021-03-01

发表自话题:去银行贷3000

编辑:三三

来源:正和岛

疫情突如其来,骤然减少的现金流,令很多企业都面临生死考验。

关键时刻,国家出手,央行安排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向疫情防控重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为企业雪中送炭。

根据媒体消息,近日向北京地方银行申请贷款的企业数量已超过300家,申请贷款总额至少达到574亿元人民币,其中小米申请50亿元贷款,美团点评申请40亿元贷款,奇虎360申请10亿元贷款,旷视申请1亿元贷款,滴滴出行申请了5000万元贷款,以抵御疫情中业务受到的严重打击。

对此,网上引起了热议,有人觉得小米、美团等等那样的大企业平时肯定有盈利,这种中小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些大企业为什么还要申请那么多贷款?中小企业能靠谁来救?

抗疫专项再贷款应该发给谁?什么样的企业能够获得抗疫专项再贷款?企业多久可拿到贷款?今天我们就聊聊3000亿元驰援防疫企业专项贷款怎么发、怎么用。

01.

抗疫专项再贷款能救谁的命?

2月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表示,,为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人民银行作出一项特别的政策安排,设立了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通过主要的全国性银行和湖北等重点省份的部分地方法人银行,向重点医用物品和生活物资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的重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信贷支持。

有媒体报道,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安徽、天津、湖北、广东、重庆等地都已发放了首批专项再贷款,精准支持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同时,也有银行设立了专项贷款,保障防疫企业的生产经营。

然而,引起颇大争议的是,有记者查询发现,上市公司小米集团、美团点评、奇虎360等企业明明账上还有不少现金储备,却在此时申请大批抗疫专项再贷款。

有业内人士说,上市公司在账上存有现金储备的情况下仍选择贷款,一般有两种原因,一个是现金流动性吃紧,另一个是政策层面可能有优惠。

我们并不知晓是哪种原因,但疫情之下,众多中小企业都处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在一份清华、北大联合发布的对995家中小企业调研报告中显示,34%的企业账上资金最多只能维持1个月,33%企业能维持2个月,仅有17%的企业能维持3个月,此时账上仍有现金的大公司却申请大额抗疫专项再贷款,可以申请到这类贷款吗?抗疫专项再贷款又应该倾向哪类企业?

02.

3000亿抗疫专项再贷款怎么发?怎么用?

疫情之下,西贝公开喊话“现金流只够发3个月工资”;老乡鸡董事长手撕员工联名信,称卖车卖房也要确保员工有饭吃、有班上;K歌之王宣布破产清算……

3000亿抗疫专项再贷款对于众多企业而言,无疑是救命稻草。那么这笔“救命钱”怎么用?贷款“价格”如何优惠?如何确保资金精准投向疫情防控重点企业?专项贷款能借多久?带着一系列疑问,我们来看央行的权威解答。

1. 专项再贷款发给谁?

专项再贷款主要发给9家主要全国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10个重点省市地方法人银行:湖北、浙江、广东、河南、湖南、安徽、重庆、江西、北京、上海(要注意的是每个省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选择辖内不超过3家地方法人银行)。

2. 哪些企业能获益?

为确保资金精准投向疫情防控重点企业,此次专项再贷款实行名单管制。

重点企业包括两类,一是全国性重点企业,是由发改委、工信部确定全国性重点企业名单,人民银行将名单转至全国性银行。

二是地方重点企业,由重点省市的省级政府确定地方性重点企业名单,报发改委、工信部备案,由人民银行转发至相关分支行执行。

3.“先贷后借”的报销制

金融机构按照风险自担原则对名单内企业自主据测发放优惠贷款,按日报告贷款进度,定期向人民以行申领专项再贷款资金。

考虑到疫情防控任务紧急,2月份,人民银行按周向银行发放专项再贷款。

4. 专项再贷款能借多久?

1年。

5. 优惠利率能到多少?

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上限为贷款发放时最近一次公布的一年期LPR减100基点,目前为3.15%。

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不高于利率上限,鼓励银行以更低的利率发放贷款。

此外,财政部等五部门发文已明确财政按实际贷款利率再给予一半的贴息,确保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低于1.6%。

例如:2020年1月一年期LPR为4.15%

优惠利率=(4.15%-1%)*50%=1.575%

6. 企业多久可拿到贷款?

对于获得贷款资格的企业而言,金融机构拿到企业名单后原则上1天之内,最长不超过2天,要将贷款发放到位。

7. 贷款后续如何监督?

贷款后续监督主要经过三个方面监管:一个是金融机构要从严审批,从快发放,建立贷款日报制度。

一个是人民银行各支分行要对地方法人银行发放的贷款进行合理性评估和事后审核,建立电子台账,跟踪监督专项再贷款资金使用情况。

再一个是重点企业和金融机构要配合审计署对资金使用加强审计,防止资金“跑冒滴漏”。

8. 挪用优惠信贷资金有何后果?

对于挪用优惠信贷资金偿还企业其它债务,投资、理财等套利活动,未从事疫情防控相关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对生产的物资不服从国家统一调配的行为,一经发现,将取消享受优惠支持资格,追回中央财政贴息和优惠信贷资金,并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对于地方不配合国家对重要物资统一调配的,取消当地企业的相关政策支持。

03.

“救命贷款”更倾向哪类企业?

对于这笔“救命贷款”,会更倾向投放到哪些行业?哪类企业?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抗疫期间贷款资源授信额度都是稀缺资源,中小微企业受到的影响较大,应让央行与银保监会、地方政府督导银行机构将非常有限的贷款资源向中小微企业适度倾斜。当下的信贷计划更应是雪中送炭,敦促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够见贤思齐,同时希望大企业将有限的资源让给生存与发展更困难的中小微企业。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强调,重点企业名单的范围不能太宽,要确保资金用于重点企业救灾、救急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用于重点企业的一般性资金需求,资金封闭使用。

综合已发放的专项再贷款资金来看,目前资金流向的企业多为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生产、流通等企业。比如,安徽首笔20亿专项贷就通过3家地方法人银行流向了疫情防控相关的重点医用物品和生活物资的生产、运输和销售重点企业;上海市确定的194家重点企业涵盖抗疫和生活物资生产、流通等领域。

至于重点企业的名单,并不是一直不变的,随时会根据摸排企业时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04.

结语

这场抗疫攻坚战其实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手视不可见,看不见的病毒要远比看得见的炸弹更危险。

关键时刻,一旦一家企业遇到资金问题,也必定会牵连到与之相关产业链上的其它企业。只有大家团结协作,互惠互利,把钱用到刀刃上,救真正处在危难时刻切实需要帮助的企业,才有可能让更多的企业共渡难关,一起活下来。

正如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所说:“各方面要把好关,管好用好专项再贷款这一救急、救命的钱。”

参考资料:

《小米美团现巨额贷款疑云,抗疫专项贷款应救谁的命?》 腾讯新闻

《央行3000亿抗疫专项再贷款发给谁?文件显示小米申请50亿元,美团申请40亿》 凤凰网财经启阳路4号

《央行3000亿“战疫”专项再贷款首批发放到银行,已有资金紧急落地重点企业!》 金融时报客户端

标签组:[银行] [企业贷款] [金融机构] [再贷款

上一篇3000亿专项再贷款满月考

下一篇马自达近期向日本3大银行寻求贷款3000亿日元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