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金融APP备案:548款APP通关,银行占八成

首页 > 财经 > 金融 > 正文 2021-03-02

发表自话题:风控低的贷款app

摘要

在2021年3·15之际,零壹财经·零壹智库将推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2021》及系列文章,涵盖典型事件和案例、移动金融APP备案、一行两会处罚、消费者投诉等分析内容。其中,移动金融APP备案是在过去一年中,个人信息保护和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

√ 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公布了6批金融APP备案名单,累计有202家公司参与,有548款APP通过备案并被公开。

√ 从公司类型来看,涵盖了银行、保险、消费金融、支付、信托、基金、信贷和金融科技公司。其中,银行有158家公司参与,占比达到78%。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暂时未有公司参与。

√ 根据协会公布的拟备案名单,还有115家公司提交了备案申请,APP数量合计291家。

√ 虽然已有548款移动金融APP通过备案,但仍有大量APP没有申请和通过。随着金融机构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拟备案名单将有可能持续增加。

出品|零壹智库

作者|任万盛

一、金融APP备案情况:202家公司、548款APP通过备案


为了规范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收集、使用个人金融信息行为,中国人民银行于2019年9月发布了《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安全管理规范》,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机构、保险公司、非银行支付机构,从资金安全、信息保护等方面开展外部评测,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负责金融APP实名备案、风险监测等工作。


在《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安全管理规范》中,针对个人金融信息,央行从收集、使用、分享、存储、删改进行了明确规范:1)金融机构在利用APP收集个人信息时,必须明示目的、方式和范围;不得以默认、捆绑、停止安装使用等手段变强强迫用户授权;2)不得收集与其金融服务无关的个人金融信息;应采取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签名认证等措施,防止个人金融信息被非法窃取、泄露或篡改;3)在APP被卸载后不得留存个人金融信息;不得泄露、非法出售或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金融信息。


在此之后的2年内,不少金融相关机构积极整改主动参与APP备案。


零壹智库的统计显示,从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先后发布了6批移动金融APP备案名单,合计有202家公司、548款APP通过备案。


表1:互联网金融协会6批金融APP备案情况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


除了央行要求的金融机构以外,一些金融科技公司也参与备案申请,例如京东科技(京东金融APP)、携程小额贷款(携程金融APP)、360数科(360借条APP)等。


整体来看,银行是数量最多、也是最积极的金融机构,累计有158家银行参与了备案,占公司总数的78%,有436款APP通过了备案,占APP总数的80%。


尽管备案APP数量已经突破500款,但仍然有大量的金融机构未参与进来,例如,银行有华夏银行、上海银行、网商银行等;保险公司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等;消费金融公司有尚诚消金、海尔消金等;而证券和期货行业,均未有公司公司参与。


表2:各类金融机构APP备案情况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


1. 202家银行参与备案,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参与度有待提高


从备案情况来看,银行一直在积极参与央行发起的金融APP备案,截至2021年2月,已经有158家银行参与并通过了备案申请。


这些银行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30家城市商业银行、89家村镇银行、13家农村商业银行、6家农村信用社、4家民营银行和2家外资法人银行。


表3:手机银行APP备案情况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


在首批备案名单中,就已经有19家银行参与备案,占备案公司总数的58%。APP类型主要以个人银行APP和信用卡APP为主。


之后的备案工作中,不断有新的银行参与,占比不断增加。在第6批名单中,有52家银行参与备案,占比公司总数的95%。并且,企业银行APP、直销银行APP、收银工具APP、托管银行APP等也出现在备案名单中,个人银行APP依然是主要备案主体。


尽管从规模上来看,银行的参与度最高。但是从银行业整体规模来看,截止目前依然有大批银行未参与备案工作。例如:


股份制商业银行有3家未参与备案,分别是华夏银行、渤海银行和恒丰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有76家未参与备案,占比为56%,例如晋商银行、上海银行、长沙银行等;

民营银行有13家未参与备案,占比为68%,例如金城银行、网商银行、中关村银行等;

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合计有3798家未参与备案,占比达到96%;

此外,我国41家外资法人银行,仅3家银行参与了备案,分别是东亚银行、恒丰银行和汇丰银行。

一些银行之所以未参与备案,有一部分原因是并没有开发自己手机银行APP,也就无需进行备案。


2. 保险行业仅13家公司参与备案,参与度不超过7%


截至2021年2月,在保险行业有13家公司参与了APP备案,APP数量合计28款。其中,有4家公司归属于平安集团,合计备案10款APP。



根据银保监会网站查询,我国产险和人身险公司合计178家。而参与备案的保险公司有12家,占比不足7%。有大批保险公司未能积极参与金融APP备案工作,例如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泰康保险等保险公司也均未出现在备案名单中。


在2020年,零壹财经对12款保险公司APP进行评测,过半的公司普遍存在强制同意隐私政策、投诉举报渠道不健全、密码存在安全风险、个人信息存在泄露风险等问题。


3. 9家消费金融公司参与备案,参与度不超过4/10


截至目前,我国有26家消费金融公司,有24家上线了自己的金融APP产品。根据零壹智库统计,除了小米消金和中信消金两家公司还未上线自己的APP之外,同时有15家消费金融公司也未参与APP备案,分别是捷信消金、中银消金、杭银消金、尚诚消金、长银消金、海尔消金、湖北消金、哈银消金等。



目前通过备案的公司有招联消金、马上消金、兴业消金、中原消金、中邮消金、盛银消金、包银消金和平安消金8家公司。长银58消金目前在拟备案名单中。


4. 33家支付及金融科技公司参与备案,、支付宝、京东金融均已通过


除银行APP外,支付和金融科技(含信贷)类也是备案数量最多的一类APP,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公布的6批备案名单和2批拟备案名单中,有33家公司出现在其中,APP数量合计92件。


其中,、支付宝、京东金融等APP均通过了备案。



随着各金融机构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参与APP备案的公司也逐渐增加。尽管按照央行要求,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期货公司均在备案范围内,但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公开信息中,未有任何一家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参与,基金行业也仅有2家公司参与。


如何强化金融市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除了监管层强化监管力度,同时也需要金融机构积极主动参与,在双方共同维护下,才能有效提高金融行业风险监测能力,营造安全可靠的投融资环境。


二、金融APP备案名单


1. 六批备案名单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

注:1)同一款APP如果同时备案了Android 和ios两个,会计算为2个APP

2)该名单只放了第一批备案的公司和APP,如果想要获得500多家完整名单(6批备案+2批拟备案)请添加客服(lycj002)


2. 两批拟备案名单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



欢迎加入零壹行业交流群——已有1w+人加入的“零壹金融与科技交流群


数字人民币|区块链|保险科技|消费金融|融资租赁|智能风控|零售金融|金融科技专利|银行数字化|BigTech|互联网保险...


有兴趣的读者请加客服(lycj002),备注姓名+单位,由客服拉您进入对应的行业交流群。



End.


碳中和概念股终于有人把“缠论”说的如此透彻,堪比教科书,建议收藏转发!元宵猜谜啦!看图猜股票,猜对一半算我输!(互动有奖)河南省157县区市2018财政收支全榜单买指数就是买国运顶级游资系列:方新侠操作解读一位天才操盘手揭秘:“15分钟周期均线”技巧,悟透捕捉主升浪行情!香港上市的房地产信托(REITs)一览(上)股市高手的炒股秘笈:牢记“三跌逢低买,三涨逢高抛”,炒股变得简单解密 | 当年他为何坚持严办褚时健案?

标签 APP银行备案金融消金

声明:
1. 版权归原作者“零壹财经”所有,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 股票财经 爱好者个人学习使用,并不代表吉发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cn),站长会尽最大努力及时删除。
2. 吉发网不提供在线交流(评论)功能,如喜欢作者的文章请点击 关注作者 扫描二维码关注"零壹财经"后,与作者交流留言。
3. 如文章出现号、群、号、群,请仔细甄别,不要轻信所谓NB的战法、NB的讲师、股票推荐、不收任何费用、万人建仓等蛊惑性描述,如遭到财产损失,不要犹豫立即报警!立即报警!立即报警!
4. 欢迎推荐或自荐优秀股市财经金融公众号加入吉发网, 既可以涨粉,又能帮助股票财经爱好者学习成长,多有意义啊^_^。
5. 吉发网不接受广告合作,不接受链接交换,相关邮件一律不回!


标签组:[金融] [银行] [金融机构] [移动金融] [app备案

上一篇时间滑窗统计特征体系》(示例代码)

下一篇德易车上线视频面签APP,以科技赋能风控体系建设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