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离婚协议贷出190万,平安普惠涉利率过高、暴力催收

首页 > 社会 > 正文 2021-03-07

发表自话题:平安i贷app

平安普惠曾喊出口号,“让借贷回归理性,不负信任”,它真的做到了吗?

撰文 | 维姆

编辑 | 维姆

出品 | 消费金融频道

借14.4万,连本带利却要还24万?

近日,「消费金融频道」接到不少读者爆料,其中一位表示,平安普惠利息过高,借了14.4万连本带利却要还24万;另一位则表示,平安普惠i贷合同涉嫌欺诈。

据「消费金融频道」调查发现,在某第三方投诉网站上,平安普惠仅7天就有近200的投诉,投诉的问题也与爆料内容相似,主要集中于利息过高、暴力催收等问题。

此外,今年6月,有媒体报道,有人用假离婚协议在平安普惠办理190万贷款事件,虽然平安普惠做出回应,但当事人却指其回应与事实不符。

风控不严?

据了解,蒋女士的丈夫张先生无业,有信用卡不良还款记录,迷上赌博。

201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先生遇到了平安普惠北京分公司的业务员何某。 何某知道张先生在青岛合肥路有套房子,就为其推荐了平安普惠“宅e贷”房产抵押业务。 张先生想贷款赌博,但要瞒着妻子家人,何某答应“包在我身上”。

于是,张先生就在何某处拿到了伪造的离婚协议等材料,在青岛“宅e贷”办理房产抵押手续,并成功贷款190万元。 这一切,蒋女士毫不知情。

直到张先生将190万贷款输光,还不上贷款,蒋女士才得知,真是晴天霹雳。 为了不让自己和孩子流离失所,蒋女士东拼西凑,凑了约180万元,还给了平安普惠。 剩下十多万元,蒋女士实在无力按期偿还,其丈夫也无故失踪。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建议将事件相关材料传至投诉邮箱,他们将进行审查,大约一个月给予回复。

平安普惠虽就媒体提问作出回应,但当事人却认为其回复与事实不符,且质疑其风控。据悉,目前事件尚未解决。

投诉不断

截至目前,在某第三方投诉平台上,平安普惠共收到5629条投诉,但解决率却仅有23.24%。 从用户投诉来看,主要还在被收取服务费、利息过高以及暴力催收。

陈先生认为自己被平安普惠收取砍头息,他借11万被平安普惠扣3300元服务费,到手只有元,最后则要还元,他投诉。

他投诉称,平安普惠搭配保险销售,销售人员隐瞒部分利息,以卖保险的传销手法做金融业务,还没逾期或逾期两三天就夜以继日全方位对借款人和周围亲朋进行骚扰,对借款人的生活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在一位现金贷平台员工看来, 现金贷平台跟保险公司的合作模式与此前消费金融公司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模式如出一辙。 现金贷平台帮保险公司搭售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会返点给现金贷平台。

而石先生并未逾期,平安普惠未经允许就爆其通讯录,已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并且客服态度恶劣。

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的用户中,有一部分是本身信用资质较差的消费群体,他们在传统金融机构难以借到钱,故只得选择消费金融产品。 虽然他们的参与让消费金融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但不良率也随之而来。

据「消费金融频道」了解,某些贷款平台为了生存与盈利,或采用一些不健康手段,导致行业乱象发生。

往期回 顾 :

平安普惠投诉频发利率不符质疑,还涉嫌伪造律师函冒充警察催收!

标签组:[平安] [催收] [普惠] [现金贷] [平安普惠

上一篇平安普惠 违规收取保险费 服务费

下一篇在平安普惠上班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