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下沙频发校园贷案件,你会上钩吗?

首页 > 社会 > 正文 2021-03-08

发表自话题:哪里贷款利息低又正规

原标题:又是一年毕业季!下沙频发校园贷案件,你会上钩吗?

又是一年毕业季

这也意味着9月又有一批新的学子要来下沙

但是下沙大学城频发校园贷案件

小编今天给大家找来了一些

关于校园贷的干货~防患于未然哈~

校园贷

下沙18岁女大学生小倩(化名)因还不出2万元高利贷,遭到放贷者威胁,声称要合成她的裸照并散布出去。而她的遭遇并不是个案,下沙白杨派出所的陈警官表示,类似这样的案件每月都有数起。

2017年9月6日,教育部明确发布了“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的政策。近日,我校也发布了“校园贷”风险告知书,旨在让同学们远离校园网络借贷业务以及防范线下贷款风险。

陈警官是一名法律咨询师,她告诉记者:“虽然国家颁布了禁止网贷机构向大学生贷款的政策,但难免有心怀不轨的人引大学生群体上钩。”她说,网贷对于已工作的成年人来说,只要双方达成一致是可以进行的。但是因为现在的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辨别能力低,往往容易受骗。

什么是校园贷呢?

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

严格来说可以分为五类:

(1)电商背景的电商平台 —— 淘宝、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如蚂蚁花呗借呗、京东校园白条等;

(2)消费金融公司 —— 如趣店、任分期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

(3)P2P贷款平台(网贷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如名校贷等。因国家监管要求,包括名校贷在内的大多数正规网贷平台均已暂停校园贷业务;

(4)线下私贷 —— 民间放贷机构和放贷人这类主体,俗称高利贷。高利贷通常会进行虚假宣传、线下签约、做非法中介、收取超高费率,同时存在暴力催收等问题,受害者通常会遭受巨大财产损失甚至威胁自身安全;

(5)银行机构——银行面向大学生提供的校园产品,如招商银行的“大学生闪电贷”、中国建设银行的“金蜜蜂校园快贷”、青岛银行的“学e贷”等。

只要你是在校学生,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支付一定手续费,就能轻松申请信用贷款。校园贷虽然有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等优点,但是也存在信息审核不严、高利率、高违约金等不足,大学生在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和侥幸心理之下很可能陷入放贷人的陷阱。

(来源:百度百科)

7个非法校园贷典型陷阱案例

1.“不良贷”

主要指那些采取虚假宣传、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不合规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或给学生带来恶意贷款的平台。

典型案例:2016年11月,福建漳州大二学生因参与不良校园网贷欠下百万债务跑路。

案例分析:不良校园贷往往存在费率不明、贷款门槛低、审核不严、不文明的催收手段、风险难控、易将风险转嫁给家庭、校园代理人无资质等风险问题,应加以识别。

2.“高利贷”

根据法律规定,借贷双方约定年利率未超过24%,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利率在24%-36%系灰色地带。若借贷双方约定利率超过36%,则定为高利贷,不予支持。

典型案例:2017年3月,福建某大学生通过校园贷小广告借款800元,不料在利滚利的情况下背负的债务近20万元。

案例分析:以月息“0.99%”为噱头的校园贷分期易造成“低息”假象,但加上平台服务费,成为超过年利率24%的超高利息。若缴纳滞纳金,超过36%变为非法高利贷。

3.“多头贷”

主要指因从多个校园贷平台进行贷款,形成一种“以贷还债”式的多头贷。

典型案例:2016年3月,河南某大学生在10多个校园金融平台贷款近60万元后因过度借贷导致跳楼身亡。

案例分析:“多头贷”的问题不仅仅在于校园贷平台是否正规,更在于从多个校园贷平台进行贷款将直接导致的巨额还款压力问题。

4.“传销贷”

主要指不法分子借助校园贷款平台招募大学生作为校园代理并要求发展学生下线进行逐级敛财。

典型案例:2017年2月,吉林破获涉150余大学生传销式敛财类校园贷诈骗案,主人公小郑以兼职代理身份发展下线并进行逐级提成。

案例分析:判断传销的三个标准:是否需要上交会费;是否让发展下线;是否进行逐级提成。案例中涉案学生既是受害者又是作案人,多数学生是在并不知情和利益驱使下被不法分子利用。

5.“刷单贷”

主要指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求职心理,以贷款购物刷单获取佣金名义进行的新型诈骗。

典型案例:2016年上半年,南京陈同学受诱惑驱使从事“刷单”购手机,不料在成功分期购买手机后,实际使用方拒不分期付款并消失。

案例分析:要高度警惕典型“贷款购物”刷单兼职骗局,求职时一定要选择正规、信誉高的单位,谨防“好心人”主动介绍工作行为。

6.“裸条贷”

主要指不法债主通过要挟借贷者以裸照或不雅视频作为贷款抵押证据的行为。

典型案例:2017年4月11日,福建厦门大二学生因卷入“裸条”校园贷,不堪还债压力和催债骚扰,选择烧炭自杀。

案例分析:“裸条贷”往往给借贷者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致使借贷人不堪其扰而采取极端做法。一旦陷入裸条陷阱,要主动报告自己的借贷信息,并及时进行报警。

7.“培训贷”

打着金融创新旗号的“培训贷”实为“校园贷”的新变种,专门坑骗涉世未深的大学生。

典型案例:2017年4月,广州某教育机构通过“培训课程费”为由诱骗大学生参加贷款,致使270名学生惨遭诓骗。

案例分析:此类校园贷诈骗实为诈骗分子通过虚假宣传方式诱骗学生参加贷款缴费。

(来源:安徽商报)

如何防范不良“校园贷”呢?

1. 别轻易相信借贷广告

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假劣广告利诱大学生注册、贷款,文案上写着帮助解决学生在校学习上基本学习和生活的困难,实际上,这样的高利贷、诱导贷款、提高授信额度易导致学生陷入“连环贷”陷阱。

2、贷款一定要到正规平台

由于现阶段互联网金融监管力度不够,存在不少买羊头挂狗肉的平台,一定要登录官网仔细查看,并搜索比较各类评价信息。

3.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大学生要充分认识网络不良借贷存在的隐患和风险,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要树立理性科学的消费观,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要积极学习金融和网络安全知识,远离不良网贷行为。

4、贷款一定要用在正途上

大学生目前还处于消费期,还款能力非常有限,如果出现逾期,最终还是家长买单,加重他们的负担,所以大学生网上贷款一定要慎重。

5、严密保管个人信息及证件

一旦被心怀不轨者利用,就会造成个人声誉、利益损失,甚至有可能吃上官司。如果被骗个人信息到互联网金融平台贷款,不止蒙受现金损失,不良借贷信息还有可能录入征信体系,不利于将来购房、购车贷款。

来源: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组:

上一篇安贷网利息(微贷网利息?)

下一篇为什么贷款这么难(银行贷款为什么那么难?)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