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资元年--2020年投资理财复盘和总结

首页 > 财经 > 基金 > 正文 2021-09-06

发表自话题:关于投资理财

书接上文,上一篇写成的时候是在今年9月份,如今时间来到了12月末,再过几天就要和魔幻的2020年挥手告别了,如今的我理财收益如何,对投资理财又有什么新的认识,请往下看。如果对我的复盘不感兴趣的,可以直接拉到文章末尾,有我对新手小白的投资建议。

文章的开始,先贴几张反面教材。

神之操作,在大涨之前卖掉,涨的很高了又接回来,错过中间最大的收益

这个大哥的固执己见,让自己错过了今年最大收益的机会,他犯的最大的错误是用短期的眼光去看待基金,把基金完成了股票。并用自己的主观臆断去判断基金将来是下跌的,殊不知好的基金是会不断屡创新高的。

基金可以减仓,但不要轻易下车。

说到我自己,7月消费医疗科技三架马车一路狂奔之后就熄火了,股市整体振荡波动,甚至有几天大盘暴跌接近5%,一天要亏上百元,跌的我怀疑人生,差一点就跳车逃跑了,还好我没有这么做。振荡了几个月收益虽然没有下跌,但又回到了7月初的原点。这刷新了我的投资观,我开始认识到基金在行情高位振荡的时候很难赚到超额收益,于是我仅保留兴全双雄的基金持仓,重新入市,通过低吸高抛做波段赚取收益。同时我也吸取了年初入市的教训,坚决不买名不见经传的股票。

从10月份重新入市到12月底的股票收益


再回过头来看,股市确实是风险和收益共存的世界,即使买的白马股,一天涨跌几百元上下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颇有刀口舔血的意味。想在股市里赚钱,并没有那么容易。只能说小赌怡情,并不推荐大家这么做。每天盯盘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股价大跌所承担的精神压力,每天看财经新闻,看各种复盘所付出的时间,这些都是成本,投资理财并不比体力劳动轻松。所以真的不建议新手小白直接入股市,基金是最好的选择。

今年的行情,收益率50%甚至翻倍的投资者大有人在,有人说,今年买什么都赚钱,并不是你的投资技巧有多好,是赶上了好时候。

我想说我真的不是乱买的,我是有bear而来。

农银的赵诣包揽了今年收益前三甲

如果我买了农银赵诣的三只基金,那么今年收益翻倍是毫无疑问的事情。但是我没有买。因为我知道赵诣是赶上了新能源的东风,既然因为我的后知后觉,没有在这趟车的始发站上车,就不要中途强行上车了,谁知道明年会发生什么呢。我依旧信任董承非,谢治宇这两位兴全的长跑健将。我的收益率跟很多人比起来并不高,但是足够稳定。

不推荐买行业主题基金的原因,一是这类基金持仓集中度高,波动很大,下半年消费,医疗,科技半导体三架马车的山顶滑坡大家都见识到了。二是基金经理能力参差不齐,即使是每一个行业都只挑一只基金,那么手上5-10只基金都是正常操作,而基金经理的成长轨迹是研究员▷某一行业的基金经理▷所有行业的基金经理,所以行业主题基金的基金经理通常比较年轻,比如诺安的蔡崇松,他们一般没有穿越牛熊的漂亮履历,只有近一两年压中单一行业获得高额回报的收益数字,在牛市的时候他们扛起了冲锋的大旗,而一旦市场冷却下来资金开始撤离的时候,他们的表现就不如那些资深的老江湖了。

同样不推荐的还有指数基金。因为指数基金是被动基金,一旦成分股确定下来,就基本不会变动了,在大盘上涨的时候确实表现良好,同时它的缺点也会暴露无遗,没有基金经理的择时调仓换股,一旦开始下跌,也是束手无策的,它的表现就被主动型基金远远甩在身后了。

下面晒出我的持仓和收益图(截止2020年12月25号)

买过一段时间睿远基金,现已清仓买过看姐的基金组合,现已清仓

目前持仓

A股两只基金:兴全趋势&兴全合润                               合计约16000元

海外市场两只基金:富国蓝筹精选股票&摩根太平洋    合计约10000元

两只二级债基:易方达增强回报债券&南方宝元债券    合计约27000元

股票:3手保利地产&3手宁波银行                                 合计约15000元

收益

基金(股票基金+债券基金)约11800元

股票账户(股票+可转债)  约5350元 其中可转债打新收益3900元

今年投资收益17150元


基金持仓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虽然债券基金和股票基金各占了一半的基金仓位,但是我买的都是二级债,它们的收益比纯债基要高,因为部分收益也是从股市来的,所以并没有做到分散风险,一旦股市开始下跌,二级债的表现也是大概率下跌的。如今货币基金的代表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已经回升到2.5%,纯债基的收益虽然比余额宝要高,但受到市场利率和10年期国债利率的变动影响,也是有小幅涨跌的,一旦跌下去要涨回来就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我计划降低二级债基的比重,转到余额宝里面去,牺牲一点点收益使得资金可以更加灵活的调配。

股票的操作风格需要转换

既然做不到价值投资,也要做到更加淡定。现在的操作风格是赚了几个点就卖出,这样的操作不够沉稳,好的公司长期来看趋势是上涨的,即使是做波段,也要留一点底仓。


总结:

股市是零和博弈,它不创造价值,有人赚钱就有人亏钱,既然机构投资者总是站在赚钱的一方,那么亏钱的必然是散户。成功学的谬误在于成功依靠天时地利人和,往往不能复制,但是我们可以从错误的案例中总结出经验教训,避免自己重蹈覆辙。

股市炒的是预期,普通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总是慢一拍,永远不要以为自己获得的是第一手情报。信封里装着的可能是收割你的镰刀。

股市: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不要想当然的认为某某行业是国家未来的重点就大举买入,你会发现它的走势跟你所想象的并不一样,比如今年的5G指数,股市往往不讲道理。它是千千万万个投资者博弈的结果。

股市又是讲道理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永恒的经济规律。从短期的涨跌只是噪音而已,从长期看,好的公司是会屡创新高的,比如今年翻了好几倍的隆基股份和三一重工。从前的A股市场可能不是有效市场,太多的散户追涨杀跌让人看不懂,机构投资者可以轻易的收割这些韭菜。但是现在A股市场随着注册制和更加严格的退市制度的落实,正在逐渐变得完善。未来的股市将两极分化更加明显,出现强者恒强的局面。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找到其中真正的强者。

巴菲特说过:投资就是投国运,投资家应该是爱国者。我们应该相信中国经济是长期向好的。短暂的下跌是给我们上车的机会(比如今年2,3月份)而且不要轻易下车。我们要做的是找到那些优秀的公司,优秀的基金,伴随着它们一同成长。

对于我自己:今年借着6、7月这一波小牛市,让我获取了满意的收益,也增强了自己的信心。即使是新鲜事物,只要花时间去学,是可以学好的,希望在投资理财之外的其他领域,我也可以做到。


对理财新人的建议,同时也是对自己说:

趁早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投资理财首先得有财可理。开源节流永远是第一步。尽量不要提前消费,花呗借呗信用卡,能注销的都注销掉,面对滚滚而来的消费主义大军,要做到头脑清醒。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在10年前,其次就是现在。要坚信复利的力量。“指数爆炸”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和收益率同样重要的是投资年限,在复利的作用下,差1年就会相差很大。投资理财,越早开始越好。

做好主业增加收入。不要因小失大,只有很少的人可以把投资理财当成主业。要注意本金的积累。如果只有1万的本金,即使每年收益率达到10%,用复利翻了30年,最终也只有17万而已。

基金比股票更适合普通投资者。这一点想必不用多说了。相比于行业主题基金、指数基金,我更推荐那些均衡配置的老牌牛基。

不要追涨,谨慎杀跌。不论是基金还是股票,如果看到它正在快速上涨,要做的不是眼红嫉妒,然后追加买入,而是怪自己为什么没有提早看到这个机会。用师兄的名言就是“跌的时候没有你,凭什么涨的时候要有你。”而下跌的时候要冷静分析,区别对待。要看清自己买入的这个标的物是本身就值这个价格还是一波热度炒上来的。如果是后者,当人群散去的时候一定是一地鸡毛,要做的是及早割肉离场,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创业的风险不比股市小,而且并不适合所有人。硬核的半佛老师已经用无数的案例告诉了我们。安心的做一个打工人也挺好,那么投资理财是比创业更适合你的财富积累方式。现在开始学习,一切都不晚。

关于明年:

业内大佬们都告诉大家要降低对明年的预期,毕竟19年、20年股市已经涨了很多很多了,出现泡沫的市场也是不健康的。我还没有想好要继续定投还是要先减仓保住一部分收益再逢低定投,和对明年的预期一样,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


标签组:[投资] [股票] [理财] [基金] [股市] [投资理财] [基金经理] [基金收益] [我的基金

上一篇关于理财投资的句子

下一篇关于投资理财,不要再错下去!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