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持股破万亿 后市影响显现(附股)

首页 > 财经 > 投资 > 正文 2021-09-13

发表自话题:连续融资净买入股票的意义

任泽平姜超两首席同台论战:股市债市与房市针锋相对

“我自从下海以后就经常被怼,比如今年新周期的观点就被怼得特别厉害。”10月29日,在北大国发院的一场报告会上,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联席所长任泽平表示,新周期观点已在业内引发了一场论战。

至于论战的激烈程度,任泽平甚至打趣说,“其实哪叫论战,那是车轮战!”就上半年而言,经济多头比较少,空头的观点比较多,因此,他也调侃道,“(为了应对空头)我就天天锻炼身体,现在基本每天跑10公里,所以身体比较好,扛到了现在。”

或许是主办方有意为之,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同样现身报告会。众所周知,今年以来二人在宏观经济、房地产的多空问题,以及“现金为王”等观点上多次交锋,吃瓜群众也乐于围观二人的历次PK。

谈及二人观点上的分歧,任泽平表示,“大家知道我是今年的多头,邀请者可能是希望我和姜博士PK一下,因为姜博士是今年的空头,虽然媒体总说我们怼来怼去,但其实我们是很好的朋友。”

宏观经济的风险与机遇

关于新周期争论的核心问题是对未来中国经济走势的判断,任泽平表示,新周期主要是指产能周期,在经历长达6年的产能出清后,从中微观来看,产能去化是比较充分的;由于银行信贷以及政策方面的原因,新增产能投资受到一些抑制,所以制造业投资的资本支出开始筑底。

任泽平判断,从2016、2017到2018年,企业盈利会持续改善,进而影响企业家对实体经济的预期,最终会在2018年下半年或2019年迎来新一轮资本开支周期。

他做出这一判断是基于,中周期即产能周期的4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经济繁荣时候企业家乐观扩展产能,导致产能过剩;第二阶段,开始去产能,通缩、债务循坏;第三阶段,产能出清到达尾声,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最后阶段就是新的一轮产能扩张。值得注意的是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刚刚经历冬天不敢扩张产能,但是持续的盈利改善会改变预期。

姜超则认为,目前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并未出现,因为朱格拉的核心内容是企业部门可以开始新一轮的制造业投资,实际上中国企业部门过去投资增速下降,而上半年企业又开始投资、扩产。“然而,一方面如果仍然靠企业部门投资扩张,那么供给侧改革中去产能将失去意义;另一方面,目前企业部门债务水平已经很高,进一步依靠贷款投资则回到了以前依靠投资拉动经济的老路上。”

今年3季度GDP增速6.8%,任泽平判断称,明年的宏观经济还会超预期;因为目前处在中周期向上的位置,短周期的回调影响较弱,“世界经济在复苏,中国在去产能,这是我看多经济的很重要的逻辑。”

与任泽平的乐观形成反差的是,姜超更强调中国经济的挑战已经就在眼前,“这一轮(经济回暖)的重要支撑于房地产,但房地产背后的一个大背景是,当年利率很低的时候大家不去买房,现在的利率上浮10%甚至20%了反而抢着买房,这就是一个风险。”

就在周一,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3.92%,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是4.4%~4.5%,均创下新高。姜超认为,居民的贷款利率需要在上面的收益率基础上加100个点,这时候居民就要考虑5%~6%的买房成本是不是支付得起了。

“过去大家对经济不大担心,因为即便经济不好,只要银行给钱、企业贷款就没事了;但是现在出现的一个新的变量是,钱会从银行流到居民手中;9月份大家说经济很好,是因为9月份居民贷款(不包含公积金)是7400亿元,年化就是10万亿元。”

姜超认为,居民贷款和企业贷款的不同指出在于,企业是一定要贷款,但是老百姓发现贷不起了可能就不贷款了。“一个潜在风险就是,明年如果居民不贷款了,会不会给经济带来一些风险?”

任泽平做出乐观判断的逻辑在于,2010年以后中国经济基本上单边下滑,但是2016年以后经济逐渐企稳回升,无论名义还是实际GDP增速都出现了回升。“有人认为回升主要是靠涨价,那为什么实际GDP也是回升的呢?虽然不排除价格上涨的影响,但是需求端的改善也非常清晰的告诉我们,世界经济正在复苏或者已经在从底部走出来的路上。“

在谈到中国经济是否正在回暖的问题时,姜超认为,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一直在回暖,但是从三季度而言,经济其实是往下走的,“目前企业盈利增速处在高位,主要是靠涨价,同时,目前的涨价主要集中在上游 行业,上游 行业的涨价需要下游 行业来承接,关键就在于下游的出口和房地产会不会一直比较强劲。”

根据姜超的分析,中国利率一直很高,汇率也较强,因此下游 行业目前是有压力,上游 行业的涨价也是很难持续的,目前的经济也已经有一些挑战。

房地产多空争论再现

在进行国际经验比较时,姜超指出,美国经济过去20年的发展和中国当前非常类似,“美国在2001年出现了科网股泡沫,破灭以后大家一度以为新经济没戏了,随后美联储大幅放水,进入居民举债模式,带来了地产泡沫,但是地产泡沫最终还是破灭了,现在崛起的还是以Google、Facebook、Amazon、Tesla等为代表的新经济。”

将中国的情况与之对标可以发现,中国在2011年人口红利出现拐点,2013年创业板的大涨意味着市场开始憧憬经济转型,但是2015年股市泡沫的破灭伴随的是大幅放水,以及一二三四线轮番的地产泡沫。

他指出,很多人认为放水有利于中小股票,其实,放水对房地产和传统行业最有利,“君不见许老板成功逆袭成为中国首富,而借鉴美国的历史,如果政府下决心收货币,地产泡沫终究不可持续,旧经济只是回光返照,而以创新和服务为代表的新经济终将胜出。”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中国地产销售刚需时代已经结束,今年地产销售创出新高的背后是居民部门的加杠杆。”姜超认为,目前尽管政策上对房贷有限制,但投资人通过消费贷款绕道购房,由于消费贷期限只有一年,因此从长期看会严重制约居民的消费潜力。

特别是,中国居民部门债务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2007年时的不足35%,已经达到了当前的90%,和美国、日本的水平相当,这从收入角度看中国居民部门举债能力已经接近上限,房地产的繁荣不可持续。

在房地产行业的多空问题上,任泽平与姜超的观点可谓针锋相对。“刚才姜博士看空房地产,但我的看法是,不看空房地产;短期可能会有调整,但是中长期来看,尤其是有产业和人口导入的核心区域的房地产是看多的。”

2015年,任泽平曾提出一线城市房价翻一倍的观点,就目前的情况,他认为,用“好”或“不好”来评判未来房地产的观点都过于粗糙,“我对房地产的看法就是,明年销售负增长很正常,但是房地产投资不会差。”

他认为,房地产向上的力量在于出口,未来企业盈利所推动的企业资本开支上升,向下的力量是房地产销售和再度去库存,2018年经济还会平稳,但是2019年企业连续三年盈利的改善会改变企业家的预期。所以,2019年库存周期、资本开支周期,以及全球复苏带动的出口周期和贸易周期会带动经济向上走,前提是政策不要出现重大误判。

任泽平以十年间北京房价均价上涨近十倍为例指出,未来房价能否继续上涨要看核心逻辑是否被破坏,其一是土地财政能否持续,这决定了供给,其二是要看货币超发是否会持续,“放在长周期看,千万不要说房价涨多了,而是货币是否发多了。”

他认为,未来的房地产大概率不会再出现像以前一样快速的上涨,但是如果上述两项长效机制建立不理想,那些未来有产业、人口导入区域的房地产还是会继续看多。

投资机会在哪里?

在对过去资本市场表现情况进行总结时,姜超指出,2014、2015年在降成本的背景下,央行降息降准,带来股市债市短期双牛行情;2016年去产能为政策主线,带来商品价格的大涨,应该以实物资产为主来开展配置;而2017年去库存政策下,三四线城市地产销量大涨,带动家电等地产相关消费,而房价上涨的财富效应也提升了高档白酒等高端消费。

他认为,现在要考虑的问题是未来的政策主线是什么,以及这些政策会产生什么影响;他建议,应该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另外两项,即去杠杆与补短板。

“从今年以来中国相关资产在全球的表现来看,表现好的主要可以归于两大类,一是和消费有关,比如家电、家具、食品饮料、化妆品等;二是和服务业有关,比如社交、教育、互联网零售、快递、旅游度假、保险等等。”姜超指出,这一现象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在从工业投资向服务消费转型,服务和消费类资产是未来希望所在。

另外,姜超认为,人口结构变化将会决定经济增长的方向,梳理过去的情况可以发现,中国15-59岁年轻人口在持续增加,年轻人的主要需求是房子和汽车,这就是工业化的时代;而随着人口红利拐点的出现,中国年轻人的数量开始下降,老年人数量开始增加,年轻人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房子、汽车,而是更好的汽车、手机,这就是消费升级;而老年人需要的医疗、养老等主要是服务需求。“这意味着中国经济需要从工业驱动,转向服务业和创新驱动。”

谈到大类资产配置,任泽平表示,并不认为目前中国的股票贵了,因为如果对比的话,美股有些行业比中国还贵,特别是今年1-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0%以上,完全可以消化估值。

针对债券市场,任泽平建议,债券市场短期以配置为主,“最近看多债券市场的人比较多,我觉得债券市场主要还是震荡;虽然我并不大幅看空,但是也不看多,我对债券市场偏中性。”不过,任泽平也表示,如果哪一天通胀起来了,他会明确的看空债券市场。另外,任泽平认为,商品市场会高位震荡,并且出现分化。

分析人士热议四季度投资风向 险企举牌降温券商优选龙头

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完毕,券商、险资持仓揭晓。三季度券商和保险机构加大了对轻工制造、化工、交通运输等领域投资。业内人士预计,四季度券商优选龙头股,险资青睐大金融。

券商重仓绩优股

截至10月31日,共有502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名单中出现券商身影。其中,新进个股207只,增持123只,减持86只,持仓未动86只。券商三季度合计持股数约为149.71亿股,市值达到1385.38亿元,与二季度相比均有小幅度增长。其中,持股数量超过1亿股的共23只,包括上海建工、紫金矿业、凤凰传媒等。

券商三季度新进个股207只,新进持股市值约为436.63亿元。持股数量超过4000万股的共有10只,其中中国石油和浙数文化为新进持股数量的前两名。这10只股票有7只三季报显示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中国石油净利润大涨逾九倍,浙数文化三季报显示净利润增长近三倍。

券商位列前十大股东的A股个数呈环比增加态势。从行业来看,计算机、交通运输和医药3个板块获得券商增量资金做多,行业内分别有15家、11家、16家公司的十大股东新出现券商身影,其中,永利股份、国农科技、仙坛股份、津劝业和森源电气在三季度最受券商青睐。

川财证券分析师杨欧雯表示,从券商三季度持仓情况来看,券商选股延续2017年以来的基本风格,即重视上市公司业绩,着重寻找利润稳健、流动性较高的优质标的,喜欢重仓具有业绩向好特征的个股,其基本持仓风格与二季度相比变化不大。

随着监管趋严,险资举牌不再容易。不过,作为资本市场的风向标,三季报中险资的投资热情仍高涨。据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共有570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出现险资身影。统计显示,保险机构直接入市持股市值达到12776.77亿元。具体来看,险资新进个股127只,增持个股115只,减持172只股票,持股未动的156只。

三季度大型保险机构明显加大了对轻工制造、化工、交通运输、非银金融等板块的配置力度。其中,山鹰纸业、广深铁路和马钢股份为险资新进个股前3名。同时,险资持股超过10亿股的共有11家公司,剔除中国人寿集团所持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集团所持平安银行这两个因素,保险公司持有流通股最多的前6家公司均为银行股,分别为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和招商银行。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杨荣认为,险资三季度偏重银行、房地产、非银金融和医药生物等行业,选股倾向于盈利具有可持续性、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的股票。

中小型险企举牌降温

三季度券商退出前十大股东个数最多的行业是上半年涨幅较大的电子,达到17家。券商在减持山东钢铁、工商银行、天海防务、桂冠电力、新大洲A、驰宏锌锗等个股的同时,一些小险企减持亦“显而易见”,保险位列前十大股东的A股个数减少较多,由半年报的613只减少至三季报的567只,恒大人寿减持状况尤为突出。

恒大人寿半年报共持有16只股票,而三季报减持至8只。恒大人寿三季度共持仓1.47亿股,相比二季度的3.27亿股降低55.04%,具体来看,恒大人寿从8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消失。

天风证券分析师陆韵婷认为,保险位列前十大股东的A股个数减少较多,与上市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兑现的情况相吻合;从行业来看,医药、电子和有色是险资退出前十大股东个数最多的行业,持股分别达到25只、22只和17只;从个股来看,险资减持341家A股公司,被险资减持比例最高的上市公司是东湖高新、嘉事堂和国民技术,减持比例分别为7.46%,4.86%和4.29%。

“按照监管要求,保险要回归本源,支持实体经济,而不是在二级市场上赚快钱。”业内人士认为,政策持续加码,险资举牌已完全降温。此前较激进的险企,可能会有减持动作。预计未来险资举牌将更加谨慎且主要为财务投资。

龙头个股受宠爱

展望四季度,杨欧雯认为,作为A股市场的重要参与资金,券商建仓持股将秉持价值投资的基本理念,选股过程中较重视估值和业绩因素,四季度出现对绩优个股大比例减持的可能性不大,机构投资者的持仓主线仍是业绩。

川财证券分析师邓利军认为,从四季度开始,市场对年底及明年一季度的估值切换逻辑将重点关注,面临估值切换的低估值蓝筹是配置主线,如医药、金融、消费等行业中业绩较好的龙头个股。

业内人士指出,四季度保险公司股票资产配置偏好大金融(银行、房地产、非银金融)和大消费(医药、商贸零售、食品饮料、电子);传统周期性行业的配置相对较少。这与保险资金相对较低的风险偏好匹配。

随着监管预期的增强,险资“非理性”举牌行为受到控制。不过,作为重要机构投资者,保资的配置需求仍然是中长期影响A股市场的重要力量。“整体来看,今年股市投资存在较大机会,利用板块机会和行情轮动特征,险资可以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率。”某险企投资负责人表示。

国都证券策略分析师肖世俊认为,券商短期坚守价值蓝筹,中期布局三大收敛平衡机会。目前行业板块或市场风格间风险收益比趋于均衡,结合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及机构持仓季报情况,短期风格仍倾向于价值蓝筹,建议坚守价值蓝筹主线,继续深挖业绩估值匹配的板块与个股,以医药零售、旅游、食品饮料、家电、银行、券商、保险、建筑建材等板块中的蓝筹龙头为主。同时,年底国企混改有序突破、雄安新区规划即将出炉,可对这两大主题保持关注。

历史首次外资持股破万亿 最爱30股拿走不谢(名单)

以外资机构为代表的境外资金,正在持续而深入地影响A股市场的生态。

根据央行公布的最新“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情况”表显示,截至2017年9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的境内人民币股票资产(后简称“外资持股”)超过1.021万亿元。历史上,首次超过1万亿元大关。

相较同期,沪深两市逾56万亿的A股总市值、逾44万亿的A股流通市值总额而言,1万亿的外资持股大概相当于1.7%~2.3%的微小比例。

但考虑到,外资持股相对集中,且近三年内增速“凶猛”,并与境内机构投资行为形成较强共振,其对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市场生态与投资理念,正在产生潜移默化而又深远的影响。

外资投资者,无疑已是中国A股重要的“有生力量”。

万亿持股市值何来?

沪深股通贡献三成

回顾历史数据可以发现,外资持股在近三年内增速极为凶猛。从2014年3月至今,累计增幅超过200%。这一轨迹与2014年以来,沪股通、深股通的次第开通,完全吻合。

2013年末到2014年3月份,境外资金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的规模一直处于下降通道,至2014年3月末,降至阶段低点——3193亿元。

2014年4月10日,沪股通机制正式宣布后,外资持股规模立刻扭转上升。到2014年10月末,沪股通正式启动前,外资持股已经增加到4713亿元,七个月内增加了近五成。

2015年5月末,外资持股达到第二个阶段高点,持股市值超过8500亿元。其后,随着A股指数的回落,外资持股市值在2015年11月回落到4600亿元上下。

进入2016年后,外资持股重新找到感觉,进入稳步增长的形态,当年11月,深股通启动前,持股市值重新回升到7000亿元上。

2017年初以来,外资持股在绝大多数月份均为正增长,最终在9月末,强势突破一万亿大关。

汇总沪深股通的统计数据,截至10月末,北向资金目前已经累计流入A股市场3263亿元,这个数值约占当下外资持股的三成以上(尚未考虑持股升值因素)。充分显示了,沪深港通已经成为外资增持A股的首要通道。

外资增持影响如何?

机构回应:至关重要

外资持股飞速增长的同时,A股市场的投资风格也发生了巨大转变。这两者有关系么?

“有,而且非常关键。”上海一家资管规模破千亿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认为,外资在A股市场过去一年的风格转变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突出的例子是蓝筹股的上涨。”这位投资总监认为,2015年以前,市场偏爱小盘股和主题炒作,既有历史原因,更有市场流动性上的考虑:股市整体流动性偏紧,长线投资者规模不大,这导致了资金消耗量小的小盘股和垃圾股格外受宠。“炒不动”的大盘股则被边缘化。

但随着外资的持续入场和持续“抄底”蓝筹股,蓝筹股的投资者结构开始率先变化。今年累计上涨88%的贵州茅台(),在10月25日以前,日成交从未超过32亿元,这对于一个市值超过7700亿元的巨无霸来说,是个难以理解的状况。而此类情况在蓝筹股群体内比比皆是。

“其中的原因就是,蓝筹股的大量筹码被外资‘锁仓’了。低估值的蓝筹股被外资等长线投资者大量扫盘后,整个市场的格局开始变化,价值开始凸显了。”上述投资总监认为。而随着这样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A股市场“价值投资风潮”终于横扫整个市场。

外资喜欢买哪些?

这30只个股持股比例最高

伴随着外资持股的增加,他们对A股市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多,他们的持股也越来越受关注。

第三方统计显示,截至10月30日,通过沪股通买入A股的外资,持有流通股比例最高的前十大个股是上海机场()、飞科电器、方正证券()、宇通客车()、福耀玻璃()、恒瑞医药()、伊利股份()、益丰药房()、长江电力()、青岛海尔()。持有流通股本的30%至8.47%不等。

沪股通持股比例前十个股

而同期,通过深股通买入A股的外资,持有流通股最集中的前十大个股是,海康威视、美的集团、老板电器、索菲亚、格力电器、卫士通、汇川技术、顺丰控股、云南白药和苏泊尔。持股比例从12.4%至5.6%不等。

深股通持股比例前十个股

而通过上市公司三季报统计的QFII持股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单个QFII机构持有流通股比例最高的前十大上市公司分别是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海天味业、黄山旅游、华峰超纤、蓝思科技、天房发展、威孚高科、吉峰农机。持股比例从16%至3%不等。

单个QFII机构持流通股比例最高的十只个股

综合来看,外资在上海市场主要购买公用事业、金融、食品饮料、医药、汽车及零配件等传统蓝筹股。而在深圳市场则更青睐家电、装修、安防、机器人、物流等消费升级和制造业中的新兴蓝筹公司。

这路资金竟连续四天买入 谁最受宠谁又被抛弃

近期,A股市场三大股指震荡不休,沪指3400点的争夺战也愈演愈烈。但在指数波动的背后,代表着高风险偏好资金情绪的两市融资余额却悄然完成“四连增”,进一步向万亿关口逼近。

今年以来融资余额走势

10月30日,尽管三大股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但两市融资余额继续坚挺,单日小幅增加1.12亿元至9924.25亿元,刷新近23个交易日新高。资金流向方面,食品饮料、医药、汽车、家用电器等消费行业获融资资金蜂拥抢筹,而有色金属、钢铁、房地产等周期板块则遭遇资金大幅净流出。

融资净买入前二十个股

白酒股获追捧

食品饮料行业无疑是今年A股市场最为耀眼的品种,年初至今累计涨幅47.15%,冠绝所有28个申万一级行业。而其下的细分行业白酒业,更是取得了78.25%的惊人涨幅。

10月以来,融资资金持续介入食品饮料行业。该行业融资余额总量从9月末的177亿元暴增至目前的203亿元,短短1个月增幅接近15%。在此期间,沪深两市融资客买入的首选标的也是白酒股。

10月30日,食品饮料行业整体获融资净买入3.35亿元。细分行业中,白酒板块获融资净买入3.60亿元,乳业、调味品等板块则出现2495万元的融资净卖出。显然,融资资金的买入倾向性十分明显。

食品饮料行业融资净买入额居前个股

个股方面,白酒龙头贵州茅台10月30日获融资净买入2.58亿元,沱牌舍得、顺鑫农业、洋河股份融资净买入额均在3000万元以上。

国金证券表示,近期一线白酒淡季不淡,国庆中秋双节之后飞天茅台批价不降反升,泸州老窖等也纷纷跟进提价。四季度或是持有白酒板块的好时候。尤其11、12月份,白酒板块大概率会有“年末行情”。国金建议,对白酒股坚定持有。

广发证券指出,在基金三季报配置方面,白酒板块是基金三季度加仓幅度最大的消费品,配置比例上升2个百分点至8%(超配5.6%)。其中,超过一半的白酒板块仓位集中在贵州茅台、五粮液(66.620, -0.38, -0.57%)两家龙头上市公司身上。

周期股遭冷遇

作为今年第三季度的领涨品种,有色、钢铁等周期股10月以来无论是个股股价还是融资余额,均遭遇快速回落。10月30日,周期板块再度在指数的颓势中跌幅靠前,多只个股遭到融资资金大幅净卖出。

10月30日,有色金属行业整体遭融资净卖出6.60亿元,流出幅度在所有行业中高居首位。个股方面,洛阳钼业单日遭融资净卖出8920万元,盛屯矿业、云南铜业、北方稀土等融资净卖出额均在5000万元以上。

有色金属行业净卖出额居前个股

不过,部分卖方机构仍然看好有色板块的投资机会。机构认为,全面回暖的基本面业绩将成为有色股价再度走强的关键支持因素。

东兴证券10月30日发布的研报指出,有色金属行业三季报业绩基本公布完毕,行业收入同比增长25.87%,净利润同比增长112.35%。10月以来,虽然行业公布的业绩大幅增长,但公司股价还是出现了一定的调整,但这并不是根本性的趋势性下跌,而是消化前期利好预期之后的必然结果,随着未来业绩的持续高增长,行业价值将得到再次发掘,尤其是电解铝、铜、钴、锂、稀土等品种值得重点关注。

除了有色金属行业之外,钢铁、采掘、房地产等周期板块10月30日融资余额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相关个股包括酒钢宏兴、中国神华、北京城建等单日融资净卖出额均在3500万元以上。

标签组:[投资] [股票] [融资] [房地产业] [券商] [a股市场] [三季报] [周期性行业] [任泽平] [周期股] [姜超

上一篇融资余额和沪综指竟是这种关系!融资客买卖了哪些股票?

下一篇在A股买低估值的股票有什么意义?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