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为什么一支股票可以一直下跌,难道庄家亏损也要卖出?

首页 > 财经 > 投资 > 正文 2021-10-26

发表自话题:股市大跌为什么要买券商

一个股票即使有庄家。也不可能无限制接盘。买进所有股份。主要是受到资金限制和持股比例限制。一旦持股超过5%。就构成举牌。需要公告减持股份也受到限制。不是说减持就减持。所以庄稼面对抛盘也不是可以任意接盘的。

另外市场整体弱势。庄家怎么可能拼一己之力接下所有筹码呢。这不是螳臂当车吗。另外一个话说的也好。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因此面对系统性风险。庄家或许有可能利用资金实力。稳住股价。但不可能长久。搞不好容易引发市场崩盘股价暴跌。历史上这样案例非常多。有名的有某系的三剑客。

现在股价出现闪崩暴跌案例也颇多。有的股票是基本面出现了问题。像乐视网保千里等。虽然股票也有很多机构大户存在。可面对公司基本面出现巨变。股价连续跌停。谁能阻挡股价下跌呢。

面对系统性风险,不管有没有庄家,都很难抵挡股价下跌。

为了引诱散户上当,庄家随时都可以发布假消息

庄家发布消息是很讲究的,比如在什么时间发布、什么价位发布以及对什么人发布什么消息,并能预知其对市场影响力的大小。庄家在收集筹码的过程中是绝对不会发消息的,不会让任何人知道,否则就难以成功。庄家的纪律性强的,在建仓过程中越没有消息的股票,在后市涨得也越好。

每年中报或年报公布前,一些炒业绩的个股涨幅已高,这时消息满天飞,追涨者也特别多。消息公布后,庄家倾仓而出,这些散户便大祸临头。而在报表公布完毕,一些券商的研发部、咨询机构的研发部,配合庄家长篇大论地登出该股的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公司的重组消息也被证实。而这些利好放出来时,刚开始没人会注意,后来随着股价盘升半信半疑,当散户最终坚定信心时股价已高,一些散户若不明庄家的炒作思路,往往会在庄家的诱多下以为股价仍会看高,但一旦接手,便成为这些消息的牺牲品。

许多输家都认为如果资金更多一些就会成功。所有赔钱出局的人要么是经历了一连串的赔钱交易,要么是做了一笔极为糟糕的交易。每当业余投资者卖出时,市场就开始反转或朝他原来预期的方向运行,事情往往是这样。这时赔钱的人总是懊悔不已,心想:如果能再扛一周就能赚一小笔!

赔钱的人认为市场反转证明了自己的方法是可行的。于是,他们又开始挣钱、攒钱或借钱再开立一个小账户。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赔钱的人再次被市场清扫出来,然后市场反转,进而“证明”他是对的,只可惜已经太晚了,因为他已经又抛光了。这时他就会生出这样的念想:“如果我的资金量多一些,或许就能扛下来,并赚到钱。”

有些赔钱的人拿着这些随后的走势给亲戚朋友看,告诉他们如果有足够的资金自己就能赚到钱,以便筹钱。按他们的说法,只要有足够的资金,他们就能赚好多钱。但是,即便他们筹到了钱也会赔掉,就好像市场在故意和他们作对!

赔钱的人之所以赔钱并不是因为资金量太少,而是因为他们的脑袋出了问题。对于赔钱的人来说,资金多和资金少赔得一样快。因为他们操作过于频繁,资金管理太糟,太冒险,而这些都与资金量多少无关。在这种情况下,不管他们的交易系统有多棒,连续几次交易出错就能让他赔光。

交易者经常问我,需要多少钱才能开始交易。他们希望资金量足以经受住一轮下跌的考验,或一次短暂的回调。他们想在赚钱之前先赔一大笔钱!他们这种想法就好比工程师计划建造几座还没建起来就要倒塌的桥梁。试想一下,外科医生能在成为一名阑尾炎手术专家之前先杀掉几个病人做试验吗?

投资者如果想发展壮大,就必须控制损失。如果每次交易只拿总资金量的一小部分,就能做到这一点。这样,每次损失都不多,就能为自己赢得学习的时间。不要一开始就拿出元来交易,也不要让一次交易的损失超过总资金量的2%。要通过小资金、小损失来积累经验。

业余投资者不是预计会赔钱,就是正准备赔钱。资金量少只是一个借口,妨碍他们认清两个事实:首先他们缺乏操作纪律,其次他们缺乏现实的资金管理计划。



怎么判断股票有没有庄家?

1、如果放量很小却能拉出长阳或者封死涨停。有庄家进场吸货,只要过一段时间,庄家就能用少量的资金拉出涨停。也意味着庄家筹码搜集已经到了尾声,具有控盘的能力能够随心所欲。

2、如果K线走势是我行我素,没有跟随大盘,而走出独立行情。这种情况通常是大部分筹码落入庄家囊中。等到大势向下,有浮筹砸盘,庄家就可把筹码托住,封死下跌空间,不让廉价筹码被人抢去。如果大势向上或企稳,有游资抢盘,但庄家由于种种原因此刻仍不想发起行情,所以便有凶狠的砸盘呈现,封住股价的上涨空间,不让短线热钱打乱炒作计划。股票的K线形态就横向盘整,或沿均线小幅震动盘升。

3、K线走势起伏不定,而分时走势图剧烈震动,成交量极度萎缩。庄家到了搜集晚期,为了洗掉短线获利盘,消磨散户持股决心,便用少数筹码做图。从日K线上看,股价起伏不定,一瞬间到了浪尖,一瞬间到了谷底,但股价总是冲不破箱顶也跌不破箱底。而当日分时走势图上更是大幅震动。委买、委卖之间价格距离也非常大,有时相差几分,有时相差几毛,给人一种不可思议、飘忽不定的感觉。成交量也极不规则,有时几分钟才成交一笔,有时十几分钟才成交一笔,分时走势图画出横线或竖线,形成矩形,成交量也极度萎缩。上档抛压极轻,下档支撑有力,起浮筹码极少。

4、遇利空打击股价不跌反涨,或当天虽有小幅无量回调但第二天便收出大阳,股价敏捷恢复到本来的价位。突发性利空袭来,庄家措手不及,散户筹码能够抛了就跑,而庄家却只能兜着。所以盘面能够看到利空袭来当日,开盘后抛盘许多而接盘更多,不久抛盘减少,股价企稳。由于惧怕散户捡到廉价筹码,第二日股价又被庄家早早地拉升到原位。

主力最擅长玩弄两种情绪,贪婪和恐惧。造成恐惧让人们放弃手中的筹码进行吸筹,再利用人们的贪婪抛售收集到的筹码。但是主力并不是万能的造物主,他也不能完全确定自己的行动是否成功,他需要去测试市场情绪。比如在吸筹阶段,是不是所有的卖盘都已经被吃光了呢?主力害怕的是他们自以为卖盘已经吸收完毕开始拉升价格,然后却产生新的卖盘冲击,价格再创新低,那之前的震仓就失败了——为此,他们需要进行供给测试。那么派筹阶段呢?主力害怕当他们将价格拽回之前的高需求区间,开始填充仓库的时候,由于市场需求还没完全满足,价格继续上行——为此,他们需要进行需求测试。

供给测试



图1

主力完成吸筹阶段后会推高价格,在此之前一般会先进行供给测试。主力惯用手法就是在上涨阶段,发布一条利空消息制造价格暴跌,来观察是否可以洗出钉子户。如果成交量较低,意思就是剩余卖盘很少,所有的卖盘几乎在吸筹阶段就已经被吸收了,这是他们喜欢看到的结果。图1 测试点K线产生的过程不必深究,但必须是低成交量、低实体加上长下影线,可以是阳线可以是阴线。



图2

如果测试结果图2所示,即主力将价格往下推的时候产生的巨大的成交量,意味着之前的震仓还未完全吸收卖盘,此时推高价格风险很大。吸筹阶段仍需继续,继续打扫市场存留的空方头寸,所谓的“空头不死,多头不止”就是这个道理。等待测试结果出现低成交量,那么拉升的时机才正式到来。

需求测试



图3

随着派筹阶段进入尾声,主力当然希望之前买盘聚集的区间已经不存在多余的需求了。还是跟他们的好朋友——媒体,一起发布利多新闻,将定价调高,如果不存在剩余需求,市场会以接近开盘的价格收盘,而且成交量很低。这样他们可以安全快速的把价格打压下去,来填充他们已经空空荡荡的仓库。图3测试点K线形态表现为低成交量、低实体和长上影线。



图4

如图4所示,如果出现调高定价后,价格不断上行,并远超开盘价。这就市场仍存很多买方需求,他们认为该阶段只是上涨趋势中的回调,趋势仍会延续,并不断涌入市场。这样不利于主力安全的打压价格进行之后的吸筹,因此派筹阶段仍为结束,知道出现测试点出现低成交量为止。当前测试结果并不是一根K线就可以呈现的很好,如果第二次、第三次测试的成交量更低,那么进行下一阶段的安全性就会更高,也就意味着反转即将来临。

抛售高峰



图5

抛售如烟火般绚丽,这场盛宴出现在上涨的顶部,主力长时间的努力就是为了这一刻。其实他们仓库已经清空的差不多了,但是还需要部分“接盘侠”来帮他忙清空最后的“炸弹”。他们将价格推到更高处,“接盘侠”们终于按耐不住女神的垂怜选择妥协了。在这场烟火中,会出现两三次市场收盘价接近开盘价,同时随着较大的成交量,晚会步入尾声。晚会结束后,价格加速向下突破,一去不复返,主力吸筹阶段又要重启了。展现出现的K线形态,一般包括多次的高成交量、低实体以及长上影线(见图5)。

买入高峰



图6

让人难受的是,主力的买入高峰正是韭菜们的卖出高峰(见图6)。市场蔓延着恐惧清晰,主力一次次突破散户的心理防线,散户恐慌的了结自己的头寸。随后主力开始进入吸筹阶段恢复库存,并通过踢苹果树的方法,不断振出那些钉子户。他们通过自身的买盘推高价格,受惊的散户看到希望赶紧抛出自己的头寸,价格数次被打回开盘价,在长时间的煎熬中他们死在了黎明之前。主力填满仓库,开启了新的一段上涨趋势。

MACD底部双金叉是最佳进场时机

在A股市场中本来就是一个庄家和散户博弈的战场,那么为什么亏的都是散户呢?原因无非在于三点,选股、买点、卖点。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呢?没有一套嬴利方法技巧和自我保护的纪律是不行的,请跟上我的步伐,学习技巧,了解市场,看清市场操作轨迹。一起步入财富之途!

MACD底部双金叉

在某一区域反复构成底部的形态最可靠,大家常说的W底就是最可靠的底部形态之一,因为股价在同一区间形成了二次底部这该区间得到了资金的认可,因此当股价跌到该区域时就会有资金积极的入场进行操作,因此就会形成二次底部。

股价的K线形态如此变化,同样MACD指标也可以出现这样的变化:当MACD指标在某一低点处形成一次金叉以后,在短线期又在该区域形成了一次金叉时,投资者在此时入场操作盈利的成功率是非常高的!



在使用MACD指标的底部双金叉的时候,投资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MACD指标二个金叉的间距时间越短越好,往往在一个月内为最佳,时间短盘中的主力人为制造股价波动的迹象明确,便于投资者确认机会;

2、MACD指标第二个金叉的位置比第一个金叉的位置越高越好,第二个金叉的位置比第一个金叉的位置高股价后期上攻的力度要大;

3、MACD指标第二个金叉一旦形成,投资者就可以入场进行操作,特别是当股价放量上涨的时候,投资者必须要入场进行积极的追涨操作;

4、MACD指标底部双金叉出现在股价大幅下跌以后成功率最高,特别是指数同期也出现连续的下跌走势。

MACD“起死回生”

MACD“起死回生”战法指的技术特征是:

MACD指标出现死叉后,在随后的几天内重新形成金叉。此现象多数是主力机构在拉升前进行震仓制造MACD指标死叉空头陷阱来骗取散户卖出手中筹码,然后迅速拉升股价,不让卖出筹码的散户有逢低重新买回的机会。



技术要点

1、MACD指标死叉后越快重新金叉越好

2、MACD指标重新金叉时收出的阳线最好是中大阳线

3、MACD指标死叉时缩量金叉是放量为好

连续二次翻红买入法

MACD是一个中线指标,用它不仅可判断大盘的中级走势,实践显示,在选股尤其是选强势股方面,MACD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运用得好,可以成功地相对低位捕捉到个股的起涨点。

特别是“MACD二次翻红”这种形态出现后,股价企稳回升的概率较大,具有较大的实战价值。



使用法则:

满足“MACD连续二次翻红”的个股往往会有非常好的上涨行情,所谓MACD连续二次翻红,是指MACD第一次出现红柱后,还没有等红柱缩没变绿便再次放大其红柱,这是利用MACD选强势股的关键,也是介入的最佳买点。特别是前期下跌时间长、下跌幅度大的个股,一旦出现“MACD连续二次翻红”形态,股价企稳回升的概率较大。

操盘心法

你如果能在股市熬十年,你应该可以不断赚钱了;你如果熬二十年,你的经验将极有借鉴的价值;如果熬过三十年,那么你定然是个极其富有的人。——华尔街名言

其实股市的下跌如一月的暴风雪是正常现象,每次下跌都是大好机会的孕肓,你可以挑选被风暴吓走的惊魂未定的投资者放弃的廉价股票,然后赚大钱。

让趋势成为你的朋友。除非你真的了解自己在干什么,否则什么也别做。

交易并不是低买高卖;实际上,它是高买、更高卖,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别希望自己每次都正确,如果犯了错,越快止损越好。

历史会重现,已发生的,还将发生,已做的,还将做,同一个太阳下,没有新鲜事。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计划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计划。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记住这一点:在你什么都不做的时候,那些觉得自己每天都必须买进卖出的投机者们正在为你的下一次投机打基础,你会从他们的错误中找到盈利的机会。

交易的核心就是尽量回避不确定走势,只在明显的涨势中下注。并且在有相当把握的行动之前,自己买一份保险(止损位摆脱出局),以防自己的主观错误。

人知云,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优秀的投机家们总是在等待,总是有耐心,等待着市场证实他们的判断。要记住,在市场本身的表现证实你的看法之前,不要完全相信你的判断。

利润总是能够自己照顾自己,而亏损永远不会自动了结。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价格总是向阻力最小的方向发展。

古之欲求长生者,非闻道难也,悟道难矣。非悟道难也,行之难矣。非行之难也,终之难矣!

股市是谣言最多的地方,如果每听到什么遥言,就要买进卖出的话,那么钱再多也不够赔。

股票永远不会太高,高到让你不能开始买进,也永远不会太低,低到不能开始卖出。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当所有人都疯狂的时候,你必须保持冷静。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对任何事情,我和其他人犯同样多的错误,不过,超人之处在于能认识自己的错误。

如果激情驱使你,让理智勒紧缰绳。

交易法则只是成功交易的一小部分。成功交易的最重要的方面是信心、连续性和纪律。

有老交易员,也有无所畏惧的交易员,但却没有无所畏惧的老交易员。

赌博和投机的区别在于前者对市场的波动压注,后者则等待市场不可避免的升和跌,在市场中赌博是迟早要破产的。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标签组:[投资] [股票] [macd金叉] [散户] [中国股市] [股票指标] [庄家吸筹] [股市庄家] [macd] [macd指标] [股票庄家] [主力资金

上一篇中国股市真正赚钱的人:大跌后的股票很便宜,我们为什么不敢买?

下一篇2021年买哪个券商股好,券商股哪个好券商股有哪些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