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说话,嘉峪关公安在线分析预警我市典型电诈案件!_诈骗

首页 > 社会 > 正文 2020-08-04

发表自话题:手机淘宝可以借钱贷款么

原标题:用数据说话,嘉峪关公安在线分析预警我市典型电诈案件!

“他们为什么会被骗?怎么会有人这么蠢?他们到底怎么想的?

每当民警向大家宣传防诈骗时,都会被亲切的要求回答这样的三连问。

这是因为,大家在听他人案例时往往“旁观者清”,觉得自己肯定不会被骗,但是当自己遭遇的时候又会出现“当局者迷”的情况,因此,大家很有必要耐心读完本文。

天上不会掉馅饼,电信诈骗套路多。现在的诈骗团伙通过企业化运作、境内外勾结、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精心策划话术剧本,针对不同群体精准实施诈骗活动,极具迷惑性,大家必须提高警惕。

下面就用小编就用近期我市受骗人的真实经历,以数图案例结合的方式向大家作个汇报:

由图可见,网上贷款类诈骗、刷单刷信誉类诈骗、投资理财类诈骗等涉及经济类诈骗共计占比53.1%,是我市目前发案最多的案件。

网络刷单诈骗

如此套路:此类诈骗发案数一直高居首位,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家减少外出,有些群众在网上寻找兼职,成为了诈骗分子重点侵害对象。犯罪嫌疑人通过短信或网络群发信息,以工作简单、赚钱快吸引受害人,他们发送虚假网站购物链接,要求受害人其拍下商品并付款,后返还购物款和小额佣金,尝到甜头的受害人很容易落入陷阱,信以为真。之后犯罪嫌疑人便会以系列任务需要连续刷单、系统故障等理由引诱受害人不断刷单,一步步诈骗钱财。

身边案例:2020年2月27日,我市居民刘女士收到一条添加好友的消息,添加后对方向刘女士介绍刷单返现的流程,后刘女士根据流程刷单100元,收到返现105元;第二笔刷单500元后未收到返现,刘女士联系对方时,对方告知要连续刷满5单才可返现,刘女士便继续刷单累计3500元,但是对方又以各种理由不予返现并要求刘女士继续刷单,刘女士才发现被骗,遂报警。

警方预警:刷单是违法违规行为,不仅会受到查处还会给自己的财产安全带来隐患。请大家不要相信任何刷单工作的广告和推荐,自觉抵制任何形式的刷单行为。想要网络兼职要选择有验证保障的平台,从事合法合规的工作。

网络贷款诈骗

如此套路:诈骗分子建立虚假网站或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群发信息,以“低息、无抵押、放款快”等“利好”条件吸引受害人贷款。受害人填写个人信息后,诈骗分子便会冒充银行工作人员,以帮助提高贷款额度、缴纳保证金等理由实施诈骗。

身边案例:2020年2月29日,我市居民赵先生在手机上刷视频时看到一个推广贷款APP的广告视频。赵先生就下载了APP并注册账号,登录后赵先生申请贷款16000元,次日赵先生收到贷款审核通过的信息后登录APP提现,发现无法到账便联系客服。客服以赵先生银行卡被冻结为由让赵先生向指定账户转账960元解冻费和8000元认证金,又以需要成为会员才能提现为由,陆续骗取赵先生22426元。

警方预警办理贷款有着严格的条件和审批的手续,一定要选择有正规资质的贷款机构。同时要牢记以检验还贷能力、做流水等借口在未放款前就要求你转账的一定是诈骗。同时,不要在网络上随意填写个人姓名、手机号、银行卡等个人信息,避免被犯罪分子利用进行诈骗。

投资理财类诈骗

如此套路:此类电信诈骗案件,有以下的共同特点:第一步,骗子通过电话、网络,以理财师、理财达人的身份和被害人交友;第二步,骗子以“低投入,高收益”让被害人进行小额投资,让被害人尝到一定的甜头来获取信任,进一步诱骗被害人进行大额的投入;第三步,以操作不当为由,“冻结”被害人的资金,并诱使被害人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解冻”,直至钱财被骗光或者平台无法打开,被害人才会意识到被骗。

PS:在被害人所在的虚假投资平台群中,除了被害人,其他的群成员可能都是骗子,所谓的收益截图都是为了诱惑被害人上当受骗!

身边案例:2020年5月4日,我市居民车先生在朋友圈内在朋友圈内看到一条有关于网上投资理财、购买虚拟货币能挣钱的广告。车先生便联系对方,对方称有一网上平台可以投资虚拟货币,投资的越多挣钱就越多,车先生便在对方诱导下下载了APP,分两次向APP内充值20余万元,但充值过后无法提现,对方称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才能提现。车先生发现被骗,遂报警。

警方预警:投资理财需谨慎,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渠道,例如:银行,基金和信托等进行理财,千万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推荐的“稳赚不赔”,“低成本高回报”之类的投资。网上交友务必认真核实对方身份,不要被对方的花言巧语所迷惑。涉及金钱往来一定要提高警惕,并与身边亲朋好友多沟通、多询问,防止落入“圈套”。

此外,还有部分仿冒身份类诈骗和日常生活消费类诈骗,请看案例。

(一)仿冒淘宝客服退款诈骗

2020年3月30日,我市居民王女士接到一自称是淘宝客服的陌生电话,称其购买的口红有质量问题,现在进行收回理赔。王女士便添加对方号,将自己购买口红的订单截图、支付宝账号和收货地址发给了对方,随后对方告诉王女士已将203元赔款返还至王女士支付宝账户,王女士查看后发现并未到账,对方解释是因为王女士支付宝流水不够,需要刷流水才可到账。随后王女士在对方的诱骗下下载安装了网上借款APP ,分两次向对方指定的账户转账15000余元,王女士发觉可以,再联系对方时已被拉黑,遂报警。

见招拆招:遇到这类诈骗,请您一定要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可以联系电商平台客服或在线联系网店客服确认是否有退款或者批发商账户;电商平台的官方客服不会添加你的好友,一切操作请在该平台进行;对方一旦让你操作转账或者借呗这类借贷产品,统统不要理会;验证码和各类密码更要小心保管,不要点开对方发来的退款链接。

(二)线上交易游戏账号被诱骗

2020年4月1日,我市居民小李玩手机游戏时看到有人收购游戏账号,便添加对方号,双方约定以1000元交易游戏账号,但对方告诉小李需要将游戏账号挂到某平台上才能出售,小李便下载某平台并注册,随后看到游戏账号已经出售成功并有1000元进账,但无法提现,客服告知小李其账户被冻结,需要充值后才可提现。随后对方以解冻账户、激活账户为由,诱骗小李多次充值共计7000余元,小李发觉被骗,遂报警。警方提示:在网络上买卖游戏账号等虚拟物品时, 一旦对方告知账户被冻结或限制交易时,切勿听信蛊惑向对方转账。

见招拆招:此类诈骗往往是打着买卖网络游戏账号的幌子实施诈骗,作案手段非常隐蔽,购买账号是假,诱骗充值骗取钱财才是真正目的。网购游戏账号存在一定的风险,容易上当受骗,建议通过合法的有保障的途径交易,提高警惕。

受骗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可能很少有人真正去思考这个问题。或许,你知道了他们是怎么想的,就会知道自己将会怎么想……

一、“想捡钱”

“钱”是骗子们最想得到的东西,也是受骗者最想得到的东西,呃,应该是所有人都想得到的东西。“贪”隐含在每个人的内心最深处,大多数人会理智的对待“天上掉馅饼”的事。然而,“想捡钱”的人依然大有人在,最后和骗子的关系演绎了那句成语“与虎谋皮”。

二、“想生钱”

投资,俗话称为“钱生钱”。对于部分有些积蓄的人们来说,不投资,钱是死的。在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的时代,不能“生钱”,就是亏啊。而投资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钱可能死的更快……

三、“想挣钱”

凭借自己的勤奋劳动,获得一份收益,是每位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业余时间,轻轻松松,动动手指,点点鼠标……就能获得一份不菲的酬劳,应该是每一个人的梦想职业。可是,真有这种工作吗?

四、“想省钱”

如果感到“挣钱好难”,那么省钱,就是必要的选择。网上时不时会出现的“打折商品”、“低价促销”……先不问是店庆酬宾或是其他理由,单凭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低价,已经让很多人按捺不住躁动的心。

五、“想借钱”

挣不到钱,省不下钱,手里又没有钱能生钱。急需用钱解燃眉之急的时候,还有最后一种方法——借钱。申请银行贷款的难度众所周知,而提高信用卡额度、向小额贷款公司申请,都只要弹指一挥间。印象中,便利的手续,宽松的证明,分分钟钱拿到手。可是实际上,套路比你想象的深的多。 请注意,“贷款诈骗”已经占据所有诈骗案件总数的26.4%,成为诈骗手法的No.1。

六、“想要爱”

如果说上面五个“想钱”的想法,是物质层面需求的话,那么“想要爱”就是精神层面的需求。大龄适婚青年,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寻觅到另一半。于是诉诸网络,在互联网上寻求最佳配偶。好幸运啊!天作之合的如意伴侣就在网络那一头,每天嘘寒问暖,就算远隔千里,也能感受到浓浓的爱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是,那位亲爱的,已在背后握紧了“屠刀”。

七、“想要性”

在每天疲于奔命的城市里,得到“爱”,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为了解决生理需求,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性”。人性中“好色”的弱点,怎么会被骗子错过。简单的一套话术,就能让你为脑中幻想着的“美人”一次次付款,直到恍然大悟、惆怅万分。

八、“想助人”

总有人向二呆吹嘘:我不贪财,又不好色,能骗到我的骗子还没出生?其实,他可能不知道,“善良”也是被骗子利用的人性弱点之一。“助人为乐”是我们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必修课目。而帮助自己的“亲人”或是“熟人”,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是,你确定电话那头,真的是你的“熟人”吗?

九、“想当然”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我们也是一直被这样教育着长大。对于信任的人、信任的事,当然可以言听计从。而骗子会在第一时间,获取这种“信任”,方法通常是:伪装一个官方身份,能说出你的真实姓名、个人信息……但是,如果连个人信息可能会被贩卖的情况都不了解,那还能怨谁呢?

十、“想不到”

“疏忽大意”的被骗,同样不是因为“贪心”。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可能来不及多想。就算你有再高的学历,再高的智商情商,或许也无法避免,俗话说:“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

十一、“想省事”

张子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每个人都有“怕麻烦”的心理,多种骗术中都会融入这样的套路。先是凭空制造一个“麻烦”,然后再提出办法“帮”你解决。而你,只需要简单配合完成就好。这是遇到“贵人相助”了吗?非也,大多数情况是遇到了骗子。

终:这些“肥羊”到底是怎么想的?不用怀疑,骗子比你我都更加清楚……

最后,希望您也能够参与到我们的全民反诈宣传,将此条提醒信息转发朋友圈,您动动手指,可能就会阻止一起诈骗案件,少一名受害者!

来源:嘉峪关市公安局

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www0937com

标签组:[诈骗] [违法犯罪] [案件分析

上一篇京东金条可靠吗?利息高不高?

下一篇宜人贷需要什么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