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好友微信发语音借钱千万别信!最新诈骗套路来了!_红包

首页 > 社会 > 正文 2020-08-05

发表自话题:个人微信红包借钱

原标题:【提醒】好友发语音借钱千万别信!最新诈骗套路来了!

网络电信诈骗的套路,

你以为你已经都能识破?

新的招数又出现啦!

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聊聊网络电信诈骗的最新骗术,

帮您远离这些邪恶的套路!

套路1:谎称弄丢快递要求加

近日,一种新的冒充快递公司工作人员诈骗的骗术出现,警方已发出预警。

民警表示,诈骗分子的作案方式首先是冒充快递公司员工自称把受害人的快递弄丢了,打算全额赔款给受害人。然后,让受害人添加。

在中,先是诱导受害人进行网络借款,然后向受害人发送带有木马病毒的链接、二维码让其连接,使受害人手机中病毒从而诈骗被害人钱财。此类手法比较新颖,被害人较难辨别,请大家注意防范。

套路2:领红包破产 群里10个人9个托

“千万现金红包全网送!”“点点手指头转发就可以拿走现金大奖!”“某某企业十周年,老板任性送钱了!”……各种夸张标题的“红包”在群中流行开来。

这种红包与普通红包不同,打开后并非是现金红包,而是一个网页链接。网页显示要收红包首先需要在多个群中分享该红包链接,为了显示红包的“真实性”,网页下方还往往附带着“某某网友已成功提现××元”的字样。

实际上这种外链红包多为营销广告,目的就是为了诱导用户转发红包自带的网页链接,用户可直接选择举报。但也有骗子待你分享后依然不会放过你,还会继续诱导用户参加“优惠充值活动”,其结果往往充值是假,骗钱是真。而且在这过程中,一旦用户填写了手机号码等信息,还可能因此暴露个人隐私。

不仅收红包有风险,发红包的也要小心!发30返60、发500返1000,在群里发红包还能获得双倍返还,这样的“好事”要小心其中暗藏陷阱。此类返利的行为最近在群、群非常流行,一些诈骗分子建立所谓的红包群,其实群里面10个人9个托。

民警提醒,一旦发现自己被诈骗,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及时将被诈骗时间、被诈骗金额、转账时间、与诈骗分子联系方式、诈骗分子使用的账号(例如:银行账号、账号、支付宝账号等)提供给公安机关,便于公安机关有效开展相关调查和追赃工作。

套路3:制作"公安局"APP 使被害人输入银行卡等信息

与以往冒充公检法人员的电信诈骗不同,这种新电信诈骗中骗子制作了一款足以乱真的“公安局智能警务系统”APP,诱骗被害人输入银行卡等信息骗取资金。

据警方介绍,骗子制作的钓鱼APP具备“呼叫转移”和“短信拦截”等功能,刻意屏蔽了警方与被害人之间的通信联系。同时,该APP基本将国内所有的主流银行都囊括在内,不需要受骗人跨行转账或者自行网银操作转账。一旦受骗人将银行卡号、身份证、手机号、登录密码、交易密码等输入后,他的银行账户就基本处于“裸奔”状态了。

套路4:捡到彩票刮出“特等奖”?

在路上走着,忽然捡到一张“特等奖彩票”,是不是天上掉下了馅饼?

对于这类虚假彩票诈骗案件,反诈骗专家分析指出,骗子四处散发那些所谓的“特等奖彩票”,以此引起人们注意,一旦有人被“大奖”冲昏头脑而拨打了“兑奖”电话,便很有可能听信骗子缴纳“手续费”“奖金税”等,造成经济损失。除此之外,有些不法分子还会“做戏做全套”,事先创建虚假彩票网站,以此来打消用户疑虑,从而诱骗更多人上当。

为避免上当受骗,反诈骗专家提出三点建议:

一、不论是何种“大奖”从天而降,切勿被“巨额奖金”冲昏头脑,保持警惕最重要;

二、对方提出需预付“手续费”“奖金税”等钱款时,需仔细甄别其言论的真实性,不要轻易转账或汇款;

三、对于陌生电话,不可随意拨打或接听,在网上搜索信息时,不明链接或是有风险提示的链接不要轻易点击。

套路5:好友借钱发语音“是我是我”

通过发送语音来博取信任进而“借钱”是一种新型骗术,已在全国多地悄然出现。警方提醒市民,遇到好友借钱,最好能通过电话或视频进行确认。

对于这种新型骗术,民警表示,由于语音听起来是事主本人的声音,所以同事、朋友很可能被骗。在日常生活中,与陌生人应减少语音交流,避免对方有可乘之机,以防骗子将语音通过截取或者转录,变成一些可以被其所利用的形式。此外,也不要在网络上随意加陌生人为好友,更不要在与陌生人的聊天中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和声音。

套路6:区块链成传销新骗术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各种虚拟货币应运而生,鱼龙混杂,其中有不少是骗局。搞虚拟货币的骗子,打着“虚拟货币”、“区块链”等名义开展传销骗局,主要是抓住了普通投资者不懂虚拟货币、区块链,却又希望赶上虚拟货币投资热潮的心理。其骗局往往设置复杂,投资者很容易上当。而且,在上当后其投资很难收回。

专家提醒,各种虚拟货币平台普遍宣传“区块链”、“去中心化”等技术,有的还以国际组织、跨国金融集团命名,极具迷惑性,中老年朋友一定要慎重投资,最好不要涉足不熟悉的投资领域。

眼下,大学新生开学季即将来临,小编也特意总结了几种常见的校园电信“套路”,大学生们一定要多长个心眼儿,千万别被忽悠!

1

兼职刷单诈骗

不法分子在、等社交平台上发布“足不出户、工资日结、月赚万元”等网络兼职高额回报,网上商城刷信誉、网店刷单提高销量返还高额利润等诈骗广告,诱骗学生或者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先进行小额刷单,以退还本金获取5%—10%提成为由,返利取得刷单者的信任后,让刷单者进行大额刷单,然后以连环刷单任务、返利系统卡顿故障等理由麻痹受害人,并诱骗受害人继续加大资金刷单,骗取钱财,直至受害人意识到被骗。

支招

不要有“贪图小便宜”和“轻轻松松赚大钱”的心理,不要轻信所谓的高额回报,兼职必须选择正规的公司或中介平台,签订详实的劳务合同,任何要求垫资的兼职和刷单返利都是诈骗!

2

网络购物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或短信发布低价商品消息,诱骗买家与其联系,一旦买家上钩,便以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或者一旦买家付款到账便直接消失等方式骗取买家钱财,完成诈骗。或者通过盗号获得某卖家的账号,然后冒充卖家打出各种低价优惠的噱头,将消费者引到店铺里,然后再对消费者进行转移,转移到他预先设计好的虚假网站上进行交易,实施诈骗。

支招

不要有“天上掉馅饼”的心理,也不存在商品丢失进行退款、订单有问题、系统故障等情况;网购商品要使用比较安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不要直接点短信或链接网址,防止中木马病毒,以确保资金安全。

3

冒充客服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网购客服人员给买家打来电话,谎称因客服人员的操作失误,将买家加为会员,可以享受相关优惠,但是要每月从买家账户扣除500元的会员费,并问买家需不需要成为会员,如果不需要,可以帮助解除会员。然后通过手机、或给买家发送钓鱼链接,诱骗买家点击链接并填写信息,实时获取买家填写的账户名、银行卡号及密码等付款信息,完成诈骗。

支招

不要轻易泄露您的个人信息,也不要轻信所谓的电商客服人员,提高警惕,也不要向陌生号码随意透露银行卡账号和密码,如果有疑问及时与官方网站所留的客服电话联系核实。一旦上当受骗,收集证据并及时拨打110报警。

最后,小编再为大家送上一份安全贴士,希望大家要谨记这五个“一律”哦!

1.接电话、不管你是谁,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2.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3.只要一谈到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的,一律挂掉。

4.所有短信,但凡让我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5.不认识的人发来链接,一律不点。

来源:山西日报

标签组:[诈骗] [违法犯罪] [电信诈骗] [虚拟货币

上一篇520红包刷屏?有人微信借钱给别人,只因多打两个字,对方理直气壮赖账了

下一篇方山人注意!微信好友发语音借钱千万别信!最新诈骗套路来了!_红包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