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网易贷款是合法吗
近期,互联网上一款名为“京东白条”的APP,盗用“京东金融”的图标,利用“京东”的知名度疯狂实施诈骗。据权威部门统计,仅S市的受骗人就多达数百人,损失金额超过800万元。
(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正文共:1463 字
阅读时间:5 分钟
题图:主题配图
稿源:终结诈骗
ID:antifraud2
俗话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谁都难免遇到缺钱的时候,借钱!以解燃眉之急是稀松平常的事。
今天要解读的,正是目前发案排行榜上,所有诈骗类型第一名的贷款诈骗!
想要贷款,就必须要通过一个媒介物。
在各大新闻客户端、搜索引擎都能看到这些贷款公司的引流广告。有的引流到网站(平台),有的引流下载APP。
但是一个不出名的APP想要拉到“客户”(受骗人)的难度相当之大。假如利用知名公司的金字招牌,那就变得容易多了。
例如:今天这款“京东白条”APP,就偷偷搭上了“京东”的车,从而“身价倍增”...
我们通过特殊渠道(受骗人提供的下载地址)下载到了这款牛掰的APP。一起来看看是什么样子的!
在安装过程中被手机系统提示有安全风险。遇到这种情况时,一般我们是不会继续安装的。但为了剖析这款诈骗工具的详细情况,只能一咬牙一跺脚――装!
安装好进入APP之后,我们立即就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山寨味。打着京东的旗号,却用了支付宝的配色。这可能是骗子为了过滤一些警惕性较高的人群,故意设置的瑕疵吧!
为了搞清楚这个APP到底会收集哪些个人隐私信息,我们决定替大家以身试险――注册!(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第一步、提交个人的电话号码,并输入注册密码
如果你习惯性使用一个密码,那这两项信息,可能被骗子用来试探支付宝等各个平台是否可以登录(俗称“撞库”)。如果可以登录,那么账户里面的钱就会被清空。
第二步、上传身份证件
众所周知,身份证正反面的照片可以用在多种用途,有些审核不太严格(实名不实人)的个人业务,只需要这一项信息,骗子就可以代替你完成注册,让你不知不觉中成为骗子的帮凶。不上传身份证是无法进入下一步的。
第三步、亲属姓名及联系方式,还有
亲属的联系方式,是正规贷款公司也需要的信息,是为了方便在催收的时候,不会碰到人间蒸发的“撸口子”(贷款恶意不还)。而有些非正规的平台,可能不需要你填写,因为他们会通过APP获取手机权限,偷偷摸摸得到你的所有通讯录。
这里要着重一下:骗子要求填写号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进行交流,以便完成所有诈骗套路。(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第四步、填写银行卡号和预留手机号
输入银行卡号是很合理的操作,因为如果贷款申请成功,所贷到的款会直接打入这个账号。但是假如贷款不成功,这些重要的个人隐私信息可能会被贩卖。成套的个人信息价格不菲,之后各种套路都会接踵而来。
第五步、完善职业、住址等个人信息
我们本想通过贷款,直接完成一个“小目标”(一个亿),结果被告知超标。所以只能顶格填写30万。
至此,这个APP的使命基本完毕,剩下的就是等待资料审核的答复,还有骗子设下的套路。
由于我们填写的所有信息都是虚假信息,所以应该等不到骗子的主动联系了。但是对于骗子后续的话术套路却是略知一二。
破获的案件中所缴获的诈骗话术(节选)
简单来说,骗子都会要求“预付费”。通常使用的名义是想要得到贷款,必须先缴纳保证金、保险费、手续费、验证费、解冻费等等。
“防骗大数据”的资深读者们都能懂的,这些心急如焚需要“贷款”的人们,大多心理处于慌乱之中,极其容易被骗子所操控。(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除了京东以外,目前已有多个知名网贷平台被骗子盗名,各类专为贷款诈骗而生的APP数不胜数。该类案件也已经跃居诈骗发案排行榜第一名。需要资金周转的人们,在骗子画出的“大饼”面前,千万不要变成一个慌不择路、饥不择食的人...
(原标题:他们因为相信“京东”两个字,本想贷款却被骗了800万元……)
作者简介
“终结诈骗”为警方提供最专业的反诈宣传素材,为群众提供最有趣有料的防诈骗知识,普及防诈骗知识,交流反诈骗前沿观点。
内容来源:本文为终结诈骗(antifraud2)原创发布,作者|二呆,授权防骗大数据(FPData)转载,特此鸣谢!
转载声明:转载者请遵守CC协议,违规转载上黑名单!
编辑校对:白茂生(主编)、不知火煮(审核)、凌峰(制图)
揭秘曝光各类骗局、传销诈骗、金融诈骗、生活骗局、防骗支招、科普防骗知识。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提高您的防骗能力,从此后不再上当受骗!责任心铸就公信力,感谢您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努力维护良好网络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