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元赔付30万,支付宝C位出道的“相护保”,要加入吗?_保险

首页 > 财经 > 保险 > 正文 2020-08-06

发表自话题:支付宝0元套2000

原标题:0元赔付30万,支付宝C位出道的“相护保”,要加入吗?

「中国锦鲤」过后,信小呆火了,锦鲤火了。

凤五君和大部分小伙伴一样,锦鲤,不存在的...

在锦鲤这一波热度过后,支付宝又在10月16日放了一把大招。

支付宝大招

此处该有马爸爸风云巨变图

10月16日这天,支付宝推出了一款0元可加入的保险【相互保】

占据支付宝保险

C位的

【相互保】

上图是蚂蚁保险的打开页面

画圈的那个位置就是【相互保】

算是站在蚂蚁保险C位上了

很醒目!

可见支付宝对推出这款产品的重视程度

推出之后

这款C位产品也没有辜负爸爸的期待

用良好的数据

刷新了保险业的数据库

3天时间,用户破300万......

7天时间,成员已经超过700万人.....

作为一个业界传奇

在开始本文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

C位保险【相互保】

01\支付宝最新上线的消费型重疾互助产品,7天超过700万人加入;

02\保100种重大疾病0-39岁30万保额,40-59岁10万保额。

03\0元加入,后付费模式:只需承诺,有人理赔,费用均摊,每位成员为每个患病者分摊金额将不超过0.1元。

凤五君是21号早上看到的相关消息,当天晚上闺蜜群里的主妇小达人们就掀起了热议,并就该不该加入做出了激烈的讨论!

所以本文重点为大家介绍

支付保出的这个「相互保」是什么?

对比其他重疾保险高额的年费率,凭什么能0元加入?

最高30万赔付能拿到吗?

重点是,靠谱吗?要不要加入?

「相互保」到底是什么保险

其实这不是支付宝第一次推出保险业务,而支付宝不是第一家推出免费保险业务的金主爸爸。

2017年的时候,支付宝的保险产品种类就很丰富了,类似保险超市一般种类丰富。

而长年和支付宝打擂台的腾讯,肯定不能不参与啊,所以腾讯也是有自己的保险-微保,之前也不乏出现过免费领保险之类的产品。

既然市场不缺线上的保险,也不缺免费领的保险为什么「相互保」这么火?

原因有二

1形式上的新颖

0 元加入,先享保障。

准确地抓住了一般保险先交钱后理赔——「买了没享受到赔付就亏了」的抵触心理,反其道而行之,让消费者觉得可以先享保障后付费,这波不亏

2保险类型新颖

“相互保”是蚂蚁保险联合信美相互保险推出的保险产品。

相互保险直白点就是“众筹+保险”相结合的一种方式,用众筹的钱给病患理赔,而保险公司从每个理赔案件中抽取10%的管理费。

关键词:信美相互保险 相互保险

关键词解读:【信美相互保险】

一直到2015 年,原中国保监会出台《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才为这种保险形式打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大门。这次支付宝的合作方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就是首批三家相互保险社之一。

“相互保”是在银保监会备案通过的保险产品,承保公司信美相互也拥有相互制寿险牌照,接受银保监会的指导和监管,能够长期稳健运营。

关键词解读:【相互保险】

“相互保”对于国内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毕竟,2015年,这种保险形式才进入中国市场,其实,在发达国家「相互保险」很常见

相互保险在欧美国家已经有超过一百年历史,简单来说模式就是“众筹\均摊”。

查询相关报道数据,2016 年相互保险在全球保险市场份额占比 26.8%。在全球前十大保险市场国家,日本国内相互保险份额占比 39.1%,法国和德国分别占比 49.7% 和 47%,而中国的比例仅为 0.2%。

这样看来,“相互保险”尽管在国内不多见,但是在国际上是比较成熟的保险项目,支付宝推出的“相互保”,信美相互是保险主体,受银保监监管,偿付能力上有监督。

简而言之,有国家正规部门监管,可以拿到赔付!

保费真能0元?

答案是不可以。

但是前期保费不高的情况下,真的有可能是0元,所以短期内是可以加入的。

毕竟,先享受保障后付费,这一波亏不了。

而且可以观望,如果保费上涨,随时可以退出。

相互保的保额是固定的,30天-39周岁的保额为30万,而40-59岁的保额为10万。

根据规则,加入“相互保”需经过90天等待期,成功加入后,每月两次公示、两次分摊。

在公示日,期间发生的确诊赔案均会在适度隐藏敏感信息的前提下,给予公示并接受异议申诉。公示无异议的所有赔案产生的保障金,加上规定的10%管理费,会在分摊日由所有用户均摊。

举个例子:

假设有330万人加入计划,到了分摊日那天,发现有个30岁的成员患病了,需要给他赔付30万,加上保险公司收取的10%的管理费3万元,一共33万,会由这330万个成员一起来分摊,每个人交1毛钱

随着人员基数的增加,赔付的费用也会增多吗?

也有人问了,如果加入的人数越多,那么是不是得病的概率也越大?那么分摊的费用也会越高?

根据“大数定律”,当某个问题的调查样本足够多时,研究得到的参数才能无限接近真实情况,针对这个保险而言,主要的大额赔付30万,是针对40岁以下的,40岁以上赔付是10万。

而下图中所展示的数据为2017初,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

根据以上数据测算,当相互保的人员基数稳定后,每月的保额差不多会在100元左右,相当于1200元购买了给付型定期重疾险。

但是,目前算是前期,0元加入,短期而言,费用不会很高。

在得到判断之后,凤五君选择了0元参与,如果在后期缴费分摊过程中,发现费用高起来了,每期结算之后可以直接退出。

什么人更适合加入“相互保”

交同样多的钱,并不是人人都能赔30万的!

要加入相互保,有一点小门槛:

1. 芝麻信用分650以上;

2. 只对蚂蚁会员自己及其未成年子女开放;

3. 会员自己的年龄在18-58周岁之间,59岁不可以;

4. 要过健康告知。

5. 40岁以下可以理赔30万,40岁以上只能理赔10万。

关于健康告知如图

门槛其实不算太高,但是本着交同样的钱享受的赔付额度差距比较大来看,这款相互保还是更适合40岁以下的年轻人,年轻人投保,赔付额度30万,是比较划算的。

“相互保”能否代替重疾险

对比重疾一年高额的保费,“相互保”分摊价格比重疾险低不少,是不是可以替代重疾险呢?

直接引用蚂蚁金服保险事业群总裁尹铭的答复,“相互保”并不能替代现有的重疾险。

第一,“相互保”保障额度还不够高。39岁以下保障额度为30万,40岁到59岁保障额度为10万。现实中,重大疾病的患者和家庭所需要的医疗成本远远高于这一数额。

第二,“相互保”的保障期限不够长。“相互保”会在60岁后自动退出,而《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数据显示,重大疾病的发病率随年龄递增而不断升高。在最需要保障的时候,“相互保”并不能起到作用。

看过《我不是药神》之后,相信很多人和凤五君一样对重大疾病的花费有了hin直观的了解.

30万这样的额度在当前的物价情况下,多吗?绝对不多!

所以,“相互保”还是比较适合作为重疾险的一种辅助,作为保险配置的一种会比较合理。

——小结论

说了这么多,凤五君认为,目前【相互保】当下0元加入,加入就享受保障的情况下先享受保障再付费,这事儿不吃亏。

后期基数稳定后,如果觉得费率过高(预计不超过100元每月),那么可以随时退出。

除了以上,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01不可用这个相互保

完全替代传统的终身重疾险

相互保算作一个辅助性保险。

当然,如果家庭经济负担比较重,经济条件不好,暂时没有闲钱买保险,那么目前的相互保,是一个性价比非常不错的选择。

02正确理解40岁以前赔付30万—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0元加入,40岁以前审核通过即赔付30万!

这句话指的生病确诊时提出申报的理赔年龄,跟买保险时的年龄没关系。

比如你现在27岁,现在买了这个相互保,期间你一直没有生病,在你41岁的时候生病确诊符合赔付要求,那也只能赔10万。

(以上观点仅供大家参考哦~但是论据该摆都摆了,自行判断哦,这可没金主爸爸赞助。)

怎么加入相互保

为避免广告嫌疑,直接上两张凤五君自己的截图。

圈圈画的丑,但是该框的都框到了!

看完再不会,只拿小拳拳锤胸胸了!!!~

互动话题

关于保险,该不该买,你怎么看?

你对相互保这种“均摊众筹”的保险,有何见解?

期待高手互动哦,让我们成为大家的小明灯。

标签组:[支付宝] [保险] [相互保险

上一篇支付宝1688赊账进货领取进货红包 0元购买各种包邮实物

下一篇本色世界继续到账105元支付宝现金 0撸70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