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的100亿元利润中,有45亿元来自重庆2个小贷公司?

首页 > 财经 > 金融 > 正文 2020-08-11

发表自话题:什么平台可借100元

近期,央行针对线上联合消费贷款规模进行排查摸底,其中特别要求银行将与蚂蚁花呗、蚂蚁借呗的联合贷款单列,一度引发市场猜测。有的人说这次监管部门是动了真格了,花呗不敢再用了,也有的说监管部门是希望排摸情况,控制风险,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线上联合消费贷款?线上联合消费贷款市场究竟如何?为什么监管部门现在才出手?

一、什么是线上联合消费贷款?

蚂蚁花呗、借呗、微粒贷等大家应该都很熟悉,通俗地讲这一类就是线上联合消费贷,严格意义上讲,就是指金融机构经由互联网获取合作机构推送的客户信息,并与其他机构采用同一贷款协议,按约定比例向同一借款人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

这类贷款有三大特点:

一是线上化运营,运用大数据、AI智能、区块链技术等开展贷前风险控制和贷后管理;

二是联合化运营,具体来说就是平台负责获取客户,做好前端营销,银行负责提供资金,做大贷款规模;

三是仅限用于消费。我们知道,花呗、借呗等信贷额度虽然说是可以循环往复使用的,但是系统很明确,在借款的时候就提示用户仅限用于消费,若用户恶意套现或者资金流入股市,一旦被系统监测将采取风控措施。

由于目前市场还未有明确的数据公布,我们从《财新》杂志去年11月份的统计数据看,当时全国联合贷款市场规模约2万亿元,其中蚂蚁金服占比到一半以上,约万亿规模;微众银行2500亿元,平安普惠3000亿至4000亿元,三家互联网金融巨头合计占到这一市场的9成。

二、线上联合消费贷款市场究竟如何?

上面说到,蚂蚁集团、微众银行、平安普惠三大巨头的联合消费贷款约占到了市场的9成。那为什么其他机构没能抢到这块蛋糕呢?

我们了解到,联合消费贷款的市场首先是被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撬动”的,当时在2015年5月开始上线,但是却被花呗和借呗“后来居上”,并引发流量巨头趋之若鹜,再加上当时如日中天的余额宝,花呗借呗顺势而上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除此之外,联合消费贷款想要取得快速发展,离不开三大关键因素:

一是庞大的用户群体。支付宝和如今的月活客户数早已破10亿,而平安普惠则有零售银行巨头平安银行作为获客渠道,为联合贷发展提供支撑。

二是稳定的信贷额度。联合贷的资金大部分是银行信贷规模的,所以在这三大巨头的背后,都是有稳定的存款、理财等获取储户资金的渠道和产品。

三是宽松的监管环境。虽然说监管部门到今年7月才开始正式排查联合贷的规模和不良率等指标,但是花呗、借呗乃至微粒贷的坏账率一直较低,在行业中极富竞争力,监管部门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今年才开始真正出手,给了市场宽裕的发展空间。

三、为什么监管部门现在才出手?

毫不夸张地说,2020年所发生的99%的事情,包括监管部门出台的政策,都与疫情影响有关,经过小编总结,原因主要有两点:

1.把控消费贷款风险,进一步刺激实体经济。

从近两年的消费贷款数据来看,我们发现,自2020年以来,金融机构个人短期贷款余额一度出现跳水式下降,2020年2月末降至最低点13万亿元,较去年末缩水2.43万亿元,今年6月末才回升至14.34万亿元,但仍有较大缺口,这短期贷款中就包含了大部分的个人消费贷款。

消费贷款余额的缩水是消费持续低迷的外在表征,央行此次出手排查联合消费贷款,其初衷肯定不是为了打压市场发展,而是为了排摸和评估市场风险,促进市场合理有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刺激实体经济,推进经济复苏和增长。

2.联合消费贷款盈利空间可观,应适当加强监管。

大家肯定十分好奇:蚂蚁借呗究竟有多赚钱?

我们可以来试算一笔账:

假设你有10000元借呗额度,日利率万分之4,用一整年就是360*4=1440元,相当于年化利率14.4%,超过大部分地区民间借贷的利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上海高级金融研究院的线上会议上曾透露:蚂蚁金服的100亿元利润中,45亿元利润重庆两个小贷公司。(指: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分别是花呗、借呗的展业载体)。

所以,央行的监管还是师出有名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联合消费贷款的调查其实并没有市场传闻的那么可怕,至于联合消费贷(如花呗)上央行征信怎么办?内涵金融相信,目前花呗用户数约3亿人,银行再怎么折腾也不会为难每一个花呗用户吧?不然业务怎么开展?

大家怎么看?

标签组:[消费贷

上一篇30元充100元话费怎么做到的?

下一篇借“卖口罩”电信诈骗100余万元!抓了!!_疫情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