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向你借钱,先不要着急问“借多少”,聪明人都这样做

首页 > 社会 > 正文 2020-07-29

发表自话题:怎么借钱快而又简单

对于任何人来说,金钱问题都是一个敏感话题。所以人们常说朋友之间最好不要有金钱之间的来往,也是为了防止以后谈钱伤感情。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这样的案例:

刘东和马强是一对多年的好友。有一次,刘东手头上紧,急需一笔钱用,就开口向马强借钱:

“最近手头有点紧,能不能借我点钱?”“借多少?”马强有些为难,下意识地问。“可不可以先借2万?”“嗯……我现在手头也不方便。这样吧,这里有2000,你先拿去用,可以吗?”“2000不太够,看在老朋友的份上,帮帮忙,能不能多借点?”“那我看看……”

讨价还价最后,即使马强把2万全部都借出,估计刘东也不会心存感激,因为在他的心里已经出现了疙瘩:我们的交情,原来在你心里不值这点钱!

更何况,马强根本就不想借给刘东这么多,但他第一反应就问“借多少?”,显然大错特错了,为什么?

“借多少”一出口,就失去了拒绝借钱的绝佳机会

面对多年朋友开口借钱,马强上来就把话题集中在“借多少”这个问题上,给刘东的暗示是:能借+没准还想多借给我点,这么一想,刘东立马提高了期待。

可问完的结果却是,只给个零头,刘东的期待,一下子从巅峰跌到谷底。他会想:你如果一开始就不打算借,干嘛问数额呢?既然问了,起码借一半也行啊,只给个零头……打发要饭的呢?

最后,结局很可能就是,马强虽然也借钱给刘东了,但同时,也失去了原本可以收获的人情,吃力不讨好;而刘东,就算拿到了钱,也觉得受了侮辱,心里不痛快。

借钱时,每个人在对方心里,都有一个对应的“情感数额”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人情社会,不论是亲戚,还是朋友,在各自心里,说白了,都或多或少与某个具体数额挂钩,这与亲疏远近、人品利益有很大关系。亲戚关系近点的、朋友交情好点的、人品可靠的,能借就会多借点;但是,关系远的、交情没那么好的、人品差的,尽量少借或不借。

比如,平时联系少的同学朋友,突然来借钱,我们心里顶多借个四五千,对方能还则还,不还也就不指望了;而平时联系较多的亲戚借钱,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大几万的也会借,但太多了自己也会心疼,还得天天想着对方什么时候能还。

当然,这个“情感数额”,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是不能拿到台面上对比的,否则就成了很不讲情面的事儿。因为,你在别人那里,同样也有个“情感数额”。

正因为这样,当别人向我们借钱时,他们自我感觉的那个“情感数额”,跟我们内心对其认定的“情感数额”,往往是不对应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会低于我们认定的数额,这就尴尬了。所以,一旦你提出“借多少”,把重点放在具体数额上,那你俩的关系,基本离破裂不远了。

人情,一旦用具体数额来衡量,甚至还要讨价还价,结果就是,两个人都觉得自己亏了,彼此还不领情;再加上日后,一个不想还、一个催着要,不管是友谊还是亲情,就在这种要债中,走向疲惫,最后破裂。

有层次地拒绝:别关心数额,先关心原因

遇到朋友或其他人开口借钱,第一步,先别问“借多少”,而是问“为什么”。

区别就在:你如果上来就问“借多少”,那接下来话题的重心,还是落在你身上,比如对方回“2万”,那意思是“你借不借,看着办吧!”但是,如果你问“为什么要借”,那话题是落在对方身上,对方要提供原因、用合适的语句,来阐述他的理由。

另外,你首先问别人原因,一方面显得你特别关心对方,另一方面也给自己备足了下一步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现在对方借钱无非就是这两种理由:

救急比如对方亲人病危需要钱,或者在明确的短时间内贷款周转不开,等等,这种在保证真实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能帮则帮,毕竟,谁都有困难的时候。但是,如果对方的数额过大,我们就要解释清楚,在我们能力范围内,给对方以援手,对方也不会挑理。

免息就是把你当免息贷款,为了省去跟银行借钱的麻烦和那点利息。比如对方想要买房、买车,或者其他大件儿。面对这种理由,一旦你借出去,以后,你们很可能就以催款关系为主,对方自觉点儿的,可能主动早点还你;不自觉的,就会躲着你,你们的关系,也会莫名其妙地越来越僵。

那一开始该怎么委婉拒绝呢?

一方面,继续深挖原因,取得对方信任,另一方,给一个自己借不出的相似理由。

比如,当对方说“买车首付不够”时,你可以说,“理解理解,现在好点儿的车,确实太贵了。”千万不要直白地质问对方:凭什么要买超过自己能力的车子?为什么不骑电动车?这样显得很不客气。

你只有跟对方站在统一立场,取得对方的信任,对方也才好向你吐露实情:还不是丈母娘或老婆逼的,要面子不拉不拉。

这时候,你就可以给出一个同样相似的理由,比如“这压力我懂,最近也是,丈母娘过来帮我们看孩子,正琢磨换个大点的房子,现在的空间太小又挤,天天都少不了摩擦……”

你这样一说,能快速得到对方的理解,原来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即使在不近人情,也不好在纠缠你借钱了,而且这样做还不会影响你们之间的感情。何乐而不为?

在社会上,不像在家或校园,不是每个人都有个好爸爸、好老师,能手把手教你怎么说怎么做,只能靠自己去学去积累,很多时候,你的临场第一反应、第一句话就奠定了你自己未来发展的好坏。

无论在哪,高情商会说话的人,更受欢迎!

在生活中,那些高情商会说话的人往往会有更多的朋友,人脉就是资源,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有的人就是因为不会说话,容易得罪人,个人形象毁于一旦。

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弄好了,可以帮你青云直上,弄不好,就会有无数双小鞋在等着你。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社会处处是陷阱,很多人就是因为不注意细节,最终在生活中、职场上、社会上吃了大亏。

所以人际关系学家卡耐基也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技术知识,还有85%靠口才艺术。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家庭生活,语言表达能力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是职场中,最能体现一个人分量的是“说话”和“办事”的能力。

但是,谁也不是出生就会说话,生下来就情商高,这些都是靠后天培养,通过知识的储备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来实现。

给大家推荐一套近期很火的书,有关人际交往、提升口才,它总结了人生成功的3大技巧“做人、口才、修心”,通过具体的方法和步骤,教你怎么拒绝、怎么赞美,如何幽默,怎么说话办事、怎么做人等,图文并茂,非常详细。如果你在人际交往、职场上、社会上总有不顺,看看它,会有启发。

《为人三会》:教你如何说话办事,处理棘手的人际关系;《口才三绝》:教你如何赞美、如何拒绝、如何幽默;《修心三不》:教你在面对困境时,如何调整心态,不被情绪所控制。

董卿也推荐过:假如你的嘴很笨,29岁之前,逼自己读完3本书,没有你进不了的圈子。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让自己的情商再高一点,建议读一读这三本书。它可以教你如何获得好人缘,如何轻松融入朋友圈,获得友情、爱情甚至更多的工作机会,升职加薪。

官方正版出售只要69元,平均每本才二十三块钱,一包烟钱都不到,但是升职加薪可不止一包烟钱哦,这么好的升职加薪机会你确定要错过!

赶快点击下方商品卡购买~

标签组:[两性] [情感] [马强

上一篇急需5万到哪里借钱怎么办理?急需5万在这办理下款最快!

下一篇马云、王健林都很有钱,如果亲戚来借钱怎么办?网友:真霸气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