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贷人的噩梦:如何理解小微金融的风险控制?_贷款

首页 > 财经 > 金融 > 正文 2020-08-11

发表自话题:不看个人征信的小额贷款平台

原标题:申贷人的噩梦:如何理解小微金融的风险控制?

对于小额贷款的风控体系颇有疑虑和怨念的群体,除了想要贷款的申贷群体,大概就是资金服务从业者本身了。

想要理解小额贷款的风控,首先要知道,

风险控制这个玩意是干嘛的?

风险控制,说白了就是控制引发企业损失的风险,而小额贷款的风险控制,则是通过申请人的个人征信、企业征信、财务数据、家庭情况等多种维度,去判定这个人、这家企业的未来营收潜力与未来一定期限内的收支状况,这就是每一个客户给企业所带来的成本和预期风险。

这个过程也被称之为风险控制,其精准度决定于数据来源和数据分析模型。

为了摊平企业的成本、降低企业的风险,企业会根据你的数据出具申贷人的可承受贷款额度、建议还款期限和不一而论的利率。

所以,看到哪家金融机构宣称自己拥有统一的利率,一般就这三个原因:

1、非征信绝对优质的客户不做或大量的准入条件,常见于银行或部分高准入贷款产品;

2、利率较高到足以摊平企业风险(也就是信用良好者支付较高的利息费用为风险程度高的人买单);

3、出审额度较低,个体违约风险小,常见于网贷

风险控制哪家强?

说强可能会有些偏颇,我国小贷的风险控制发源整体来讲是较晚的,尤其是针对没有系统财务流水和报表的小微企业,很长一段时间导致做小生意的这些人借贷无门,或者只能被迫借取高利息高风险的私人贷款。

三个比较大的突破是,

1、数据:互联网的兴起尤其是淘宝等电商的兴起,使得消费者的风险数据有更多维度可循,这个阶段不止为小贷,也为消费金融和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2、征信:2012年通过的《征信业管理条例(草案)》,使得个人征信系统建立,从而使得个人的诚信记录真正可查询,为预判个人的逾期风险提供了最为有公信力的依据;

3、技术:2003年左右,一大批商业化贷款冒头,中安信业等首批无需抵押物无需担保的小额贷款公司出现,引进和研发的信用贷风控技术,让整个贷款行业迈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此之前,抵押物和担保人是金融机构降低风险的一大手段,无需抵押和担保的贷款方式,在有限的数据来源下必然需极其精确的风险控制模型,而中安信业彼时在德国引进的IPC风控技术,一度称之为可以“不看征信不看流水甚至不看营业执照的小微企业经营性贷款审批方式”,这使得当时小微企业贷款难度连降N个level。

乃至于到2020年的今日,IPC技术也是很多金融机构风控体系的核心或者进化品。

事实上,风险控制技术标准的最直观表现在于各家的逾期率,而逾期率只能根据行业平均水准来判定,并非平稳就是强,受今年疫情影响,各家金融机构逾期率显著飙升,能不能稳住,还是得看底蕴。

说白了,风险控制本身对于企业是降低损耗成本的重要技术,对于得不得就是与万元起打交道的小额贷款,没有风控技术就没有在行业内存活的资本。

当然,对于贷款申请者来说,倒也不必太过于排斥风控手段,优秀的风控手段,往往能给出你能承受的较为合理的额度和利率,避免出现负债过重导致逾期的情况。

本文来源于知乎@金融百宝箱 ,已获授权,转载请后台私聊!

标签组:[贷款人] [小微金融] [风险控制

上一篇小额贷款为什么总失败 你可能踩了这些地雷

下一篇央行方面确认花呗接入征信近期恢复:不要过度负债、不要逾期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