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百分百通过的借贷平台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统计,2015—2017年房地产全行业加权总资产负债率分别是80.48%、81.11%、83.36%,而泛海控股则分别是87.19%、85.17%、85.36%,相比前两年略有降低,却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泛海控股今年三季度末仍保持在85.87%,尚未看到下降趋势。
2017年底时,泛海控股负债总额达到1603亿元,是2013年底的5倍多。除负债飙升带来的偿债压力外,巨额财务费用也吞噬了净利润。
2017年,公司财务费用22.88亿元,同比增长1.16亿元,比2015年增加近一倍。
对此,泛海控股2017年报中称:“受地产严调控、金融去杠杆、流动性趋紧等因素叠加影响,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持续收窄,融资成本不断抬升,且公司部分存量债务陆续到期,公司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泛海控股表示,要通过加快房地产项目去化和回款、提高各业务平台盈利能力等多种措施,优化资产负债率,确保公司资产负债率保持在安全边际内。
2018年半年报,该公司再次提及降低资产负债率、确保财务稳健。
但到今年三季度末,泛海控股负债升至1785亿元,比年初增加了183亿元,创出上市以来新高。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利息支出15.83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41%。这个利息支出规模,已然超过去年同期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 担保余额逐年增加,担保比例远高同行
2017年报中,泛海控股直接和间接控股参股子公司达172家,这些公司对外融资,需要上市公司给予担保,加大了公司担保总额,提升风险级别。
仅11月份,泛海控股已经为子公司提供了4笔担保,除了合计46.2亿元人民币业务,另有6.86亿港元业务。
最近一次担保发生在11月21日,泛海控股的境外全资附属公司中泛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泛集团”)拟向澳门国际银行广州分行申请上限6.86亿港元的融资,上市公司称将为此次融资提供质押担保。
中泛集团主营投资控股及项目开发,主要的经营地为香港、美国、印度尼西亚。2017年全年亏损2.52亿港元,今年前三季度亏损2.08亿港元,当前资产负债率89.52%。11月16日,泛海控股已为中泛集团20亿元上限的融资提供了担保,加上这两次,为中泛集团融资提供担保达6次。前4次融资合计9.26亿美元,融资期限3年,泛海控股提供期限相同的等额担保。
截至11月21日,泛海控股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实际余额为825.4亿元,占到了公司2017年12月31日经审计净资产的411.27%。
泛海控股近年来担保余额增速较快。《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查阅其2015—2017年报,泛海控股担保余额分别为333.33亿元、652.53亿元、853.64亿元。
业内一般以净资产高低来衡量对外担保水平,特别是用担保余额对比净资产的比例来衡量担保余额对公司的风险。
简单的理解是,担保对象向银行借款时,上市公司以自有资金在银行的存款为担保对象做担保,以增加信用。一旦担保对象不能按时偿还贷款,银行将有权向提供担保者追偿,甚至冻结其资产。当担保总额超越净资产后,如果被担保对象全部违约,上市公司将无力代偿。
泛海控股2015—2017年净资产增长速度似乎追不上担保的速度,担保额占净资产比例分别达323.99%、356.09%、425.34%。
在2017年底时,同样是处于房地产行业的保利地产此项指标只有118.46%、万科是22.31%。
从担保对象结构看,泛海控股高风险担保也在增加。具体就是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担保和担保额超越净资产50%后提供的担保。
此前有IPO发审委人员透露,一般认为,公司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是40%~60%,有利于风险与收益的平衡,一般行业企业的正常负债率在30%~50%,部分行业可以放宽到60%左右, 70%的负债率则是普遍认为的警戒线,除金融业和航空业外,超过这个负债水平的公司,会特别谨慎判断其财务可能出现的风险。
证监会早在2003年时明确,上市公司不得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债务担保,后来取消了这个限制,但也提高了门槛,从运作程序上增加难度。
沪深两交易所要求,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公司提供担保,上市公司应当在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可见其蕴含风险之大。
2015—2017年,泛海控股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余额180.74亿元、320.56亿元、470.92亿元,占各年度担保余额比例分别是54.22%、49.13%、55.17%。不仅总额增加,占比也逐步提升,占到了总额半数以上。
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也是逐年升高。2015—2017年分别是101.15亿元、240.34亿元、282.85亿元。
为子公司提供担保,风险爆发后,上市公司代偿也有先例。
滨化股份(.SH)为其控股子公司榆林滨化绿能有限公司提供了两笔担保,合计1.3亿元,其中5000万元由滨化股份独自担保,另有8030万元由滨化股份与其他4家企业共同担保。2016年1月5日,滨化股份披露,该子公司银行承兑汇票被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利用职务之便取走,导致到期银行贷款共计2.11亿元不能足额偿还,担保的1.3亿元发生代偿风险。滨化股份股价当天大部分时间躺在跌停板上。
2015年底,滨化股份货币资金只有4.48亿元,幸亏这笔担保仅占其2015年末净资产2.7%,如果超过100%,后果不堪设想。后来,滨化股份陆续接到法院《执行通知书》,要求代为偿还此子公司的借款。截至2016年7月,滨化股份已为该子公司代偿借款1.3631亿元。
>> 大股东所持A股几乎全部质押
泛海控股大股东是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泛海集团”),除了泛海控股(000046.SZ),还控股和投资了民生控股(000416.SZ)、中泛控股(00715.HK)和民生银行(.SH、01988.HK)、联想控股(03396.HK)等多家内地与香港上市公司。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发现,泛海集团持有的3家A股上市公司股权基本都已质押,可见其手头资金确实不宽裕。
泛海集团持有泛海控股68.02%的股权,到7月28日,已质押67.85%,占其持有总量的99.76%。仅今年7月就质押了6笔。据泛海控股披露的质押信息,现在被质押股权分41笔质押给信托、券商和银行等机构,近期质押用途多为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7月24日、25日,泛海集团持有的泛海控股股份解质押3.32亿股,在7月26日即又质押给大连银行北京分行3.68亿股,几乎是刚刚解质就再度质押。
泛海集团还持有民生银行16.83万股,在2017年12月上旬时已经将16.8万股质押,持股质押率达99.82%。这些股票2019年6月后才能陆续解除质押。今年6月8日,民生银行为泛海集团年度授信额度116亿元,期限一年。
泛海集团也是民生控股的控股股东,持有民生控股1.2亿股。在2017年12月中旬时,其中的99.99998%已被质押,只有28股尚未质押。这批股票是刚刚解质押后,迅即再质押给同一机构用于融资。
幸运的是,今年以来,这3只股票市价跌幅并不大,尚未触及股东平仓线。
泛海控股现在市净率1.25倍,市盈率10倍,泛海集团认为“目前的股票市值不能完全反映公司转型战略实施以来的价值”“基于对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股票价值的合理判”,称自6月20日起至12月31日,将增持股票1亿~10亿元。现已累计增持1.96亿元。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就以上问题采访泛海控股,至本文截稿,尚未收到公司回复。
文字编辑:周琦
标签组:[股票] [资产负债率] [质押担保] [净资产] [股份质押] [股权质押] [中国经济周刊] [泛海国际] [泛海]
下一篇:鑫法言说周刊02
2021-02-03
2020-12-15
2020-12-15
2020-12-15
苏宁将全部股权质押给淘宝;蔚来汽车拟发行6000万份ADR,盘后跌超5%_公司
2020-12-15
2020-12-15
2020-12-14
2020-12-14
网贷天眼早报:苏宁回应创始人10万股权质押淘宝 一非法集资案新进展
2020-12-14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