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聊"来4000元 安阳县法院成功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

首页 > 社会 > 法制 > 正文 2020-08-23

发表自话题:手机微信借钱怎么借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高志强 牛静芳 通讯员 黄宪伟 文图

随着互联网和的普及,法院办案也开始时尚起来了。近日,安阳县人民法院通过手机聊天、视频,成功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说服被告通过转账将欠款还给原告,得到百姓的认可点赞。

“这办案速度真快,俺从心眼儿里为法院的工作人员点赞!”1月31日下午,原告丁某握着该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手连连表示感谢。

昨日,记者从安阳县法院了解到,原告丁某是安阳县安丰乡人,在水冶镇一公路附近开有一个修车店,有很多人去其店里修车,也交了很多朋友。被告魏某是一位火车司机,也经常到丁某的店里修车,是丁某的老顾客,两人慢慢就熟起来。2016年年初,魏某向丁某借了几百元钱现金,加上之前修车的欠款三千多元,共有4400元,随后,魏某向丁某写了4400元钱的借据。

然而,让丁某意想不到的是,借款到期后,丁某多次催要,魏某却拒不偿还。无奈之下,丁某于今年1月份向安阳县法院提起诉讼。

案件进入法院诉讼中心以后,负责调解案件的干警张艳敏及时与被告魏某进行联系,为便于沟通协调,还相互加了对方。张艳敏通过视频让原、被告双方进行了身份确认。

“案件事实清楚,还钱是迟早的事,你是什么态度?”

“我也没说不给他,他告我我就生气,我现在在外地,也没钱给他。”

在接下来的时间,张艳敏每到工作之余,就通过手机与魏某进行交流,询问两人的具体情况。多次进行情感沟通和交流,通过明理释法、耐心调解,最终说服魏某同意还钱。

1月31日下午,魏某通过手机转来4400元钱,张艳敏当即让原告丁某领取了该笔款项,双方的纠纷也终于解决。

昨日,记者从安阳县法院了解到,近年来,该院在互联网时代下不断推出便民利民举措,主动适应新形势并提高信息化水平,引入“互联网+”理念,先后开设网上立案、异地视频开庭、微博直播案件、腾讯和调解案件等,将新媒体运用融入到审判执行工作当中,及时高效化解矛盾,收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来源:大河客户端

标签组:[法律] [法制] [法院] [法院调解

上一篇微信转账借钱给他人,被赖账咋办?

下一篇微信怎么才能有微粒贷 来试一试这几个方法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