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正规网贷借贷平台
今天小编无意中看到了一个网贷平台现在的合同就是他们口中的协议,根据他们的协议等于说网贷平台在这场交易中不承担任何责任,但是这些网贷平台收那么高的利息做什么,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根据最新修改的信息安全:非法泄露、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将获罪,【修正条款】在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修正前条款】第二百五十三条【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盗窃罪】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律师解读】1、从犯罪构成各方面综合来看,修正条款的规定应认定为两罪,即“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购买、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2、“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主体列举性的表述为“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上述列举的五个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属于本罪的犯罪主体范围,取决于对条款中的“等”字的解释。个人认为,从目前公民个人信息受到侵害的客观情况看,本罪的犯罪主体应作扩张性解释,将合法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单位均作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3、我国尚未制订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如果国家法律、法规或者规章中没有相关的针对公民个人信息收集、管理的单位及工作人员的义务性规定,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也就缺乏了成立本罪的前提性法律义务。因为修正条款要求“违反国家规定”,因此,即便前述存在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严重行为,也不宜将其认定为犯罪。 4、公民个人信息外延过大,修正条款中表述的“个人信息”的范围有待进一步明确。 5、修正条款罪名的成立还要求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何为“情节严重”应及时作出相关的司法解释,以利于司法实践中的准确认定。
小编只想告诉这些非法的网贷平台,法律就是法律,不是你们偷偷的修改了合约就是能成的,私自修改已经签约好的合同也是一种犯罪行为,请你们停止你们的违法行为,由于你们的违法性质严重,造成借款人名誉损失和精神损失最终还是要走到司法程序上来,请你们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用正规的方法来解决现在的问题,而不是一再的犯罪。
征信花负债高还能下款的网贷平台偷哪些?2022征信乱必下款口子
2022-08-06
2021-02-09
想贷款买车?网贷平台又被下架,还有其他门槛低,下款快,最好只要身证份的网贷平台?
2021-01-31
2021-01-30
网贷平台“好日子”到头,这3种债务无效,借款人可以无条件不还
2021-01-03
2020-12-01
网贷平台被大力整改,目前仅剩3家存活,余下的它们将何去何从?
2020-11-26
2020-11-18
目前P2P网贷平台上多数电子合同是自动生成的,这种的可靠吗?
2020-10-07
网贷平台倒下后,投资者害怕血本无归,借款人也不知道怎么还钱!
20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