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十八岁借钱平台哪个靠谱
文|無罄
美团版花呗在酝酿大半年后终于尘埃落定。
然而,29日之前,有多名用户向数金社反映,美团买单强制用户授权查询征信,而美团借钱则通过第三方公司暴力催收。
01
“买单”“借钱”被迫开通 满18岁即可申请或难禁校园贷 实际上,从2019年9月开始,美团就已开始灰度测试这款全名为“美团生活费•买单”的消费分期产品。 据介绍,美团买单是由重庆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美团旗下小贷公司)及与其合作的金融机构提供的在线消费金融服务,特点是“这月消费,下月还款”,在一定期限免息。使用场景多为美团旗下APP,如点评、美团买菜等。买单的账单日为每月1日,还款日为每月8日, 使用方法和支付宝花呗如出一辙,因此也被称为美团版花呗。
截图自5月29日之前
02
“无感知贷款”遭诟病 美团内部人士:产品存在漏洞 就被强制查询个人征信及开通借钱功能一事,数金社咨询了美团金融客服。该客服表示,开通借钱就代表着用户要被查征信。 关于为何会自动跳转人脸识别界面,而且无法撤消和退出的问题,该客服表示,这是产品设计的缺陷。 针对上述问题,有美团内部人士对数金社表示,目前美团买单和借钱业务已经分开,不存在捆绑开户的情况,而且买单业务也不会查询用户征信。他表示:“因为5月29日产品(美团买单)将上线,所以有很多漏洞,在不断调试。” 显然,美团金融所谓“产品设计缺陷”“很多漏洞”的说法并不能给大众合理合法的解释。而“耍流氓”式的做法也颇有美团金融为了收获潜在用户过于心急的意味。 但众所周知,人脸识别的初衷是在方便用户支付的同时保障用户支付安全,而不是为了让金融机构 “钻空子”规避责任引发潜在的风险。 关于这些,美团金融显然做得还不够。 在微博、知乎、黑猫、聚投诉等平台上,多位用户也投诉称,在美团金融APP遭遇过强制性的“买一送一”,即开通美团买单服务同时会被附带开通借钱服务,在此过程中还会被查征信。 一位风控人士表示,美团买单的开通可能采取的是预授信模式,用户在使用美团系列APP时已经实名认证过,平台获取了相应的身份信息。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印证。 此前,有媒体爆料,美团利用“领优惠开通”的便利,使用户“无感知贷款”。 具体操作是,用户在美团APP点完外卖、付完款之后,会自动跳出来一个再次下单的“特权红包”。用户领取“特权红包”之后,美团并在未经过用户输入姓名、身份证号以及同意人脸识别等常规贷款程序的情况下,便自动为用户生成买单和借钱的额度。 看似“人畜无害”的操作,实则存在诱导用户贷款的风险,同时,用户征信频繁被查,对其个人信用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其中利害不言而喻,而美团方面“产品设计缺陷”的说法显得云淡风轻,最后引发的借贷风险无疑将由用户买单。 既然是“买一送一”,那么,借钱业务是否也会强制查询用户征信,会不会出现买单中强制进行人脸识别的情况? 数金社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在“借钱页面”点击“领取额度”时,如果用户事先未实名认证,则会出现下图所显示的情况。
截图自5月29日之前
修改前界面(左)和修改后界面(右)对比
03
“借钱”投诉量近6000, 想要撼动“花呗”有点难 聚投诉上显示,美团金融的投诉量已经达到5947件,而解决率只有两成。 投诉内容除了前面提到的让用户“无感知贷款”等问题外,还有很多内容和“暴力催收”有关。 一位浙江的张先生告诉数金社,因为借款逾期,一上午能接到美团催收70、80通电话,周围的亲戚朋友也已经被“问候”了。 同样是被美团金融突然断贷的林女士,也深受第三方催收公司暴力催收的骚扰。林女士多次向美团投诉暴力催收问题,美团目前没有给出任何解决方法。 对于暴力催收一事,数金社向美团金融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相关回复。 自从2015年美团提出打造一个千亿规模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计划后,美团金融一直努力寻求突破机会。而经过几年发展,对于占据了一个超级入口的美团而言,将金融业务迅速地做到一定规模其实并不是难事: 早在2016年9月,美团斥资13亿人民币全资收购第三方支付企业钱袋宝,拿下属于美团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此后,美团先后推出“美团生活费”美团信用卡、借钱、买单、生意贷、理财、美团互助等金融服务。 2020年5月25日,美团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在其新业务方面,包括金融、网约车等在一季度营业收入42亿,与2019年第四季度相比,增加了4.9%;而实现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美团闪购及小额贷款业务收入的增长。 可以说,近年来,美团对金融领域的布局也一直在追赶支付宝和等巨头。早前坊间也有流传,说美团计划推出类似于花呗这的信用支付产品,但是一直没有落到实处,只是有这个打算。 如今美团版花呗正式上线,但仍需要指出的是,比起支付宝花呗,目前“美团买单”的应用场景十分有限。比如支付宝花呗已经服务于酒店、租房、出行、婚恋、分类信息、学生服务、公共事业服务等上百个场景。 而从官方介绍来看,目前用户通过美团买单可以体验的服务仅有使用场景多为美团旗下APP,如点评、美团买菜等,且操作流程十分繁琐,很多用户反映:“太难找了”。 此外,美团买单的额度也十分有限,比起花呗动辄成千上万的的额度,买单给用户的额度以500元居多。 美团买单虽然可以倚仗巨大的用户流量作为入口发力消费分期,但想要撼动真正花呗的地位,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加上美团金融成长的背后却包含着大量的“灰色故事”,未来发展前景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 声明: 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关注上一篇:十八岁就成年了父母没义务给你买房买车更没义务再养你们独立吧_汤女士
下一篇:银行汽车抵押贷款利息多少
2021-02-26
2021-02-17
2021-02-02
2021-01-31
2020-12-27
大数据花了能下款的口子 2020不查征信直接放款的贷款app
2020-12-02
2020-11-25
2020-11-25
2020-10-12
20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