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兴起的助贷业务到底是什么?(下篇)

首页 > 财经 > 金融 > 正文 2021-01-24

发表自话题:全国正规的助贷公司

在上一篇文再度兴起的助贷业务到底是什么?(上篇)中阿赵提到了助贷业务现在逐渐成为各大互联网金融品台新的发力点,也给大家介绍了助贷的定义、主要参与方以及前两种常见的助贷模式,那么在下篇中,阿赵会继续给大家介绍剩下的助贷业务模式,以及助贷业务现存的突出问题和前景展望。

3. 信托模式

信托模式是指信托公司通过发行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集资金,助贷机构向信托公司推荐借款人,由信托公司直接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并放款,借款人直接向信托公司还款。但在此类模式下,信托公司通常也会要求助贷机构认购劣后级信托份额,并要求其提供担保、差额补足等义务来规避风险。

4. 单纯引流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助贷机构为金融机构推荐借款用户,由资金方自行负责借款用户的筛选、风控、催收等,助贷机构仅负责获客,不承担项目逾期风险。随着监管的收紧,不少非持牌机构的助贷机构也将业务调整为引流为主,不再参与到放贷环节。

5. 联合放贷模式

借款用户通过助贷机构的入口申请贷款,金融机构和助贷机构联合出资,收入和风险按约定的比例各自获取和承担,在此模式下,助贷机构负责设计贷款产品,提供获客、风险审核、风险定价、贷后管理等服务,另外此模式下的助贷机构必须为具备发放贷款资质的金融机构或旗下具有持牌金融机构。

6. 其他助贷模式

其他助贷模式有:债券受让、参股等,但常见的主要还是前面几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助贷业务的挑战与前景

助贷业务其实不是什么新奇玩意,在前几年就已经出现了。近期P2P的持续暴雷和网贷行业的监管加强促使这一业务再度红起来。不少行业专家认为监管机构也更希望看到胡进公司转型做助贷,更突出金融科技能力而非执着于金融牌照。助贷市场还是很大的,并且有望再一步扩大。

当然目前的助贷业务也是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亟需关注并解决的。

一方面是依然存在的砍头息、暴力催收等问题。而这个问题上几个月监管的发文也有不断强调,普遍由现金贷转型的助贷机构在这个问题的整治上还是任重道远的。

另一方面是风险控制问题。监管发文强调金融机构不得接受无担保资质的合作机构提供增新服务及逾期资产代偿、兜底承诺等变相增信服务,不得将授信审查、凤霞弄直等核心环节外包,也是为了防控风险,保障行业的稳定有序发展。然而,依然有不少助贷机构的风控能力不足,在合作上风控也是流于形式,导致贷款的风险隐患增加。

最后就是政策风险和监管问题。一来是需要将原本不合规的产品模式转变为合规产品,二来是需要出台统一的监管政策,这两点都是在日后的实践和发展中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收紧让助贷业务逐渐成为行业新的着力点,而这一业务本身也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也能够弥补现存网贷行业里的不足,发挥参与方各自的优势。前景是值得展望的,不过问题也是突出的。助贷机构必须找到自己的方向,或是风控、或是流量、或是资金,才能在这大浪淘沙中胜出。未来助贷业务也应逐渐向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出台统一的监管政策,逐渐淘汰和出清部分不合规、能力不足的平台, 保障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实现“双赢”,乃至“多赢”。

后面阿赵会以大地时贷险、人保飞贷为例,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助贷险和其他保险公司的助贷业务。请大家保持持续关注~

(内容参考了第三方资料,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作者处理相关内容)


参考文献:

《深度报告:互金平台助贷模式详解》 网贷之家 2019-05-29

《“助贷”二八分流:大机构银行抢,小机构变现兜底》一本财经 2019-09-11

标签组:[金融] [金融机构] [信托公司] [助贷] [业务模式

上一篇聚及助贷:贷款需要征信报告,那征信报告哪些会被重点关注?

下一篇“无名”助贷风云路:市场规模9.8万亿,高利率、骗贷等乱象不绝_业务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