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首页 > 时事 > 时政 > 正文 2021-01-29

发表自话题:武汉凭身份证借款

从“风暴眼”到“风向标”,2020年,武汉全市上下爬山过坎、攻坚克难、浴火重生,走过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依法履职,主动作为,创新作为,聚力疫情防控,助力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倾力为民谋福祉,不断推动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与英雄的武汉人民一起,勠力同心,砥砺前行,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立法篇

创新机制 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

为贯彻实施好民法典,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地方性法规专项清理工作。

2020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立改废并举,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在创新立法机制、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等方面创新作为,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为我市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全年共制定法规3件,修订法规1件,集中修改法规20件、废止法规3件,以良法促发展、保障善治。

创新立法工作机制 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

专项改革疏堵点破坚冰

“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梳理出的问题进行机制创新;要在确保正确政治方向、立法环节、立法保障等各个方面,体现我市立法工作特色。”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市立法工作,2020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创新立法工作机制,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列为年度专项改革项目,认真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并制定相关实施意见,形成改革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

去年5月上旬以来,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常委会法规工作室积极开展实施意见的调研起草工作,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全面总结我市立法工作经验做法,查摆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数易其稿。常委会主要领导于6月、7月两次听取专题汇报并提出明确要求;8月,经征求各方意见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若干措施(草案),形成了草案送审稿。9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专项改革项目工作情况汇报。11月初,《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的实施意见》经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研究后报请市委转发实施。

实施意见分为三部分48条,提出工作任务、具体措施,修订立法调研、立法协调、公开征求意见、表决前评估4项工作制度,优化工作流程,更好发挥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同时,针对当前我市立法工作实际提出了一些创新举措,如:在加强立法工作智力支撑方面提出,优化立法顾问组运行机制、组建市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库、健全市人大常委会立法与备案审查信息工作平台和公众号等平台的立法支持功能等。48条工作措施压实责任链条,强化闭环管理,覆盖立法各环节、全过程,确保法规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实施意见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市地方立法工作,完善立法体制机制,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为武汉高质量发展和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新修订两部法规颁布实施

劝阻阻挡地铁列车车门等行为有法可依了

阻挡列车车门、在车厢内高声外放,乘坐轨道交通的不文明现象如何有效阻止?机动车保有量持续高速增长,非道路移动机械在武汉大量增加,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如何面对新形势?去年,市人大常委会重新修订两部法规——《武汉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武汉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报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分别于去年9月、10月实施。

近年来,我市轨道交通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国家相关政策发生变化,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出现了一些新情况,2012年颁布的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亟需修订。新修订条例在与国家有关政策衔接、建设规划控制、安全运营管理等方面增加规定,保障和引领轨道交通事业发展。

条例明确了轨道交通运营单位重点工作岗位的种类,并明确,对重点工作岗位人员必须进行安全背景审查。条例增加规定:列车驾驶、行车调度和值班、信号、通信等重点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通过安全背景审查后,方可持证上岗。条例还新增规定:轨道交通车站的公共区域及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系统应当与公安机关有关系统连接,视频图像信息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九十日。

条例增加了需禁止的危害轨道交通安全的行为种类,将“阻挡车门或者站台门关闭”“在地面或者高架线路两侧一百米范围内升放风筝、气球等飘浮物体和无人机等飞行器”列为危害轨道交通安全的行为,明令禁止。

条例还新增禁止影响轨道交通运营秩序、公共场所容貌和环境卫生的行为:在车站或者列车内使用平衡车、自行车;在运行的自动扶梯上倚靠侧板;在车站、列车、出入口、通道内乞讨,大声喧哗或吵闹、使用电子设备外放声音。

《武汉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完善监管执法模式,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原《武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相比,新条例在完善监管体制、创新监管模式、加强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等方面有不少新的突破。

新条例还加大了处罚力度,如对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排放黑烟等明显可视污染物的,罚款上限由500元提高至1000元。在本市使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不达标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5000元罚款。

集中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

今后办事一些证明不用出具了

无谓证明、奇葩证明困扰办事企业和群众,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再次集中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又有一些无谓证明不用出具了。

去年11月18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集中修改和废止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清理证明事项、持续减证便民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取消多项无谓证明。

劳动者求职不用提供《劳动手册》和证明材料。《决定》对《武汉市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进行修改,删除“本市城镇劳动者求职、可持劳动力市场行政部门颁发的《劳动手册》到职业介绍机构办理求职登记”,并将“劳动者求职,应当如实介绍本人的有关情况,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的原规定修改为:“劳动者求职应当如实介绍本人的基本情况及相关知识技能、工作经历、求职愿望等情况。”

人才供需双方无需提供证明文件供人才中介机构审查。《决定》修改了《武汉市人才市场管理条例》中“人才中介机构应当对人才供需双方的资格和有关证明文件进行审查”的规定,删去“和有关证明文件”。

献血者及其亲属用血退费不再需要出具用血证明。《决定》修改了《武汉市献血条例》部分条款。对原条例“献血者及其配偶、直系亲属在本市或者外地用血后,持本人的《居民身份证》、献血者的《无偿献血证》、医疗机构出具的有效用血证明以及用血收费单据,到市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本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办理退还用血费手续”进行修改,删除“医疗机构出具的有效用血证明以及”。

申请督促单位办理住房公积金提取等手续,职工不需要准备证明材料。《决定》修改了《武汉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部分内容。原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单位不按照规定为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变更登记,账户转移、封存、启封或者提取等手续,职工可以凭有效证明材料向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督促办理……修改后的该条款删除“凭有效证明材料”。

决定篇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武汉面临历史大考。

2020年2月17日晚,在疫情防控最紧要关头,武汉市人大常委会连夜召开会议,作出《关于依法全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武汉保卫战的决定》,授权市政府采取临时性应急管理措施,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决定主要规定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明确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协调疫情防控工作等方面职责和工作要求。

决定明确提出:本市疫情防控工作应当坚持党的领导,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树立“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的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坚决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坚持依法依规、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实现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有机结合,采取最严格的措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

根据决定,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全面依法履行职责,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建立健全市、区、街道、社区(村)防控体系,加强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力争做到确诊患者百分之百收治、疑似患者百分之百进行核酸检测、发热病人百分之百进行检测、密切接触者百分之百隔离、小区(村庄)百分之百实行24小时封闭管理,确保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隔尽隔。

市人大常委会还提出,要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加强对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本决定实施的监督,切实把决定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积极支持政府加大依法防控力度;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各级人大代表要按照中央、省市委的部署要求,积极参与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要带头下沉社区,冲锋在前,全力以赴助力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强大合力。

监督篇

突出重点 增强监督工作实效

市人大常委会突出重点、精准发力,依法行使监督权,紧扣促进高质量发展、打赢三大攻坚战、推进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开展监督。2020年听取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5个,督办大会议案3件,组织执法检查6次,推动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切实转化为人民的意志。

扎实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情况调研

为武汉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十四五”规划是衔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编制实施好这项规划,对武汉加快疫后重振、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深入调研,听取各方意见,为“十四五”规划编制建言献策、汇智聚力。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增强战略性、前瞻性、创新性,编制出符合武汉市情、体现武汉特色的‘十四五’规划,更好指导武汉未来五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0年5月9日,市人大常委会调研“十四五”规划编制情况工作部署会召开。

根据此前主任会议通过的相关工作方案,编制工作时间步骤清晰:2020年5月至9月中旬,市人大有关专(工)委将围绕各自职责对应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完成情况及“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指标体系、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分别开展调研,形成专项调研报告;10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提出对我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综合调研报告;11月中上旬,主任会议听取“十四五”重大项目策划和储备情况报告;11月中下旬,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十四五”规划编制情况的报告……

会后,市人大常委会组成多个调研组,围绕区域规划、农业、科教文卫、公共财政、公共卫生、纲要指标、工业、服务业、公安等多个专题,深入开展调研。同时,发挥专家智库作用,通过组织专家参加调研、论证、座谈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同时,市政府、各功能区、相关职能部门有序推进规划编制工作。8月底,市人大财经委组织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调研“十四五”相关专项规划编制情况。

11月18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情况的报告。“坚定城市发展定位不动摇。一张蓝图干到底”“科学编制公共财政专项规划,保障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规划编制符合人民所盼”……常委会组成人员认真审议、积极建言,处处真知灼见。

目前,相关工作已形成9个调研报告和22份专家意见书,为编制规划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工作建议,为政府高站位、大格局、高标准编制规划提供有力支持,为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审查和批准规划纲要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问题导向 开展执法检查

为疫情防控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弱项

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如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行使监督职能,开展执法检查和调研,为推动疫情防控、疫后重振查找问题,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

2020年6月10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会议暨动员会议,明确了执法检查工作方案,并强调,要切实发现真问题,提出真办法,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确保传染病防治法执法检查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这次执法检查采取市、区人大联动方式开展,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自查与执法检查组明查相结合、召开座谈会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推动织牢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网络,防范重大公共卫生风险。

9月16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执法检查组执法检查报告,推动我市防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步入法治轨道。 

党中央出台支持湖北经济社会的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是武汉疫后重振的重要契机,如何握机遇、化危机为先机?

常委会把推动落实党中央政策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组建5个调研组,围绕财税金融信贷、投资外贸等方面,深入开展调研,摸实情、找症结、寻良策,推动政策落实落地落细。

3月底至4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带领相关专门委员会,围绕“推动数据资源共享与合作,加快建设数字武汉”“加强我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修复建设”“加强社区建设,更好发挥社区在基层治理中作用”“加快武汉生物产业发展”“疫情后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法治保障”5个重点课题,开展调研,形成5份调研报告,为市委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去年,市人大常委会还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执法检查,推动相关政策落实,帮企业纾困解难;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全国人大、省人大相关决定实施情况执法检查,禁止野生动物非法交易,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听取和审议了全市复工复产复市、稳岗就业工作报告,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就业。

跟踪督办3件议案

推动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

去年1月,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3件议案:《关于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案》《关于加快推进“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规划建设案》《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打造武汉经济发展新增长极案》。一年来,市人大代表积极参与督办议案建议,市政府强力推进办理工作。

去年4月14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议案办理方案的报告,议案办理工作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正式敲定。 

畅通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将战疫中基层社会治理经验制度化、实行“一廊联动”整体规划统筹推进光谷创新大走廊建设,以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促全市经济升级结构优化……审议中,常委会委员为议案的办理提供真知灼见。 随着三大议案的办理完成,一批事关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平台得到及时夯实,一批群众期盼关切的民生问题迎刃而解。

去年以来,我市出台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形成“1+5”基层社会治理政策体系,全面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工作;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启动“阿里公益·五社一心·爱满江城”等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全市重新核定社区工作者员额21615名,平均每个社区配备专职工作者15人。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战略规划基本编制完成,三条创新产业带建设加快,精密重力测量装置、武汉光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超大容量波分复用及空分复用光传输系统等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问世……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规划建设案》的办理,武汉要让“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成为我省全域创新的重要战略驱动极。

华大生物、明德生物等重点企业实现突破性增长,迈瑞医疗武汉基地、华大智造智能制造及研发基地等重大项目落地开工,1-11月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增速在全市12个重点行业中排名第三……通过《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打造武汉经济发展新增长极案》的办理,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危中寻机、加快发展,成为我市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中的重要力量。

去年11月17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人大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3件议案办理工作进展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代表工作篇

夯实平台 更好发挥代表作用

市人大代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

人大代表人民、植根人民,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发挥代表优势,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服务保障水平,推动闭会期间各级代表履行职责、发挥作用。2020年,人大代表“三进”活动扎实开展、代表建议办理质量进一步提升、代表履职服务管理得到加强。一年来,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参加活动14873人次,311个代表小组开展活动2883次,提出意见建议3497条,撰写调研报告522份;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以来,代表提出的429条建议全部办理完毕。

全市人大代表投入“武汉保卫战”

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再鼓干劲,再加力度,全力支持打赢武汉保卫战。”疫情突如其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人大代表责无旁贷。2020年3月3日,市人大常委会制发《关于进一步发挥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作用的意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独特优势,汇聚同心战疫的人大力量。

《意见》要求,全市人大代表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增强信心;进一步发挥作用,奉献爱心;进一步深入一线,服务群众;进一步弘扬正气,争当表率;进一步立足岗位,展现作为。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号召下,全市4100多名五级人大代表听党指挥、快速响应,在抗疫中当先锋、作表率,积极响应中央、省委、市委的号召,依法履职、主动作为,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疫情之下,市人大代表付萍作为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紧急奔赴抗疫战场,制定一系列新规,按照病情分类制定诊疗流程,并实行小组查房制度,医护人员的紧张情绪缓解了,治疗效率显著提升;市人大代表杨建桥发动百余名同事和战友,组建“战友志愿者服务队”,奔赴市优抚医院,开展救治和志愿服务,仅用4天时间,完成900张病床筹备任务;为抗疫不间断保障医疗物资供应,市人大代表、南京医药湖北有限公司总经理姚雪曾54天连续奋战,挺在一线亲自调度,确保医疗物资到位火速、准确;市人大代表、青和居社区书记桂小妹带领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日以继夜、拼搏奋战,克服重重困难,为保社区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越是艰险越向前……

在一个个疫情防控重要战场,全市人大代表奔走忙碌,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建立人大代表“三进”活动长效机制

畅通代表听取民意渠道

“市委有号召、代表有行动”,去年5月以来,我市开展人大代表进企业、进社区(村)、进选举单位(选区)听取意见活动,推动解决了一批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形成品牌,取得成效。

“‘三进’活动的实质就是让人大代表更好地联系群众,把以往这方面好的做法、经验,在今年这个特殊背景下进一步深化,可以说是代表工作的一次集成创新!”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说,希望借此能够拓展代表履职平台,对代表建议督办机制、代表联系选民机制、代表履职监督激励机制等作出一系列更深层次的探索。

人大代表“三进”活动中,武昌区白沙洲街某企业向来访的人大代表提出: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贷款办理时限太长!区人大代表了解情况后,及时形成代表建议递交给武昌区人大常委会。白沙洲街人大工委召开代表建议督办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现场办公,把原本需要1个半月的申请流程压缩到13天就全部完成,为企业解决了750万元的贷款授信额度和100万元的展期贷款。

“村卫生室的房子是建好了,但至今没有收治病人。我们盼着区里派高水平医师定期坐诊,再添加些药品药械,让卫生室早点‘开张’。”2020年7月31日晚,新洲区仓埠街靠山选区代表魏久明、蔡静“夜访”靠山选区,十余名群众闻讯而来,争吐心声。之后,在代表们的努力下,卫生室整修一新,投入人员,重新“开张”了。接待选民变“日访”为“夜访”,创新手段拉近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距离。

“三进”活动开展以来,市区人大常委会纷纷为代表打造履职平台,畅通民意收集渠道。有“日访”也有“夜访”,有“工作室”也有“议事厅”,有线上也有线下,多方位、全手段收集问题、解决问题赢得选民认可。

2020年10月24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十四次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关于进一步完善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深入企业、社区(村)、选举单位(选区)听取意见工作机制的意见。《意见》主要从认识重要意义、完善工作方式、明确工作任务、健全处理机制、健全约束机制、加强组织保障等方面明确了实施意见。

《意见》明确提出:人大代表进企业,主要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听取企业对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反映企业困难和诉求,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实落地,助力武汉经济发展;人大代表进社区(村),主要调研社区(村)建设情况,听取人民群众对健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意见和建议,推动社区(村)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人大代表进选举单位(选区),主要向选举单位(选区)报告履行代表职务情况,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助力民生改善,维护平安稳定。

429条建议全部办理完毕

推动一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解决

“今年以来,全市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11月17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以来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截至目前,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以来,代表提出的429条建议全部办理完毕,

随着代表建议的办理,一批事关发展和民生的突出问题被推动解决了。

城市功能品质得到提升。去年,我市建成各类公园38个、绿地577万平方米、林荫道116公里、绿道72公里,植树造林2.33万亩;新增停车泊位17.8万个,新建充电桩5.2万个;启动171个老旧小区立面整治工作;新增24条(段)停车秩序示范路,总数达到50条、200公里。

全面推进“五减五通”,深化“四办”改革。政务服务事项平均申请材料、办理时限、跑动次数、办理环节分别压减25.6%、28.5%、79.6%、29.5%;全力推进企业纾困,累计筹集1000亿元纾困专项资金,累计减税降费461.1亿元。

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截至10月31日,我市新增城镇就业18.69万人,高校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22.80万人,扶持创业2.9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8万人,帮扶困难人员就业2.44万人;社会保险扩面新增65.79万人次;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月增加168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830元、680元,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1660元、1280元;新改扩建公益普惠性幼儿园项目27个;开展565个老旧小区安防设施改造。

标签组:[时政] [疫情] [武汉发展] [社区功能] [企业编制] [治理理论] [人大常委会] [武汉地铁] [人大代表] [武汉规划] [武汉市人民政府

上一篇5000万建筑工有了行业"身份证" 实名制管理平台武汉上线

下一篇我弟弟贷款买车要我用身份证写的担保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