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中国十大催收公司
为维护银行业金融机构合法权益,依法惩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8月16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7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对966户债务人公示催收债权的公告(第二批),要求被公示债务人(包括借款人、担保人),从公示之日起,立即按照合同约定,依法依约清偿贷款本息义务。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此次涉及催收债权的7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类型广泛,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信用合作联社、资产管理公司等等。
中银协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部分债务人违约事件和个别债务人逃废银行债务事件时有发生。违约失信及逃废银行债务行为不仅践踏了契约精神,而且严重侵犯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此维权诉求强烈。
据了解,2018年6月19日,中银协就曾联合4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对140家严重失信债务人在中银协网站进行首次公告催收债权。
据该负责人介绍,本次公示活动与第一次公示活动相比,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具体来看,本次公示活动参与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多,有100余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申报参与,涉及本息金额高达2000多亿元。经过筛选,中银协联合7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了本次公示活动,比上次增加36家。
其次,公示催收债务人户数也大幅增加,本次公示户数966户,比第一批公示增加826户。
此外,本次公示债务人966户,涉及本息金额高达1969亿元,比第一批公示增加1720亿元。
其中,金额最大的债务人是海南省三亚市的三亚鹿洲实业有限公司,截至2019年3月末,拖欠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本息高达38.48亿元。从地域上看,本次公示涉及30个省(市、自治区)的债务人,比首次公示的26个省(市、自治区)多4个。
中国银行业协会表示,要求本次被公示的债务人(包括借款人、担保人),从公示之日起,立即按照合同约定,依法依约清偿贷款本息义务。逾期仍不履行相关义务的,中国银行业协会将联合有关会员单位依法对严重失信债务人采取进一步失信惩戒措施。对于已经按照公告偿还有关债务或者做出切实可行还款计划的,中国银行业协会将视具体情况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通报。
该负责人透露,下一步,中国银行业协会将继续完善失信债务人联合惩戒机制,积极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根据国家有关失信惩戒政策变化和要求,中银协在《逃废银行债务机构名单管理办法》基础上,尽快完成《银行业失信债务人信息管理办法》并及时发布。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严格筛选一批特别严重失信债务人作为失信债务人联合制裁重点,实现“惩戒少数,警戒多数”效果。努力实现与有关人民法院执行机构的常态化沟通,“督办一批”重大疑难执行案件。(国际金融报记者 范佳慧)
标签组:[金融] [金融机构] [催收] [银行业] [债务] [中国银行业协会]
互联网贷款新规不仅影响银行,一大波信托消费金融机构躺枪_放款
2021-03-06
2021-02-10
2021-02-10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
2021-02-10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
2021-02-10
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8)》去年个人住房贷款少增1万亿
2021-02-07
2021-02-06
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近百家金融机构大催收,最大债务人拖欠近40亿
2021-02-06
2021-01-31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