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美团贷款利息太高了
原标题:美团小贷在焦作"水土不服":涉嫌违法发放贷款 扰乱金融市场秩序
摘要:违约效应或由此发酵
出品|纵横陆家嘴
撰文|鲍比
基于小贷牌照,美团点评(3690.HK)创始人王兴曾于五年前计划打造一个千亿规模的金融版图。在相继录得商业保理、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和保险经纪四张金融牌照,以及发起设立吉林亿联银行后,美团点评于近日正式全面上线试运营近一年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月付",并对标阿里的"花呗"。
然而,当银行系和互联网巨头相继入局分食逾40万亿规模的消费信贷市场蛋糕时,作为"百团大战"的唯一幸存者,本应于乱战中率先突围的美团点评却意外地"自乱阵脚"。
裁判文书
中国裁判文书网日前披露的美团小贷运营主体重庆美团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重庆三快)与用户借款纠纷的执行裁定书显示,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责令申请执行人重庆三快限期提供金融监管部门批准其从事资金融通发放贷款业务的证明,但重庆三快未能提交相关证据材料证明其依法具有发放贷款资质。
该院认为,本案中,重庆三快未经金融监管部门依法批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融资业务平台,违法从事发放贷款业务,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破坏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并驳回重庆三快的执行申请。
尽管美团点评对此表示,法院裁判认定的事实存在严重错误,美团小贷已提起上诉,但问题是,今年以来,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累计驳回重庆三快的执行申请已达六起,且案由类型和裁判认定均相同。
纵横陆家嘴注意到,全部六份执行裁定书均在结尾处提示,"当事人对本裁定不服的,可自本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河南省高级人法院提出复议。"
但最早于一月下达的执行裁定书距今已过去5个月,既然美团点评表示"法院裁判认定的事实存在严重错误",那么为何迟迟未见上诉结果?是此前的案件上诉失败,最终事实与法院裁定的结果一致,还是美团小贷真的存在"难言之隐"?
展开全文要知道,小贷业务的利息收入是美团点评今年一季度业绩中的唯一亮点,若美团小贷"焦作事件"蔓延至其他地区,那么对于刚刚跨过千亿美元市值门槛的美团点评而言,在疫情冲击下,其估值和业绩也将再度承压。
业绩逆势增长背后,投诉激增解决率仅两成
5月25日,美团点评披露了2020年一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67.5亿元,同比下降12.6%;净亏损15.8亿元,同比增加10.2%;营业利润亏损同比扩大31.6%至17.16亿元,此前连续三个季度的盈利态势也戛然而止。
从收入构成来看,美团点评的营收分为佣金收入(108亿元)、在线营销服务(28.64亿元)、利息收入(2.12亿元)和其他服务及销售(28.77亿元)。其中,小贷业务的一季度利息收入贡献较去年第四季度微增7.27%,且为美团点评业务板块唯一的业绩增长点。
小贷业务属于美团点评的"新业务"板块,分别是TO B的"生意贷"和TO C的"月付",也是该公司流量变现的核心业务,也是支撑美团利息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美团点评收入明细
颇堪玩味的是,在上市前,面对盈利能力不足的短板,美团点评曾对外表示"我们专门做鸡肋业务,把肥肉留给BAT。"但事实上,金融这块互联网行业变现的大肥肉,美团一直在努力寻求突破机会。
然而,"真香"的背后却是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备增加带来的亏损扩大和投诉量的骤增。
数据显示,受小额贷款业务增长影响,美团点评今年一季度的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备净额为2.3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逾2.6倍,占营收的比例则环比增长0.2个百分点至1.4%。
投诉方面,投诉平台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16日,美团金融目前的投诉总量为5947宗,解决量为1199宗,解决率刚过两成,用户满意度仅为一颗星。
纵横陆家嘴注意到,美团金融投诉量骤增的起点刚好是去年下半年"买单"试运行开始,而投诉内容主要涉及"暴力催收"、"骚扰"、"泄露个人隐私"等高利贷行业才出现的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
更麻烦的是,若美团小贷的上诉继续被法院驳回,这也将意味着,该公司在焦作的"违规"贷款业务将陷入用户"蓄意逾期"、美团上诉申请强制执行、法院驳回美团执行申请的"恶性循环"。而这是否成为王兴打造美团千亿金融帝国路上的绊脚石,值得持续关注。
标签组:[金融]
由于LIBOR是银团贷款利率制定的基础,因此它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一种
2021-03-02
2021-03-02
2021-02-28
美团小贷在焦作"水土不服":涉嫌违法发放贷款 扰乱金融市场秩序
2021-02-13
2021-02-13
2021-02-13
2020-09-29
广西百色右江农村合作银行因违规发放贷款被罚30万 相关当事人被警告
2020-09-13
借款人、银行人员各犯骗取贷款罪和违法发放贷款罪,合同是否有效
2020-09-11
20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