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顿!头部催收公司淳锋资产数百人被带走事件调查

首页 > 财经 > 正文 2021-02-18

发表自话题:严重逾期催收短信模板

4月19日,淳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淳锋资产")200多名员工被深圳宝安警方带走。淳锋资产是业内排名比较靠前的催收公司,成立于2012年,拥有超过1000名员工。服务的客户包括光大、华夏、交行等传统银行,也包括马上消费金融等消费金融业务的头部机构。

而有消息显示,近期被查的催收公司还包括元海慧诚、勤为科技合肥分部。据第一消费金融的消息,勤为科技在24日下午200多员工失联。

有业内人士对零壹财经表示,淳锋出事后的半小时内就陆续接到合作甲方的提示函,要求以此为戒。圈子里也流传出随后的两个月,甲方和催收公司都将面临整改的传言。"最近催回率直线下降,行业内有些人心惶惶。"

"过去只抓领导高管和甲方泄露数据的,这次(普通员工也抓了)对行业影响非常大。""深圳那边不少公司都放假了,还是保命要紧。"一位接近淳锋高层的业内人士钱成(化名)表示。

另一位接近淳锋高层的业内人士叶波(化名)则认为,此次淳锋事件对整个行业而言或许不是一件坏事,从2013年到去年下半年,催收行业已经因为网贷相关的涉黄涉暴案件而彻底污名化。"劣币驱逐良币的历史或将结束。"

"锋"断互金,或因软暴力催收(伪造律师函、爆通讯录)

零壹财经获取的一份给淳锋相关人员家属的拘留通知书显示,涉嫌的罪名为"寻衅滋事罪"。据叶波(化名)判断,在催收过程中,被判定为"寻衅滋事"的行为主要指冒充公检法、侮辱债务人、爆通讯录等等。这与业内流传的一张朋友圈截图内容具有相当的一致性。

业内推测此次淳锋资产出事,主要是因为一些互金业务上的不合规。因为银行和持牌消金机构对于合作对象的管控相当严格,且上征信本身就对借款人有一定的威慑力,"不需要那些花里胡哨的。"钱程认为这可能和甲方的要求有关。"我有爬虫爬到通讯录,你来打(电话)就行了。"

零壹财经获取了一整套抬头为"上海中隆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函、立案警示、立案进展通知和开庭通知,据称是淳锋公司提供给催收员的信函模板,只要改名字身份证号码即可。零壹财经致电相关律所,但对方则表示与淳锋资产并无合作。

合规生命线握在谁手?

甲方、乙方、一线员工,还是?

"淳锋本身有律所,也可以发自己的律师函,为什么要伪造?"钱成分析,主要还是催收的产品本身有问题,"你发自己的,人家投诉到律所怎么办,有的产品本来就是砍头息、高利贷,法律不会保护。"

叶波告诉零壹财经,淳锋资产是业内最早的一批,由帮银行做贷后"非诉业务"的律所发展起来的催收公司。服务银行机构需要完全严格按照银监的金融外包管理办法,来建机房、采购设备、通话录音。客服也有标准的话术,"我可以很负责的跟你说,淳锋(做)光大也好、华夏也好、交通也好(的案子),这些肯定都跟我们一样是标准的。"叶波表示。

叶波认为行业风气变坏,是从互金井喷、高炮登场开始的。"给高炮公司服务的话,公司分成动不动都能给到50%",而"商业银行最多也就20%-30%,五大行更少,只有百分之几。"

羊毛出在羊身上,高分成背后是甲方的高利率,而高利率则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客户质量低,再加上这种平台压根上不了征信,"催收不激烈一点还能怎么办呢?而且甲方也不在乎投诉。"

无论是叶波还是钱成,他们都或多或少认为:"只认催回,不认合规",甚至自己就不合规的某些甲方需要为催收行业的乱象承担一部分责任。

那么在业内有相当地位的淳锋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甲方呢?

"钱谁也不嫌多,对吧?而且合规业务只有那么多,银行只有这么多,你能签几家?"钱成对淳锋出事有一种惋惜。"他们在业内也不算小了。"

另一方面,催收公司做委外业务会有账期,"银行是半年,而一些不合规的平台可以一个月一结。"钱成表示。简单地算一笔账,一个催收公司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上万人,有的甚至在全国有数十个办公点,光是垫工资就得上千万。

钱成认为,问题可能出在管理上。淳锋作为一家公司"肯定不会教催收员P图,动不动棺材板",可能是"业务主管私下教,公司和甲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业内也流传淳锋的培训教程里就有PS。

据了解,有的公司会给出比较高的催回指标,并且有相应的奖惩手段。甚至一个月发两次工资,一次底薪一次提成。此外组内还依据排名给予甲方奖励。然而一旦出现投诉且引起甲方重视,催收员可能需要自掏腰包。

在90后催收员刘易(化名)眼里"这是一个赚快钱的行业",一位北京催收公司的管理层秦恒(化名)担忧的问题则是"新人还愿意干催收么?"

人工智能拯救催收?

一家杭州的第三方风控公司此前发了一篇通稿,提及全国扫黑除恶督导组莅临考察,并高度评价其风控技术及智能催收机器人。

人工智能在催收领域的应用早已不新鲜,但目前主要介入相对早期的案件,起到提醒及为后续人工催收筛选案件的作用。

"还是相对不灵活,但肯定合规",多位从业者这么评价人工智能催收。早期案件到各个第三方公司手上的没有那么多,而搭建系统的时间和转型的成本也成为从业者考虑的因素。

一家杭州语音智能公司表示,其接入时间为一周左右。而零壹财经此前曾报道过的资易通"云电猫"项目通过催收机器人以短信和电话的方式判断还款意愿的高低,同时整合第三方数据综合判断债务人的状况调整话术。最后的清收还是由催收员来完成。一位资易通的联合创始人表示,"催收机器人的目的不是代替人工,而是让人在最有价值的地方发挥作用。"

步入正轨:立法与自律

"合肥最近一个月查了好几家大型外包,深圳这几个月好多人失业,成都也开始排查。"一位深圳的从业者吴斌(化名)向零壹财经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业内觉得这和扫黑除恶有关,但对于合规的程度、黑恶的标准多多少少有些疑惑。

秦恒的观点也表达了行业对"一刀切"的担忧:"大家只知道714的催收,就将它覆盖到整个行业,这实际上不公平。"

"行业步入正轨需要多长时间?"零壹财经接触的每个业内人士都提出过这样的问题。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王贵国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了《关于加强债务催收行业自律的建议》。王贵国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催收行业已成为阳光下的行业,但仍存在监管缺位、行业自律规范不足、竞争失序等诸多发展困境,我国应当加快成立催收行业的行业协会,并推动行业立法。

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底,中国金融机构住户消费贷款达到39.2万亿元;零壹智库的数据显示,最新中国P2P网贷行业的贷款余额在8000亿元以上。同样,个人不良资产的数额也在同步上升。

在处置个人贷款不良资产,推动国家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催收行业的作用无可替代。

2005、2006年台湾双卡危机期间,催收业也曾出现过乱象,但由于市场不大,且政府采取高压手段,两三年的时间行业就实现了合规。各党早已推出催收立法草案,但由于台湾地区的政治环境,迟迟未能实现。

零壹财经采访了大成台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冠玮,他在委外催收领域有十二年的从业经验,且博士论文的题目正是《债务催收订定专法可行性分析》。

王冠玮表示台湾只有三种机构能做催收,分别是持牌机构、律所和会计师事务所。而在催收立法上,目前全世界主要有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两大体系,两者分别着重于对催收行为的规范和对行业的规范。

"在美国,对于催收行为有一个法律上的详细规范,比如不能跟踪、不能骚扰、不能在早8点晚9点以外的时间催收。在日本,则需要法务省审核之后,才能成立催收公司,审核标准包括律师组织业务,资本在一定金额以上,以及成员中不得有黑道人士等等。"王冠玮认为这两种法律体系中国都可以借鉴。

目前,由民政部批复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出台的《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等文件对催收行为规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适用范围和效力仍然有限。

而立法之外,组建催收行业协会,发起成员内部自律也同样重要。2019年3月2日,国内60余家信用清收企业决定发起成立"中国信用清收协会",设立筹备小组。

这并不是国内催收业第一次成立行业协会的尝试,2013年中国消费信贷催收行业协会就已经发起。协会成员叶波表示"没被官方认可,但现在依然在运作。"而不被认可的原因叶波认为和立法,以及近些年的行业乱象相关。

"我们最希望的就是持牌。"叶波在电话那头说。

我们搜集整理了智能催收专题资料包,扫面下方二维码加入"零壹智能催收讨论群",将汇聚零壹智库专家、零壹财经分析师、在此零壹财经也征集业内相关人士共同探讨科技赋能金融议题,促进科技企业迅速崛起。群内每日会有行业内报告分享,零壹财经每日资讯,以及媒体报道露出,期待您的加入!

标签组:[催收系统] [财经记者

上一篇开源Odoo13更新的模块功能信息(译文)

下一篇河南新野法院:一软暴力催收涉恶势力犯罪集团17人受审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