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微信公众号可以借钱的平台
那么直接删掉骗子的好友申请
安全第一!
“拷贝”资料,冒充号主借钱
近日,南京市民方小姐报警称有人在上冒充自己。
原来事发前方小姐接到几位朋友的电话,核实方小姐是否在上找他们借钱。她觉得不对劲,询问了解到,当天早上,不少好友接到“方小姐”的好友申请。对方头像、昵称、个人资料和方小姐完全相同。在发来的申请中,对方备注“误删好友重新添加,请通过”。
几名好友没多想就加了。过了半天,“方小姐”发来消息,说自己有急事,想借两千元周转几天。对方语气很急迫,从内容看应该是群发。有人以为方小姐遇到麻烦,深入交谈中,对方还能一口报出他们的名字。所幸,朋友们汇款前向她打电话求证,暂时没人借钱给那位“方小姐”。报警人立即发布一条朋友圈,叮嘱其他人不要上当。
方小姐说,被加好友的人,都是她的或手机通讯录里的好友。她反映,自己曾接过身份不明的好友申请,加了她之后不说话、不发动态,就“安安静静”躺在好友录里。警方推测,能够“复制”方小姐的人,有可能之前就是她里的“好友”,获取了她的资料信息。
朋友圈照片、活动报名、小测试会“泄密”
“泄密”,这种途径很容易被网友们忽视。
南京秦淮警方处理过几起相关警情。除了冒充当事人账号之外,还有一种手法和“我换号了,请惠存”类似。骗子主动添加号主的亲友,说自己换了新号。
这些个人信息是从上泄露的。不法分子借机“潜伏”在受害人好友里,盗取市民在朋友圈发布的照片和信息。然后运用技术手段,获取网友的手机通讯录,添加当事人朋友“借钱”。
除了“伪好友”从朋友圈照片窃取信息, 有的文章也会“窥探”隐私。比如测试类游戏,“输入姓名看你在古代叫什么”、“手机号码反映你的性格”等,这些游戏往往要求参与者输入姓名等信息,此时网民防备心不高,就随手录入。此外,朋友圈的活动报名、抽奖等,几乎也都要求网民填写个人资料。这些都是无意间“泄密”的方式。
好友是否“原装”,认准账号和“标签”
民警表示,不用惶恐上的“李鬼”骗局,只要擦亮眼睛学会甄别,就能避免上当。
虽然好友昵称和头像能更改,但其账号无法改变,在用户注册时就已生成。遇到好友重复加你,要查看其账号是否正确。
同时,用户可以使用的“标签”功能,给好友添加备注名、标签、描述、附加图片等专属标识。就算和好友解除关系,再重新添加,这些标识信息也会留存下来。
因此,网友可以通过这些细节辨别,对方是否原本就是上的好友。
警方提醒
使用时,首先要“净化”好友,不要添加身份模糊的陌生人,给上的人添加备注名等信息;
其次,慎点朋友圈各种文章、链接,不要在网上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最后,如果上收到好友借钱的消息,不要急着汇款,先亲自打电话向对方核实。
诈骗手法
二维码诈骗
以商品为诱饵,给你返利或者便宜,再发送商品二维码,实则是木马病毒。一旦安装,木马就会盗取你的应用账号、密码。
防骗提示:不要随便扫描二维码
点zan诈骗
一是说集zan多少个zan就可以获得礼品或优惠,实际等你集满了足够的zan,去兑换礼品或是领取免费消费卡时,却发现拿到手的奖励“缩水”了。
另一种诈骗是有的商家发布“点zan”信息时,就留了“后手”,并不透露商家具体位置,而是写着电话通知,要求参与者将自己的电话和姓名发到平台,一旦所征集的信息数量够了,这种“皮包”网站就会自动消失,其目的是套取个人信息。
防骗提示:这种诱导分享的方式其实是违反公众号规定的,万一被人举报了就拜拜了。
假公众账号
在平台上使用类似于“交通违章查询”这样的公众账号名称,让你误以为这是官方的发布账号,然后再进行诈骗。
防骗提示:看准V字认证,或者看看公众号的历史消息内容,就大概能分辨啦。
来源:辽宁日报
友信普惠借助人人贷平台把高利贷,套路贷虚高的合同金额上人行征信!
2021-03-07
2021-03-07
2021-03-01
2021-02-24
2021-02-22
2021-02-20
2021年网贷信用卡逾期后,这些升级版新套路来了,看完请速收藏!
2021-02-17
2021-02-06
2021-02-05
你好我借钱出去3000块但是是微信转账现在他信息也不回钱也不还可以报警吗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