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线上借钱app哪个好
来源:零壹财经
作者:萌萌
后台回复“平台测评”可以看到最新网贷平台数据监测和平台测评
央视3.15晚会曝光的“714高炮”,将“现金贷”之后更为疯狂而隐秘的“超利贷”公之于众。借贷市场陷入了恐慌,一些被曝光的“714”高炮涉案人员连夜被抓,北京市互金协会紧急成立处置小组,摸查“714”高炮乱象。聚投诉上关于“高利贷”的投诉量也大幅上涨。
消费金融投诉量居高不下 解决率普遍偏低
在聚投诉2018年有效投诉量TOP10的商家中,互联网消费金融商家占了8位。排名前三的分别是马上消费金融、闪银、玖富,此外还有掌众金服、贷上钱、水象分期等。
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含消费金融、网贷/P2P、小额贷款、助贷等机构)的投诉解决率普遍不高,2018年聚投诉上消费金融的行业平均解决率仅39.37%。聚投诉发布的《2018互联网消费金融投诉排行榜》列出了低解决率商家TOP20,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借贷宝、麦子金服和随时现金,其中借贷宝的投诉量1557件,解决率仅2.5%。
暴利催收和高利贷问题突出 近三个月多数平台投诉处理未改善
聚投诉上的消费金融类投诉贴,出现频率最多的关键词是暴力催收、高利贷、砍头息、套路贷等。零壹数据在聚投诉网站获取了20家P2P网贷平台或其关联机构(含母公司、资产端)的约55000条投诉信息,发现投诉诉求中包含“停止骚扰”的超过28000条,投诉内容包括“高利贷”的超过14000条。催收和利率问题是投诉最多的两类问题。
例如,3月19日一位谭先生投诉称,2019年1月18日在某平台借款3000元,但平台强制其购买700元商品,实际到账仅2300元,存在变相砍头息;分期三个月,每个月需还1345元,三个月利息达1035元,利息超高。谭先生已连续还款两期共2700元,现逾期1天,平台一天10多个电话催收,并通过其手机通讯录名单骚扰其家人朋友。
央视3.15晚会曝光“714”高炮事件后,投诉贴中出现了更多的714砍头息、714套路贷、714高炮等关键词,投诉贴的数量也有明显上升。3月21日,零壹财经翻看了含有“714”字样的前50个投诉贴,融360出现的频率最高,共出现11次。
3月15日,聚投诉发布互金重点商家投诉处理最新盘点。最近三个月的数据显示,此前TOP20低解决率的互金平台仅4家的投诉解决率有显著提升,仍有12家的投诉处理未明显改善。
有平台表示投诉数据“有失公平”
针对投诉量大、解决率低的问题,零壹财经咨询了部分平台。有平台表示,这与聚投诉自身网站机制有很大关系,投诉数据只能辩证地看待。
你我贷对零壹财经表示,由于聚投诉网站机制原因,导致应诉难度加大。工作人员在解决投诉问题过程中,发现大量投诉为恶意虚假投诉、或者投诉人身份不明无法确认为平台客户。聚投诉本身无法核实投诉人的真实身份,无效投诉让投诉量看起来很大,数据展示过于片面,有失公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P2P平台负责人对零壹财经表示,未结案的投诉多,一方面因为重复投诉,另一方面有些用户投诉之后就“不管了”,不会确认结案。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希望投诉平台可以在用户与企业的双向反馈中承担起桥梁作用。当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发现用户的无理诉求时,同样享有公开反馈的权利,投诉平台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采纳。
消费者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仔细研读使用协议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华接受零壹财经采访时指出,当下的借贷产品使用者较传统金融服务的人群有很大不同。互联网金融的消费者大多相对弱势,风险意识相对较低,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很有必要。
安装APP时,大部分用户都会忽略“用户使用协议”,没有仔细研读便授权“同意”。有些借贷类APP隐藏着“不平等条约”,要求读取用户手机通讯录和个人位置信息等。用户要提高警惕性,不要轻易授权,以免信息泄露遭遇暴力催收等。一旦发现其中有不合理条款,应立即停止注册和使用。
此外,对于各类贷款中普遍存在的逾期违约金、客户服务费、增值服务费等收费条款,用户在使用前一定要仔细研读,反复确认,以免陷入“套路”。
高利贷、暴力催收等问题出现后,维权难,取证难,消费者往往哑巴吃黄连。
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金融投融资观念,学习金融消费中的经济常识与法律常识。在借款时,一定要去正规的、国家认可的金融服务机构,切莫偏听一些不法商家的宣传而上当。
--/ END /--
申请了一笔高利贷,网贷平台不同意协商还款,贷款人将该平台投诉
2021-02-07
消费者报告 | 晋商消费金融遭集体投诉,疑被涉事达飞云贷拖下水_还款
2021-02-02
2021-02-02
2021-02-02
2020-11-18
闲巢商城赊吧贷款app下载-闲巢商城赊吧贷款入口-闲巢商城赊吧贷款官网版v1.0
2020-09-30
闲巢商城赊吧贷款app下载最新版-闲巢商城贷款最新口子v1.0
2020-09-30
2020-09-13
【曝光】#315晚会#投诉热点:房子没装修,贷款催着还?小心被“装修贷”套路了!
2020-09-09
投诉量激增的背后,网贷平台责任不可推卸,借贷者也“无理取闹”
20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