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仲裁异军突起,互仲科技着手不良资产经营 | 爱分析访谈_成本

首页 > 科技 > 正文 2020-08-08

发表自话题:用花钱平台说我逾期

原标题:互联网仲裁异军突起,互仲科技着手不良资产经营 | 爱分析访谈

——————

互金平台堆积大量逾期案件,

采取互联网仲裁后抽样案件回款率达到了40%

调研 | 唐靖茹 许榛撰写 | 许榛

近年来普惠金融与金融科技的融合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爆发。据统计,2017年网络信贷总额已超两万亿元。

与此同时,互金公司坏账率水涨船高。在贷后催收环节,传统催收效率低下,还款意愿低。仲裁和诉讼提升了还款意愿,但经济和时间成本高昂。

与诉讼相比,仲裁具有同样的公权力,在解决借贷纠纷案件上有三大优势。

首先,仲裁形式通常用来解决合同类纠纷,与法律诉讼相比降低了使用门槛,提升司法解决效率,不公开审理的特点也适合解决此类纠纷。

另外,仲裁采取一裁终局,节省司法费用。商业诉讼中一审、二审诉讼费用及人力成本高昂,公司若要启动诉讼程序将承担不小的成本。

最后,仲裁的法定管辖范围为无地域管辖,更为灵活。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的仲裁委申请仲裁,不受事发地限制。

因此,更高效和经济的仲裁成为了贷后催收最可靠的手段。目前部分仲裁委已经开通网络仲裁,但这种形式仅仅简化开庭审理流程,并未解决成本和效率问题。

互仲科技优化了网络仲裁流程,通过旗下的仲财通平台连接金融机构和仲裁委,提高裁前和裁中的效率,并降低仲裁成本。

在裁前环节,互仲科技为客户提供合规前置和证据链整合及推进,加速形成完整、高质量的证据链。

互仲先向有意向的客户提供法律咨询和合规前置服务。客户完善前置合规体系和交易结构,调整电子合同及信息搜集范围,确保未来出现逾期时能掌握符合司法流程的相关信息凭证。

当客户发现逾期后,客户自行搜集并提供仲裁流程需要的证据,在确保证据链完整的同时节省了大量时间。传统仲裁在这个环节需要动用大量法务人员,不仅耗时耗力,证据链完整性也很难保证。

从整理证据到生成法律文书阶段,借款人信息、借款记录、逾期情况的数据类型大多类似,互仲科技将这些底层数据类案化、结构化、要素化处理后,可以批量生成申请仲裁文书并电子化提交,免去了书写文书和提交纸质材料的烦恼。

在裁中环节,互仲科技为仲裁委对接的系统大幅提升司法效率,仲裁时长由之前的一至三个月不等缩短至最快七个工作日。

这套系统辅助仲裁委检查文书中的关键数据和证据,并按照证据类型进行案件筛选和批量仲裁,在确保仲裁效果的同时处理速度明显加快。

互仲科技为互金公司节约大量经济成本,并带来了更高的回款率。

由于案件批量化、智能化审理,互仲对接的仲裁委受理费大大降低,而以往仲裁和诉讼仅律师费就要上千,因而更加经济的网络仲裁形式在贷后清收中脱颖而出。

而且,根据互仲统计,在裁定完毕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案件中,总体回款率达到40%以上,远超法律诉讼和传统催收方式。

近日,爱分析对互仲科技创始人及CEO丁志刚进行了访谈,丁志刚详细阐述了互仲科技的业务模式和发展战略,现摘取部分内容如下。

01

仲裁模式慢慢兴起

行业意识还需提高

爱分析:目前互仲科技的业务情况是怎样的?

丁志刚:互仲科技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持牌和非持牌的消费金融机构。我们把自己看成贷后的综合服务提供商,定位是一家法律科技公司。

我们目前的变现手段主要是通过网贷行业的贷后管理,或者说是司法清收,在当中提供全链条服务,从互联网仲裁到最终的辅助强制执行回款收取服务费用。

互仲科技的核心优势是通过法律科技和自己建设的平台,把平台的贷后纠纷跟仲裁委无缝地连接在一起。我们帮仲裁委开发系统,最终降低裁决过程的成本。整个裁决过程,双方当事人都要在网上参与,把所有参与者的成本降到很低。另外,平台化的操作方式可以让互仲科技把已确定的债权做属地化、批量化分发去做强制执行,极大提高执行的效率,保障执行效果。

爱分析:在没有网络仲裁之前,互金公司的催收方式有哪些?

丁志刚:先自催,小额基本上都是靠电催方式,短信或者打电话,有些大额度逾期可能会上门催收,主要牵涉到个人的消费信贷或者信用借款这一块。电催这一块先自催再委外,委外就会造成很多不可控因素。

如果走诉讼,法院的处理能力相对比较有限。到目前为止,杭州某金服公司旗下的逾期也是互联网法院走起诉和执行的清收流程。我们很多客户也去尝试过,但是线下走法院的成本非常高,不光是公司自身资金成本,整理证据链、写状纸、请律师,通过法院方式来做清收在成本上是不可行的。

本质上,公司掏一点点审理费成本就要法院掏那么大的成本去做执行清收,这本身不合理。而且法院本身效率受很多限制,规程很严,这样就会造成使用司法清收的门槛会很高。法院本身也非常繁忙,解决的都是有实质性纠纷的重大案件,小额频发的纠纷难以快速得到处理。

爱分析:通过传统仲裁方式解决贷后清收会有哪些阻碍?

丁志刚:之前这些客户都是找法院,没有网络仲裁,贷后管理没法做的那么通畅。客户自己找仲裁委也完全不可能,仲裁委与法院情形一样,受很多实际情况限制。

比如,我们就知道有些P2P平台一开始约某个仲裁委,纠纷金额一两万的案子审理费两百多,处理费要五千块,即便这样仲裁委还选择挡这种案子。

仲裁委不愿意接这类案子的原因是借贷都是网上发生的,怎么认定这些电子证据是否真实,当事人要怎么举证,这些都是以前存在的问题。而现在,我们的整套系统和服务经验可以把问题解决得比较好,而且成本很低。

爱分析:网络金融纠纷通过仲裁解决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

丁志刚:最早是南方一家仲裁委自己建系统,大概从2015年开始的。他们的做法相当于是一个中立的裁决机构,有网上受理、网上审判的方式,只是仲裁申请人可以免去使用纸质文书。但是仲裁之前还是要把文书做好了,请律师做再从网上交给仲裁委,在网上定开庭时间或者书面审理时间。仲裁委跟当事人或者委托律师之间的关系并未改变,实质性的工作量没有减轻。

爱分析:目前网络仲裁的效果如何?

丁志刚:最初我们客户开始尝试网络仲裁是因为代价不是很大,不要花几千块钱请律师、上法院。我们就按照仲裁要求,把前置都准备好来走仲裁,仲裁完了以后再到借款人当地的法院去申请执行,看看效果怎么样,客户都是抱着这个心态来做。

仲裁之后裁决书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公权强制力,它可以查扣失信者的银行账号。如果借款人有车有房,法院可以冻结、拍卖,把借款人的名字放入“限高”的黑名单。

我们在局部地区的测试里面,小额借款纠纷的强制执行最高达到过百分之八十几的回款。当然这些地区从仲裁到执行比较顺畅,借款额度比较小。借款额度一旦上升到几万块的时候,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是个主要问题。

全国的数据我们统计过大概是能够做到百分之四十的回款率,而且这一批逾期者基本上都是已经其他催收催不动的借贷者。

爱分析:裁决书拿到法院执行会遇到哪些困难?

丁志刚:去法院申请执行需要成本。虽然裁决都是电子化了,最后往法院递材料还得是纸质化。这一块今后可以通过局部试点,形成电子化标准,执行效率就会非常高了。

现在互联网法院能够全程电子化,今后法院执行也可以对接“互联网+”。法院要人工去审核那些纸质材料,效率低、成本高。如果计算机能够智能辅助法院执行,把失信人加入“限高”,这块会变得更顺畅。随着时间推移,最高法也在明确推进解决执行难等问题,网络仲裁的产业环境会越来越好。

02

与客户和仲裁委无缝对接

提升仲裁效率

爱分析:前期准备仲裁环节会持续多长时间?

丁志刚:客户的电子合同上线以后,最快一个月出现首逾,出现首逾也不是借款人两天没还钱就把借款人仲裁了,客户自己还要催收一段时间,一般是一个月到两个月。如果客户觉得这样子催不动了就走仲裁,这样算起来3到5个月。

不过今年市场情况很复杂,网贷平台都在不断的在调整自身合规和交易结构,或者引入担保代偿方,更换资金方,这样的微调很多。2018年上半年从达成合作意向到仲裁结果程程基本上需要半年时间,下半年情况好转起来了,很多小平台退出市场,剩下的都是有实力的平台,自身结构都比较稳定,所以需要的时间就短很多。

爱分析:仲裁环节需要多长时间?

丁志刚:仲裁的过程并不繁琐,最快七个工作日之后就能拿到裁决书。

仲裁委那一端不是手写裁决书,依赖于我们提供的这套系统,因为底层的数据要素化、结构化之后,系统能够根据预测的条件,自动生成裁决文书,最后人工再审核一遍。整个过程其实是替代法律工作者重复和琐碎的劳动,

爱分析:整个仲裁环节的人工参与程度有多少?

丁志刚:人工还是有一定程度参与的,如果完全没有人工参与,目前智能化程度还达不到把一堆乱七八糟的数据和很多文件自动生成法律申请文书,或者整理证据链。

虽然系统每天处理成百上千的案子,但是跟做一个案子要同样的质量,我们就在当中做平衡,主要还是通过专家系统和前期人工的分类定义来保证百分之百的准确率了。

其中涉及很多检查手段,我们要去检查里面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比如错误数据,这些不可能让程序员写代码去查。我们有比较智能化的手段,法务人员就可以自己写简单的脚本和规则,由机器去做审核。

裁决过程中需要仲裁员人工去看案件,如果是新的案件人工参与程度要高,如果是批量案件,人工参与程度就会低,原则上每一件案子肯定都要人工参与,其实现在有可能就一两分钟一个案子,我们也有一套系统辅助仲裁员进行审核,系统会告诉仲裁员哪些条件和数据都审核过,哪些法律关系都审核过,人工只要去关注那些目前机器还解决不了的部分。

爱分析:仲裁环节中的还款比例有多少?

丁志刚:如果账龄比较短,仲裁结果出来之前的时候会给当事人发送法律文书通知,再加上我们调解就会有一定的还款率。这个阶段的还款率实际上比催收更好。

爱分析:互仲科技如何与客户和仲裁委对接?

丁志刚:我们自己的系统跟客户和仲裁委的网络仲裁系统双向对接。仲裁委系统也是我们做的,这样子才能做到底层数据要素化和使用智能化。

如果是割裂开的系统就谈不上对接,证据提交以后仲裁委还得人工再审,这样就没法对接了。

爱分析:目前逾期案件的账龄和金额分别是多少?

丁志刚:账龄M3到M6都有。件均从一千多到几万不等。

03

仲裁方式未来成为标配

为互联网信贷保驾护航

爱分析:互仲科技处理的案件数量在什么级别?

丁志刚:到目前为止,今年三四月份签下的客户,案件陆续开始兑现,要滞后好几个月。但是前期工作我们都做得差不多了,系统很容易复制,我们能处理很多案子。

今年可能到10万件以上,量还是非常少,签约客户里面能兑现案件可能只是一小半。明年年初会案件量会有爆发,达到每个月5万件到10万件都是比较轻松的。

我们类似于淘宝、天猫,把平台、基础设施弄好了,让仲裁委来开店。整个过程都是我们辅助处理,结果可预期,费用透明、效率高、成本低。

爱分析:近两年互仲科技有哪些规划?

丁志刚:抓注消金市场,在消金的仲裁和不良资产变现领域做到最大的市场份额。到目前为止,在进展上面我们是最领先的,而且我们起步比较早,当然业务量也要足够大来支撑这一点。今明两年专注于业务发展,后面会开始考虑关注法律科技市场中的各种应用场景,针对不同场景做能力输出。

爱分析:互仲科技目前服务了多少客户?

丁志刚:现在付费客户有快50家了,客户质量很好。去年小平台比较多,今年签了几十个都是比较大的平台。

爱分析:2019年客户数量预计会有多少?

丁志刚:随着我们的处置能力变强,把司法地域化变成我们的优势,到2019年年底我们预估客户数量能够接近两百。

互仲科技是个能力平台,双向赋能客户和仲裁委,所以我们预计在赋能的拉动下客户数量增长会很迅速。

爱分析:未来计划拓展的客户有哪些?

丁志刚:会拓展银行,他们在往互金靠拢。现在很多农商行和城商行跟互联网平台合作放款。现在打开今日头条看两篇小贷的文章,马上就会推送借款平台广告,这些资金于银行或者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去放款,到最后仲裁的司法清收形式,和很多互金公司的思路是一样的。

爱分析:针对客户提交的案件互仲科技如何收费?

丁志刚:我们的收费都是按照案件标的来算,一般标的越小肯定要有保底收费。现在仲裁委的收费最低是30,一直做到标的4000块之内的案子。超过四千块的标的收费按照阶梯比例递减。

爱分析:前期对接如何向客户收费?

丁志刚:前期铺系统我们跟客户收取一定的对接咨询费,有些客户支付上面比较有困难,我们有可能会送部分后续服务费。但是我们坚持要做收费用户,免费客户不做。做免费客户会让很多公司请求我们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他们做这件事情的动力和诚意不足,因为公司内部需要配合的工作很多,所以我们只做先收费的。

爱分析:客户对仲裁服务的付费意愿怎么样?

丁志刚:付费意愿还是要跟效果挂起钩来。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发现很多客户开始新鲜的尝试,他们可能觉得这些增量的逾期挺值得尝试。做完之后我们也帮客户想办法,帮助客户去法院申请执行。

有些客户会想看看别人的效果怎么样,或者行业的口碑怎么样。司法清收由于前期的准备工作到后面批量裁案,再送到全国各地法院去执行,快得两三个月,慢得五六个月,这一批案件能够达到一定回款率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互联网仲裁显现效果比较慢。

爱分析:现在的团队规模有多大?

丁志刚:做系统的,加上销售团队,还有法务、案件运营这一块,加起来50多人。

爱分析:长期来看,我们会把自己的竞争优势树立在哪一方面?

丁志刚:第一是服务能力,一个小公司服务一家客户能做得过来,稍微多几个客户服务能力、水准马上下降了。我们之前也看到过例子,有些仲裁委和放款平台合作,案子稍微复杂一点,能力就跟不上了。我们专业化的系统和服务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为两端赋能。

第二是一家仲裁委的裁决书拿到全国各地去执行认可度不会很高。因为司法资源还是属地化的,所以我们的也在推进与各地仲裁委的合作。从2018年四季度开始,我们就会全国去拓展仲裁委了,拓展的仲裁委本身自己不用花什么成本,而且马上有客户,所以会很快。

榜单

标签组:[法律] [法院] [科技] [案件分析] [回款率

上一篇逾期人群四大特征,符合一条很难上岸!_生活

下一篇@山西人,快递柜里的快递逾期未取要收费,对此你怎么看?_快件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