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的基准利率大概在 6% 左右,为什么很多企业会寻求超过 10% 的民间借贷?

首页 > 财经 > 银行 > 正文 2020-08-11

发表自话题:贷款基准利率

更新,手动怼一下@枢密副使太子少保,看了下这位知友往日回答,不像喷子,所以值得手机码字怼一怼。⚆_⚆
为了能被更多人看到,大家能更理智的分析问题。手机码字不容易,格式就不调了大家凑合看。
首先是我在另一个回答下看见了一个充满误解带点戾气的回答

对于周转贷的案例,我来告诉你们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知乎创业者们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寻求低成本的容易渠道。
首先押品只能是房产,除了房产什么都不认,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也不少,银行间经营理念、工作人员对政策的把握力度不同,都会发生这种问题。并不是所有银行都拒绝优质应收账款做质押的业务,比如我所在的以“门槛高手续多利率低”为人所知的银行,就可以,有规章明确指引了信贷员的操作步骤,怎样做可以发放一笔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尤其是创业期就能拿到央企的订单,这种有潜力的优质创业企,工商注册满两年各方面经营正常就可以申请。但是,但是来了哈看黑板,操作过程中银行会要求企业开立专户接受资金监管,放款前会跟你交易对手核实订单的真实性,加上需要交易对手承诺,账款将打到监管账户上绝不打到别处,这两条常常无法落实,要么借款人不同意监管,要么经核实发现订单是假的,要么订单是真的但是承诺无法落实,所以操作难度比较大,远没有拿房子抵押简单,所以有的信贷人员干脆说不可以贷,把精力放在简单、风险小的业务上。这种情况试图腐蚀信贷员收效甚微,你越腐蚀他越警惕。建议换家银行(不是换家网点)咨询尝试。
经营成熟的企业,建议同多商业银行建立授信关系,这样临时要钱的时候发出贷款申请,审批更快,快到超乎你想象。多家授信也可以避免规模控制影响提款。
既没有优质订单,也没有抵押物,经营还达不到信用贷款的企业,可以寻求股份制银行的税源贷出口贷等灵活的信用贷款,利率大约是人行基准的一倍左右。很多城市都有财政局、国资委做股东的担保公司,需要压低财务费用的可以寻求这类担保公司的担保,一般四大行跟这种担保公司都有合作,额外出担保费1-2个点,比找贷款中介,粉饰报表,便宜多了,也不用干违法的事。
没抵押物没订单担保公司都不理你的,请去寻找私人财务公司,银行贷款不适合你。
至于18世纪的美国会不会真的因为“他是个靠得住的人”而放款,还是文学作品的描述,你我都无法考证,可以确定的就是我们现在做的这一套很多是从西方学来的,如果咱国家21世纪的银行还要因为一个人是不是“看起来靠得住”而决定信用贷款,那一定会被喷死,然后被银监会罚上天。(。⊙౪ ⊙。)
我承认我们不是银行家,银行家都坐在北京金融街会见各国来宾政府要员,才没精神管你要不要贷款。给你做业务的都是我们这种小老百姓家庭的小老百姓,上有规章制度,下有一家老小,遵章办事而已,也是有很多无奈的!

然后就看到了回复(我自己的回答与本文内容多有重复懒得贴了不是别有用心hang好奇宝宝可以自己翻看)


各种以偏概全道听途说,我在下面回复了一下,
打了一大堆银行相应政策积极支持小微的,怎么一下子没了,还是贴上来把打字心好累…
以下是问题下的回复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你没见美国储户受损失不见得他们没损失,不能以偏概全,全国几十万家银行网点每个网点几十人,偷换保险的只是非常非常少的现象,从业人员也不明白他们犯罪动机,不能因此推论大多数银行都偷换产品。我国现在的商业银行已经商业化,上对储户负责,下对股东负责,是每一家商业银行经营的根本立场,计划经济时代产物是不假,说效率低和经营粗糙你肯定是外行人,我随便给你一本行内教材你就知道什么叫专业细分,重建你三观。现在的理念和风控手段很多都是借鉴西方,毕竟资本主义国家这方面更先进,限制你贷款的那些都是学西方的,还不是一样满足不了你?你爸妈也是计划经济时代产物,难道一定落伍?王健林也是计划经济时代产物,不一样成大资本家?银行对民营经济的支撑力度,是银行本身经营特点决定的,人民银行要求放款对象一定是经营稳健的企业,创业期也就是成立2年以内的就排除了,这是央妈立的法,所以国家才允许基金证券农信社私人财务公司(也就是你说的高利贷)这种非金融机构来填补空白,满足风险高的融资需求。归根结底就是,经营好的民企,融资找银行,信用的也放,经营不太好的民企,融资需求找财务公司,财务公司要存活,利息就要高,就是现行的体制,牙疼找口腔,别找内分泌科,就是这个意思,否则银监会为什么允许财务公司存在?还扯到房地产了,没头苍蝇?你知道我做一个房开贷项目要收集多少资料,写多少页的材料吗?市行调查,总行准入,省行评估,业务全条线,加上好几十号人,都是各部门的业务精英,见过的业务比你想象的多,挽裤脚下过的工地数不胜数,没头脑?全是酒桌?呵呵,你以为大家都是你呢?

——————————
银行贷款从业人员来简单回答一下。

在我们国家银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责,就是社会责任,尤其是现在稳定压倒一切的大环境下,尽管现在银行可以合法的破产,但是真的敢破产的银行,非常非常的少。或许有,我是没有见到大陆银行破产的新闻。


讲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我国是个储蓄型的社会,几乎家家户户人人都有储蓄。银行是吸收了千千万储户的资金后,拿什么来还利息?当然是放贷取得的收益。银行储蓄是刚性兑付的,也就是说,那你的钱去放贷款,出现坏账,银行没办法说,很抱歉你那笔钱坏账了收不回,我没法兑付当初给你的储蓄承诺。只能用银行收益减掉开支费用等剩余的钱去承担这个坏账。一旦坏账多到一定程度,银行承担不起了,没钱兑付储户资金,就会引发挤兑风潮,造成社会恐慌,资金链一断,银行就药丸。


所以为了控制坏账率,在事前减少坏账概率,银监会和各家商业银行都有一套既定的操作攻略,银监规定为主,行内规章为辅,为企业设置了准入门槛,为信贷员设置了操作准则,为违规放贷者设置了法律责任。违规放贷说轻了就是扣钱处分,重了就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这种新闻到处都有我就不贴链接了。


不满足准入门槛的企业,当然觉得贷款难咯,咱的社会定位不是风险投资家,承担不了那么大的风险啊!有时候看到企业有潜力,可是按照规定就是放不出,我也很着急,那也没办法呀!


为什么要抵押物也好理解了,现在房地产是硬通,好处置。起码有房子,卖掉去,能减少损失,最终收益的还是广大储户,也包括你自己,对吧?

标签组:[金融] [银行] [银行贷款] [坏账] [存贷款基准利率

上一篇五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是多少

下一篇2018购房按揭贷款基准利率是多少?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