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科学慈善”时,我们谈些什么?(上)| 慈展会BLOG

首页 > 时事 > 慈善 > 正文 2020-07-29

发表自话题:求私人资助

导读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公益慈善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互联网公益的兴起也推动我国公益慈善行业迈向了崭新的时代。如今,虽然有越来越多的慈善资本投入科学研究、推动科学发展,特别是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有部分学者和业内机构倡导在识别社会问题、选择资助对象以及运作和管理慈善项目时要以更加科学、更有效率的方式进行,然而有关于“科学慈善”讨论的热度却并不如它的实践。

本文尝试分别描述常见的两种关于“科学慈善”的认识,在英文中分别被称为“Science Philanthropy”和“Scientific Charity”。我们将“Science Philanthropy”解释为“科技慈善:慈善资本资助科学研究”,将“Scientific Charity”解释为“科学的慈善:更为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慈善转型”。这篇文章,我们首先来谈谈“科技慈善”。

△本文字数4168,预计阅读时间为10分钟。

一、科技慈善的前世今生

在西方国家,私人慈善资本资助科学的制度由来已久,相关研究可以追溯至中世纪时期。中世纪后期,欧洲的皇宫贵族常常雇佣诗人、音乐家、艺术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机械师、自然哲学家等为自己服务,并将他们的智力成果转化为自己的荣誉,这种“供养式”的互动可以展示雇佣者的“高贵性”,同时也为科学家提供了以兴趣和好奇心为导向进行科研探索的自由土壤。

18世纪以后,自然科学的大发展促进工业革命快速到来,原本资助科学家们的“恩主”认识到科学发展能够转化为社会现实生产力的基本事实。此时科学研究吸引的就不单是以往追求通过资助学术研究以提高其个人声望的王公贵族,而是一些能够承担大额资助经费的企业家或者工厂主。

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自然科学的经济效应凸显,各种发明创造投入到日常的生产生活之中,资本力量越来越意识到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同时,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研究领域的不断细化,原本零散、具有偶然性的供养式资助也难以满足学术研究的快速发展,一种更加系统、稳定的科研资助体系——私人科学基金制逐步形成并得到快速发展。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一种新的慈善思想出现,进一步助推了科学慈善事业的发展。这种新的慈善思想倡导慈善组织支持探究造成贫困等社会问题的根源,而不仅仅出资使这些问题只得到表面上的、暂时的缓解。例如,倡导捐资支持对疾病的性质及成因的研究、对防治疾病方法的探究,而非单纯捐资解决诊所或医院的运作费用;倡导慈善基金会捐资支持农业研究,以便产生出更多的粮食来保障物美价廉的食品供应而非出钱为那些饥饿之人购买食品等等,在这样的慈善思想影响下,一些资助科学研究的基金会相继成立,基金会的稳定性和科学的组织管理,使得其在资助科学研究上做出了重大贡献,科学基金会在发展后期对世界很多科学家的资助甚至促进了整个科学事业的进步。例如,1907年塞奇基金会成立,该基金会发起了社会调查和分析,使20世纪的社会科学得到长足发展;1913年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秉持着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宗旨,资助了玻尔、爱因斯坦等一大批科学家创造非凡的成就。

二、科技慈善在中国

尽管科学慈善事业在西方国家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在我国却是近些年来才被集中讨论。我国的科研资助以政府作为资助主体的国家科学基金制为主。1968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通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由此成立,标志着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和部分应用科学研究工作全面转入科学基金制的轨道。随后,在科技体制改革的推动下,科学基金制在我国迅速发展,许多省、市地方也相继成立了自己的自然科学基金。

政府主导的国家科学基金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为助推科学前沿创新突破提供了稳定持续的支持。然而,随着我国基础研究队伍的壮大,科研资助的功能逐步得到充分的发挥,经费有限和竞争性的国家科学基金资助模式开始变得不能充分满足学者的高需求。有学者认为现行国家科研资助管理制度的弊端在于“自上而下”的科研经费分配制度压抑了科技的创新,也有学者从高校科研资助体系的角度指出,尽管在高校科研资助体系中,强调市场价值和效率的自由竞争模式倡导开放平等、优胜劣汰,使优秀的科学家及项目优先得到支持。但是,科学研究与市场体系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市场讲求效率优先,而科学研究最忌急功近利,因此市场化、竞争性的资助方式不能完全满足目前科学研究发展的需要。

以上背景下,一方面国家科研资助体系急需进一步改革,另一方面私人科学基金的慈善属性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科学家们充分的自由,对项目进行直接资助的形式也更有利于推动研究的深入,在调节资助领域方面也更加灵活,使得资助能够发挥更大的效应。因此,大力发展私人科研资助体系,将私人科学基金作为国家资助体系的补充,推动科学慈善事业的发展将成为助力我国科学进步的新出路。

三、科技慈善的现实案例

常见的科学慈善资助方式有两类,一类是通过设立科学技术奖,为取得卓越研究成果的科研人员提供非定向资助奖金,例如诺贝尔奖、雷斯克奖、科学探索奖、未来科学大奖等,另一种是设立科研项目或对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进行直接资助。这里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些国内外的案例。

(一)

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

我国社会慈善资金设立科学技术奖项

我国社会慈善资金设立科技奖励起源于20世纪初。由于历史原因,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曾一度中断。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改革后,我国社会慈善资金设立科技奖日趋活跃,奖励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出现了新的特点和发展势头。社会设奖是对国家科技奖励的一种有效补充,丰富和完善了科技奖励体系,进一步增强了科学技术的影响力。

1、科学探索奖

2019年,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首次设立“科学探索奖”,这是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投入10亿元启动资金设立的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的奖项,旨在激励支持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的、45周岁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2019年11月首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公布,9大领域共50位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得资助。

2、未来科学大奖

未来科学大奖(Future Science Prize)是由香港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有限公司发起,北京怀柔未来论坛科技发展中心协办举行的评奖活动,旨在奖励取得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未来科学大奖目前设置“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三大奖项,单项奖金100万美金。奖金来源于公共声誉优良、社会贡献突出且深度认同科学价值的行业领袖自愿出资,由香港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有限公司负责奖金的捐赠和发放。每项奖项由四位捐赠人共同捐赠。

世界范围内的科技奖项:

1、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的设立是20世纪初科技奖励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诺贝尔在1896年逝世前签署的遗嘱中,规定遗产作为基金来奖励在科技上做出巨大贡献的全球科学家。诺贝尔奖奖金的额度自颁发后大幅增长,从最初的3万美金左右到20世纪末达到了每项90多万元美金。诺贝尔奖设立100周年时,共奖励了全球28个国家475名科学家。

2、雷斯克奖

有 "美国的诺贝尔奖" 盛名的埃布尔雷斯克 (Albert Lasker) 基础医学研究奖和临床医学研究奖由慈善家埃布尔雷斯克和玛丽伍德沃 (Mary Woodward) 雷斯克夫妇在 1944 年成立。该奖于1946年首次颁发,奖励在基础医学方面最杰出的的精英,每年奖励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各两人),奖金为2.5万美元。1996年又增设了医学特别成就奖和公共服务奖。

(二)

基金会对科研项目的直接资助。

1、陈-扎克伯格基金会:人类细胞图谱计划

2017年10月,马克·扎克伯格与其夫人普莉希拉·陈分别在其个人Facebook上宣布,两人成立的陈-扎克伯格基金会(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CZI)已经决定资助“人类细胞图谱计划”的首批38个项目。“人类细胞图谱计划”是一项跨时代意义的国际合作项目,汇集了全世界范围内优秀的生物学家、病理学家、临床医生、计算机科学家、统计学家等技术专家的工作,致力于建立在一个健康人体中所有的人类细胞参考图谱,涉及细胞的类型、数量、位置、关系和分子组成等,用来描述和定义健康和疾病的细胞基础。

2、各大基金会资助新冠病毒疫苗研制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国内外各大基金会为从根本上解决疫情影响,在捐款捐物的同时也积极投入大量资金支持药物及疫苗研发等科研、医疗工作。

1月27日,盖茨基金会宣布提供500万美元紧急捐赠,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和专家支持,用于帮助中国相关合作伙伴加速在新冠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应急干预实施和医药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工作。

随后,腾讯宣布设立15亿元“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综合保障基金”,其中5亿元作为“战疫后备基金”主要用于防疫相关的科学研究、未来医疗健康设施完善、权威医学科普等公共事业。目前,已与钟南山院士团队联合成立联合实验室,助力中国工程院建多个医药课题,资助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科研团队等进行疫苗研发等工作。

马云公益基金会也设立专项基金,捐赠一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相关治疗药物及疫苗研发。其中,捐赠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各2000万元,捐赠广州呼吸健康研究所(钟南山院士团队)600万元用于开展重症患者治疗及药物研发,其余资金将用于支持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和优秀科研人员,合作展开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与防治。

此外,水滴汇聚公益基金会也为清华大学捐款100万元用于支持清华医学院张林琦教授团队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苗的研发工作。

下期将继续“Scientific Charity”科学的慈善部分的介绍。

参考资料:

1.金锦萍,科学慈善运动与慈善的转型,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9

2.宋旭璞,中国国家科研资助制度研究——基于国家和学术关系的视角,华东师范大学,2012

3.董俊林,科学技术与公益慈善的历史互动和未来发展,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年4期

4. 蔡爱惠,试论竞争性与非竞争性二元结构的高校科研资助体系,中国行政管理,2012

5.付克飞,科学慈善事业——美国科技发展的助推器,全球科技经济了望,2015

6. 李韬,慈善基金会缘何兴盛于美国,美国研究,2005

7. 贾大平, 谈我国科学基金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1988(9)

8. 林道君编着,《诺贝尔科学奖》,科学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1981年版,第2页

9.姚昆仑, 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

期待与您相约第八届中国慈展会

决胜脱贫攻坚,共创美好生活。

联系我们

展示交流:0755-

研讨会议:0755-

资源对接:0755-

配套活动:0755-

品牌宣传:0755-

合作发展:0755-

项目大赛:0755-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2:00,14:00-18:00)

欢迎扫描右方二维码>>>

添加“中国慈展会-善善”

最新展会资讯一手掌握!

上期回顾↓↓↓

END

来源/中国慈展会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标签组:[慈善

上一篇【央视网】兰州大学:构建“五+”资助育人模式 打造立德树人“兰大名片”

下一篇蒋介石当年究竟有多少钱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