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保额30年后相当于20万,买保险有意义吗?_保险_什么值得买

首页 > 财经 > 保险 > 正文 2020-08-27

发表自话题:网上居然有人借50万

50万保额30年后相当于20万,买保险有意义吗?

2020-08-26 14:12:19 0点赞 1收藏 0评论

通货膨胀,就是“钱不值钱”了,钱越花越毛,我清楚的记得,20年前牛羊肉7块钱1斤,现在涨到30块了。

社会经济要发展,人们的财富总量肯定要一年比一年提升的,国家发的货币总量也会跟着加大,不然商业买卖所需的货币就不够了。

但根据最近这几年的货币超发情况,妥妥的比人们的实际财富积累要快的太多了。

按照牛羊肉的20年价格涨幅,折算下来那就是7.5%的通胀率,这个还是很吓人的。

去年赚的钱,留到今年就贬值这么些了,这对于收入能力不强的老年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噩耗。

所以,国家对于离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也是每过几年就调增一次,不然跑不赢通胀,生活水平肯定会下降,最基本的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还谈什么消费升级呢。

但也并不是所有商品的价格,都跟牛羊肉一样,涨幅这么大。

比如鸡蛋,20年前菜市场基本上就是四五毛钱一个,现在也还差不多是这个价。

再比如可乐,20年前卖3块钱一瓶,现在差不多还是这个价。

还有每年降价的,比如手机,30年前的一台大哥大要上万块钱,现在性能更好的手机,1999就能买回家。

还有汽车、家电等等,同等品质的商品也都是每年降价的。

通胀影响全社会各个方面,保险也在其中。

很多人买保险,担心现在交了5000块的保费,买了50万保额的重疾险,以后真得大病获赔的钱,会不会到时候不值钱看不起病了呢?

保险公司在给保单定价的时候,采用的通胀率假设为3%,也就是保险公司认为,全社会的平均通胀情况,也就是这个水平。

3%的通胀率定价因子,保险公司十几年没变过,一直用的这个数。

所以,现在的50万对应的购买力,按照3%的通胀率计算,30年以后,实际购买力真的只有20万左右。

那么,这对于我们买保险会有什么影响呢?是不是现在买保险就太吃亏了呢?

如果你担心通胀导致日后理赔金不值钱,得出的结论是买保险再等等,那么你可能要等一辈子了:通胀每年都有,时时都在。

面对通胀,我们买保险的时候应该知道以下2点结论。

01

一是通胀对于保费与保额,影响是相同的。

如果保险公司日后赔你的50万不值钱,那么保险公司当初收你的5000块保费,也一样不值钱。

就好比60年代,一根雪糕1分钱,但是那会每个月工资也就是三五块钱;社会消费物价在涨,我们的工资收入也一样在涨,不信的话,你想想10年前你工资多少?现在多少?

所以,对保险正确的态度是,动态持续购买,不要误以为买保险是一次性行为。

一劳永逸的事,现实中极少存在,至少在保险里是不存在的。

现在给自己买的50万重疾险,过几年收入提升了,那就给自己再买50万,收入提升的同时保障也同步提升。

群里有个91年的小姑娘,去年3月份花了4200元买的重疾险,8月份确诊乳腺癌获赔50万,这个案例非常典型的,风险是不等人的。

如果短短几年间发生风险,通胀率对于理赔金购买力这点负面影响,真的是毛毛雨啦。

真得了大病等着急用钱,甭管是50万的购买力,还是40万的购买力,先掏得起这笔钱救急啊~

只有在医院,才会每天发生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生离死别。

02

不要担心通胀,而延迟购买,这么做只会让我们凭白错过很多保障机会。

首先是健康问题,公司单位每年组织的体检,对成年人来说就像高考一样,每年都揭榜一次。

人又不是神仙老妖精,哪有越活越年轻的?每年的体检结果,最好情况就是维持,稍不留神就是哪个指标亮黄灯了。

而保险公司又是非常挑剔的,像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乙肝、胃炎等各类疾病,稍微有点问题的就会做除外承保的结论,也就是说,这个患病部位不保,以后出事不赔。

被除外承保,至少还能买进保险,身体其他部位还可以有保障,最差的情况是,医生不当回事的毛病,保险公司拒保不收了。

嗯,你这单业务这笔买卖,保险公司宁可不赚钱也不签了。

趁着身体健康早买保险,否则被除外承保了,价格还是原价,你说这个影响相比于通胀,会不会更大?

其次,年轻买保险,保费比年老要便宜,这个情况最典型的就是生日单,如果明天过生日,今天买进和明天买进,价格相差几百块,每年!

我看了一下目前的几款网红重疾险保单,相同保障下,不同年龄之间的保费大概相差3%左右。

嗯,很碰巧,跟保险公司使用的通胀率一样。

这什么呢?如果你最近工资收入没有显著提升,社会的通胀率每年+3%,你观望延迟买保险,每年还要多交+3%的保费,你的权益其实就是每年-6%。

最后,越早买进保险,享受的保障时间越久。

30岁的人买保障终身的重疾险,如果预期平均寿命是80岁,那么这份保单的实际保障期就是50年。

如果观望犹豫买保险,31岁的时候买,保障期就缩短到49年,以此类推,到了35岁买,保障期就是45年。

保费每年以3%的涨幅增加,社会通胀以3%的平均水平让你的钱不值钱,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保障期还越来越短,我实在是想不出,买保险犹豫观望的原因了。

除非,你决定这辈子都不买保险,对于社会风险转移通过保险这种商业机制持彻底否定的态度,认为自己攒钱看病养老,没出事自己赚了,出了事自己兜着。

每个人都有权以自己认为的方式过好这辈子,无可厚非,但是我以10多年的保险从业经历来看,笃定认为自己不会依靠保险的人少,犹豫不决看不清楚道理的人多。

最后,总结一下:

1.买保险要持续动态,随着收入提升,要不定期给自己增加保额,对冲通胀贬值风险,确保理赔金的购买力能够有效解决大病问题。

2.越早买保险越好,保费更便宜,更容易通过核保审查,保障期更长。

今天就到这里,明个见,bye

标签组:[保险] [保险公司] [通胀率

上一篇“富婆”50万找陪游 男子拨通对方电话后很后悔

下一篇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只求“我借你60万,你只还我50万”?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相关话题